转载作品
本刊责任编辑:吴晓辉
原刊责编:文清丽
原载《解放军文艺》2018年第2期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第3期转载
作者简介
王棵,男,1972年生,作家,编剧,曾从军20载。在《人民文学》、《十月》等文学期刊发表小说两百余万字,其中,多数小说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权威文学选刊选载。2005年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主要获过《小说选刊》2003-2006全国优秀小说奖、《十月》2007年度“新锐人物”奖等文学奖。著有《守礁关键词》等书8部。电影《金陵十三钗》剧本统筹,电视剧《龙潭双枪》、《突击再突击》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7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
推荐语
张 陵:
一个有着梦想的军人,突然成了平民。在这段时间里,心里会留下一条长长的阴影。小小称谓的改变,会让他陷入巨大的虚空里。作品的主人公,就处于这样的状态。他必须尽快化解虚空,走出阴影,融入社会,才能正常生活,才不会成为“问题”人士,才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作品真实地反映了长期在军队工作的军人转业进入社会之后,内心的矛盾和思想危机所带来的性格变化。同时,又写出主人公以军人的光荣梦想,从感伤中挺立起来,经受着现实生活的考验,重新走上了新生活,重新开启了新的人生,让我们看到中国军人形象新的光彩。由此,作品主人公形象的品质大大提升。作品主题突出,思考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汪守德:
该作品创作于此次军队改革期间,涉及了军队人员自主择业这一重要现实话题。因此小说出现的本身就有重大意义,显示出作者对于题材的敏锐感觉,以及在写作中体现出的可贵胆识。小说既努力反映真实的现实,又进行别具匠心与深意的概括和提炼,堪称一部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作者的笔法非常老到,有一种行水流水般的气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技巧,又在某些关键的叙事节点上展现出抒情气质,让人读来有欲罢不能之感。
贺绍俊:
《从同志到先生》是一篇紧贴军队现实问题的小说,书写了自主择业军人坎坷的生活经历,大量生动的细节,加上作者切身的体验,使小说具有一种触动心灵的力量。
陈福民:
这篇小说的题目是很有话题性和现实针对性的。以此为小说题目,它不仅是小说主人公安泉对自己个人身份及其称谓改变的感慨,同时也贯穿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巨变对社会阶层的冲击。在此种冲击下,与称谓相关的道德伦理情感和价值系统都发生了某种颠覆。而作者更为关切的是,由此而来的不合时宜或“迷茫”,其属性究竟是一个性格命运问题,还是总体性的社会结构性问题?通过小说情节叙事及安泉这个人物的种种遭遇,作者寄寓了真诚的思考。
马津海:
“自主择业”在军队已推行多年。这也是中国军队在改革编制中走出的重要一步。小说以密集的情节和细节令人信服地塑造了几个自主择业转变身份的军人形象。这样一群人的喜怒哀乐,所想所思,没有亲身体悟是编造不出来的。不仅是身份的转变,关键是一个从外到内,从制式生活到世俗社会的脱胎换骨的蜕变。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题材,并将人物和故事讲得真实可信,有趣好读。
杜卫东:
从同志到先生,不仅是社会角色的转换,更是心路历程的重大转折。是融入社会从头再来,还是固守初衷逍遥度日?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令人唏嘘感叹。吉部长的退休生涯折射和批判了官本位体制对人性的扭曲。在这个体制下,有麻木也有随波逐流;而“我”的择业过程,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叛和抗争;虽然心有不甘,最终仍是无奈与契合。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状,作家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药方,但为我们打开了审视与思索的空间。
张艳梅:
讲述的是自主择业军人安泉离开军营后的生活。小说以吉部长、安泉、吉梦一家人的故事为主线,写了安泉自主择业的曲折跌宕经历,也记述了退休后吉部长不甘寂寞的日常生活。就像小说中写道:“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使我身上长出了一个坚硬的壳,这个壳别人看不见,如果自己不思考,就也无法看见,要让自己从这个壳里跳出来,何其困难,还不如彻底打碎这个壳,同时打碎自己,让自己跳脱出来。”这是安泉的自我突破。“吉部长心里面为一头狮子唱着挽歌,嘴里面却发不出歌曲该有的韵律和节奏,他简直要被自己的无能气死了。”这是吉部长对衰老的抵抗。小说写到新老交替和自我成长,这种成长可能是瞬间,也可能是永远。读来颇多感怀。
谢有顺:
王棵的小说真诚、练达、有诙谐感,但并不流于刻薄,对笔下的人物,他是平视的,能够贴着人物去写。《从同志到先生》写了一个自主择业加上中年危机的故事,传达出军人离开体制后的茫然,也是对每一个人的质问:在物质生活无忧之后,还有没有工作的必要?人在工作中寻求的是什么?好的作家不是给读者以答案,而是让他们看到一种可能,比如,“不管最终他会把自己打得多碎,该捡的东西他还是会捡回来”的退伍军人安泉。
作者简介
须一瓜,著有《淡绿色月亮》《提拉米苏》《蛇宫》《第五个喷嚏》《老闺蜜》《国王的血》等中短篇小说集,以及《太阳黑子》《白口罩》《别人》《双眼台风》等长篇小说。获华语传媒大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百花奖奖,及郁达夫文学奖。多部作品进入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其《太阳黑子》改编为电影《烈日灼心》。
推荐语
马津海:
长期做政法记者,使作者掌握了足够多的公安原始素材。加上她越来越娴熟的组织结构故事的能力,这部九万字的大中篇读起来丝毫不费力。尽管感觉有些好莱坞大片的影子,但仍能让你相信这一切事件都是真实存在的。从彭景被冤枉后,他的隐秘追凶一环扣一环,情节的发展,既出人意料,又似乎在意料之中,正义战胜邪恶的结尾,既让人振奋又让人扼腕叹息。
杜卫东:
情节有点离奇,故事的构架也不新颖。但是作家以娴熟的叙事技巧,把它编织得层层递进、步步惊心。如果仅仅止步于此,我们不过是品尝了一道奢华的视觉盛宴,除了感官的愉悦,或许没有更多的营养摄入。它的亮点在于,以文学的笔触描摹了时下基层政权触目惊心的政治生态,塑造了富有生活质感的人物雕像;并在探索他们极具特色的心路历程时,破译了时下某些基层政权的运作密码。
张艳梅:故事讲得非常精彩。对人性的把握和现实的介入也很有力量。表面看是一个犯罪故事,其实是社会问题小说。彭景蒙冤,被误认为是杀妻凶手,意外逃脱后开始寻找真凶,最后真相大白,打掉黑社会犯罪团伙。彭景和河豚的形象都很立体,两个人的故事交错在一起,核心其实是河豚一家的悲惨遭遇。须一瓜不仅写出了现实问题的尖锐与复杂,也写出了人性的锋芒和光亮。正如她创作谈中所说:“它所有的劲道都用于建立一个符合逻辑的故事。它的表达直接,力图准确丰满、汁液充沛。血与爱,清晰立体,没有阅读障碍。”谢有顺:
须一瓜以她独有的关怀,写出了现代宗族潜藏的腐烂,回望着传统农村朴质的快乐。错位的男女在此偶然交会,警察喜欢上犯罪者的情节,不再囿于罗曼史的空洞俗套,成了一场恰逢其时的救赎,警察彭景得以抽离杀人的嫌疑与沉闷的日常,球童汪李婳则在绝望的复仇过后,体味到人性温暖的一点回甘。小说精致开场与凝重收束的反差,带来丰盈的艺术张力,在直指现实泥淖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对推理细节的敲打,是社会洞察与人心省悟的浑然融合。
作者简介
鲁敏,女。1998年开始小说写作。已出版《奔月》《六人晚餐》《九种忧伤》《荷尔蒙夜谈》《墙上的父亲》《取景器》《惹尘埃》《伴宴》《纸醉》《回忆的深渊》《百恼汇》等二十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人民文学奖、郁达夫奖、《中国作家》奖、中国小说双年奖、《小说选刊》读者最喜爱小说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原创奖、“2007年度青年作家奖”,入选“《人民文学》未来大家TOP20”、台湾联合文学华文小说界「20 under 40」等。作品先后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06、2008、2009、2010、2013、2017年度排行榜。有作品译为德、法、日、俄、英、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文等。
推荐语
汪守德:
作品描写了一个叫甜晓的女子,是怎样在梦境与现实之间游走。她通过做梦竟然可以预言未知,预言自己和他人,于庸常中平添了某种不凡之处。生活的琐碎、无趣和荒诞,使她的梦几乎成了一种罕见的精神依托。小说中的人物除了主人公之外,都是以李什么、地铁蜜、望远镜、黑马甲、女主管来指代,似乎是在嘈杂零乱的人生中,连记住他们或她们的兴趣、必要与能力都丧失了。小说深入人物的精细叙述,于平淡之中常常出彩的文笔,不时会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惊喜。
贺绍俊:
鲁敏的《有梦乃肥》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骨子里仍是现实主义品格,由此充分表现出鲁敏在小说写作上的成熟。她设计了一个能够在梦中预知未来的女子,并让这个女子在自己神奇的能力面前经受一番心理的考验。故事似乎是唯心的,故事的内核却是唯物的,也许现实中有太多把希望寄托在梦中的人。
李建军:
这是一部充满哲理意味和象征意味的小说。它用“梦”来象征一种超越了外在局限性的生活。失去梦境的生活,就是失去意义的生活。在小说叙事普遍流于日常性的平庸和琐屑的时候,这样的叙事策略,无疑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别致和价值。
陈福民:
《有梦乃肥》是一篇令人称奇、充满现代气息的作品,无论对于作者鲁敏来说,还是就当下的文学场域的主导流向而言,这篇小说的写作都可以是说逆势而行。鲁敏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善梦者甜晓的形象,围绕这个人物,鲁敏以精巧的艺术构思呈现并处理了真实/虚幻、内在/外在、自我/他者等等双重乃至多重的经验形式。小说将读者带入了庄生梦蝶、非蝶非我、亦蝶亦我的境地,并在这诸多经验形式中,让“绝对”的真实世界水落石出。
杜卫东:
作者解释小说的起因,是对“盛世小民”生存心态的强烈的戚戚感,仿佛左右手对握取暖般的怜爱与慰藉。社会与时代,非常华丽灿烂,而个体则在各自的角落默默自持。渴望能以小说的方式与他们一起分享这小小的溢出的乐趣,比如有梦变真。这是对作品准确的解析。甜晓、李那个什么、望远镜、同事等等,他们在社会底层的生活轨迹,即粗粝又虚幻,即卑微而又缺少激情,所以作家试图弄假成真,或者说是渴望以假乱真,能通过心理和意志去干预乏味、平庸的日常。生活有时需要用梦去引领、改变,只是我们不能轻易失去做梦的能力。
张艳梅:
小说是写梦,也是写生活。甜晓的经历是真实的还是一场大梦,并没有关系,作家借助梦这个道具,把职场生态、人心百态,编织在一起,虚实相生真假难辨地呈现给我们。由梦到现实,让甜晓似乎真的是有了预知未来的能力。接下来,这一能力为她带来了意外收获,包括出租房、朋友、好人缘、甚至是母亲的亲近与夸奖。然而这一切终究是虚幻的,甚至成为她寻找幸福的障碍。小说写到了一个平凡女子的真实处境和幽深曲折心理,写到她对爱的渴望以及生活对她的戒备、敌意和嘲弄。鲁敏在创作谈中写到了小说的缘起,谈到自己对梦的解析,幻觉对真实的投射,心理暗示的临床效果、孤独症患者与其特长等等话题的兴趣。社会与时代,如此华丽灿烂,而个体则在各自的角落默默自持,鲁敏希望以小说的方式,慰藉那些渺小的个体,并且在微茫的希望里,找回梦想,找回自我。
谢有顺:
鲁敏在日常生活的事实形态以外,用绮丽的想象提升了小说的抒情性。甜晓试图以梦对抗同质化的现实时间,却因为梦里半真半假的预言,半推半就和同事、朋友、陌生人、陌生力量一起,将自己塑造为一尊神像,丧失了在俗世中寻找真正慰藉的可能,卷入了比梦更荒诞的漩涡。这不只是一个关于自我的迷失故事,还是一张众生集体焦虑、自欺、狂欢的浮世绘。结尾甜晓开放式的睡或死,可以视作一种逃避,也可以是一种回归:以死,她捍卫了梦这块“焦香焦香的小黑饼子”仅剩的真实。
本刊责任编辑:吴晓辉
原刊责编:孟小书 杨新岚
原载《当代》2018年第1期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第2期转载
作者简介
苏兰朵,本名苏玲,满族。70后,吉林松原人。1993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6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刊发于《诗刊》《当代》《民族文学》《北京文学》《作家》《长江文艺》等杂志。部分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等转载并入选多种年度选本。曾获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民族文学》年度诗歌奖、《长江文艺》年度小说奖、林语堂小说奖、辽宁文学奖等奖项。有诗歌、小说被翻译成德、日、蒙等多种文字。著有诗集《碎·碎念》、随笔集《曳航船》《听歌的人最无情》、小说集《寻找艾薇儿》《白熊》、长篇小说《声色》。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编剧。现居沈阳。
推荐语
杜卫东:
暴发户、诗人、官员,他们的生活轨迹,构成了一个世俗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时下的中国发生,从而形成了中国的日常表情。令人称许的是,世俗的故事后面有精神的博弈和心灵的救赎。商人的自卑、诗人的自傲、谋权者的自私,在诗的光环下被映照分明,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在物欲横流中的尴尬与挣扎——那是一个民族精神升华必经的路径,虽有荆棘拦阻,却一定通向远方。
马津海:
崔启发、袁红丽、闻扬、高宝玉,在社会的不同层面生活,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场合,养殖宠物猫的崔老板也许永远不会和后面几个人有交集。和当今社会上发了点财的人一样,崔老板也希望自己能沾上点文化艺术气质,于是就有了后面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作品的高妙之处在于,通过这些近乎荒唐的故事,揭示出现实社会人的浮躁、功利、虚伪,既可笑又可悲。
张 陵:
文化的现实遭遇与命运,在构思独特的故事中得以出人意料的展现。作品中心情节描写一个附庸风雅的企业主对文化人那种颐指气使的态度,看出在金钱为王的时代,文化被扭曲被损害的严重程度,从而折射出一个文化非常困难,文化人非常困惑的现实。然而,故事并没有到此为止。当这个企业主终于折服于诗歌并产生敬畏之心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文化的伟大的力量,也看到一个尊重文化,发展文化的时代正在世俗人们精神变化中到来。作品抓住了文化的发展和文化力量规律,写出了文化与现实生活,与世道人心的深刻关系,找到了主题思想之魂。
汪守德:
小说以《诗经》为题,或许有另一种含义,即诗歌与经济的混合体,抑或是两者的交融与较量。宠物店老板崔启发因为有钱而自鸣得意,却又在诗歌面前倍感自卑,于是就有了小说所写的这一切。作品以精巧的结构写了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又以精妙的文笔刻画出了几个各不相当的人物性格特征。这是一幅对于当下人情世态的入木三分的速写。然而闻扬与袁红丽的表现,终究给诗歌保留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尊严,表明作为真正的诗人与诗歌,不会为金钱低下自己的头颅。
贺绍俊:
苏兰朵在《诗经》里突发奇想地让一个对诗歌毫无感觉的靠养猫挣钱的小老板当上了市里诗歌协会的副主席,这辛辣地嘲讽了当下文化渐成摆设、文化人也难以免俗的现实。这是一篇含而不露的讽刺小说。
李建军:
现实感和反讽性是这部小说的突出特点。作品涉及了多个阶层的多个人物的道德缺陷和人格扭曲,但又能赋予整个叙事世界一种升华性的力量和肯定的指向,让诗的光芒照亮生活,因而,是一部充满伦理热情的佳作。
陈福民:
在一个古老诗歌国度里,诗人及其诗歌的文明价值是永恒的主题,但这个主题在新时期乃至新世纪文学当中有了更为复杂的含义和表达,也遭遇了挑战,甚至面临“炒冷饭”的难度。但这篇《诗经》,却知难而上,讲述了一个小商人崔启发因赞助诗歌活动而成为诗歌协会副主席并最终成为“诗人”的故事。在种种看似荒诞讽刺实则颇有现实根据的情节中,诗人及其诗歌经历了现代商业的洗礼,既丢盔卸甲,也能披沙拣金,作者发现并呈现了与诗人有关的事物的复杂性。
本刊责任编辑:周美兰
原刊责编:周如钢
原载《江南》 2018年第3期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第6期转载
作者简介
南翔,男,教授,作家。著有《南方的爱》《大学轶事》《前尘》《女人的葵花》《叛逆与飞翔》《绿皮车》《抄家》等十余种;作品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获奖20余个;短篇小说《绿皮车》《老桂家的鱼》《特工》《檀香插》分别登上2012年、2013年、2015和2017年“中国小说排行榜”。
推荐语
李建军:
从主题内容来看,这部作品属于典型的伦理小说,或者,准确地说,属于反映中国人家庭内部情感冲突的伦理小说。作者的叙事从容不迫,张弛有度,细腻而不流于琐碎,深刻而不流于极端,处处体现出对人性的洞察,对人物的同情。作品包含着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主题——无论对谁来讲,生活的最高境界,并不是无原则地牺牲自己的幸福,而是努力克服内心的狭隘和畏怯,积极地创造一种包容而健康的生活。
张 陵:
一个可能会是落入俗套的异国爱情故事,在作家娴熟而从容的叙述中展现出它清新诗意的风貌,充满生动的新鲜感。不同国度生活的差异和民族心理之间的文化冲突是这种情感关系的常态。然而,沟通与谅解的愿望在情感中渐渐占了上风,夯实了情爱的基础,迎来了“蓝花楹”开放的好季节。更有意义的是,故事背后所展开的是一个古老传统的国家,走向世界,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的和平主义的心态。这种心态也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作家乐观的精神使这段不同文化背景的爱情,有了时代文化精神的灌注。
贺绍俊:
这是一篇跨文化的题材,写一个中国的女老师与一位外国男子未有结果的爱情,但文化差异带来的对事情的不同看法,却成了这对情侣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南翔所思考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随着国家的日益开放,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南翔的这篇小说能给我们提供非常现实性的启发。
马津海:这部中篇应该是南翔探索新题材、新领域的一个尝试。虽然不是作者熟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但由于有老到的叙事和刻画人物的功力,使这部小说读起来还是饶有兴味,不觉生涩。向老师和洛斯尔的爱情悲剧,看似是两个人身份、性格及生活方式的差异,实则是深埋于两人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鸿沟与生俱有,无法逾越。杜卫东:
进入稍嫌困难,进入后还是天高云淡。天高云淡的异域风情下,也有愁肠百结,也有燕语呢喃。向老师和洛斯尔的相识、相恋看似偶然,对于人生不同视角的思索和冲突却必然会发生。与其说它是不同文化的碰撞,毋宁说是两种生活态度的取舍,它根植于文化的土壤,又受到个人经历、成长背景的多种影响。“中国式母亲”在母爱与情爱之间的进退失据,是智者的犹豫还是负重者肩上的包袱?这一切令人玩味。好在,当向老师打出的电话渺然无声时,我们听到了秋声那一声意味深长的呼唤:艾娃姐姐,艾娃姐姐……
张艳梅:
南翔《洛杉矶的蓝花楹》是创造性的,故事的底子还是俗常人生,之所以读来心惊,一是准确击中“中国式母亲”的七寸,把单身母亲放置在多维视角中剥去心理外衣反复检视。二是女性知识分子的价值观里,依然包含着太多文化阴影和精神异化。三是对人物心理纹路、情感脉络的放大,有效地强化了小说的叙事感染力。小说是敞开式的。对于个体面临的难题,作家给出了一个新的打开方式,世界的变与不变并非源于置身新的时空,最后决定我们选择的还是那个恒定坐标。
谢有顺:
当身体写作盛行,不少作家的趣味都在往下走,但南翔仍然在进行着尊重灵魂的写作,一直关注男人和女人之间如何建立起情感联系、获得精神慰藉的方式与可能。《洛杉矶的蓝花楹》是一个极为真实的爱情故事,对向老师在母亲与情人身份之间的左右摇摆,在传统中国道德与现代西方生活形态中的来回拉锯,南翔刻画得尤其细腻、尤其中国。日常的讲述,在这里没有沦为庸常,他以舒展的叙事节奏、柔软的细节,联结了两颗寂寞的心灵。
作者简介
张翎,女,浙江温州人。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发表,代表作有《劳燕》《余震》《金山》等。小说曾获得包括中国华语传媒年度小说家奖,新浪年度十大好书榜,华侨华人文学奖评委会大奖,台湾时报开卷好书奖,香港红楼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专家推荐奖等两岸三地重大文学奖项。根据其小说《余震》改编的灾难巨片《唐山大地震》(冯小刚执导),获得了包括亚太电影展最佳影片和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在内的多个奖项。小说被译成多国语言。
推荐语
汪守德:
小说是受某些事件的触动,而写下的关于三代女人的爱情故事。我们可以把这个作品,看成是一场关于信念和坚守的飞蛾扑火般的梦,是一种疯狂年代遭遇抄家而留下的童年记忆,是因为一个古董而联系着的淘金梦想。虽然是三个不同的故事,三种不同的风格,但是形散神聚的小说佳作,在娓娓道来的文字和如烟般的往事追忆中,体现出作者丰盈而细腻的内心,以及在叙事状物上深厚的文学功力。
贺绍俊:
张翎在《胭脂》里讲述了三代女性的人生故事,并通过一件画作从诞生到漂泊海外的传奇将其串连起来,作者的叙述具有一种纯正的口味,在典雅的氛围里烘托出历史的沧桑感。张翎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但她不是偏激的女权主义者,她的女性意识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这种完美性也在这篇小说中得到充分体现。
李建军:
跨国的故事里所包蕴的,依然是很中国的题材内容。在历史的背景上,彰显出的是坚强的生存意志和高贵的生活态度。这部小说显然属于“力量的文学”。在一个消费主义的语境里,这样的作品,自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陈福民:
张翎的个性气质及其生活经历,决定了她创作的风格学特征:异国他乡里的回看视角以及心灵世界的曲折幽暗。她似乎对那种“仿旧”的奇异的题材情有独钟,在《胭脂》里,她有意尝试了新的手法,让几个看似互不关联的故事纠缠在一起。她颇有耐心甚至不避冗繁的叙述,引领着读者共同经历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使那些陌生的经验背后一个又一个人性的陷阱图穷匕见。
马津海:
作者称这是她7年来写的最长的一部中篇。的确,小说不仅字数长达7万字,而且人物故事时间空间跨度也长——从民国到当代,从国内到国外。三个篇章看似独立,实则又以一幅画相勾连,三代女人的命运坎坷,却不甘被世俗束缚并奋力抗争,展示了三个不同时代中华女性顽强的生命力。
张艳梅:
小说分为三篇:上篇: 穷画家和阔小姐的故事;中篇:女孩和外婆的故事;下篇:土豪和神推的故事。三个篇章以抗战前后、“文革”时期和新世纪后这样三个时间段为横切面,跨越几十年,贯穿大陆、台湾、巴黎三地,讲述祖孙三代女性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和爱情。小说情节曲折环绕,大历史走向与单个人命运,大时代浪潮与小人物挣扎,构成小说错综复杂的经纬。人生如迷局,每个人都在左冲右突,而内心的善良温暖是永远不灭的光亮。就像外婆,做了一辈子扑火的蛾子,理当在死之前,亲眼看见一片火留下的灰烬。张翎在创作谈里提道:“这个胭脂,不是戏子交际花脸颊上的那层红粉,而是行走在死亡隧道中的人猝然发现的一丝逃生光亮,是哀鸿遍野的乱世中的一丁点温润和体恤。是颜色,是温度,也是品质。”这几句话算是这部小说的主旨吧。
谢有顺:
《胭脂》中的红,既是女性不绝的美、顽强与寂寞,也是“文革”中错误的鲜血与普通人的窘迫挣扎。张翎用一种冷静的笔触,深入特殊年代的残酷,为惶恐了四十八年的小女孩扣扣,永远留在学生时代的少女小抗,终生辗转在谎言与等待里的外婆吴若雅,也为我们,找到了一种联结过去的方式。她的写作有真正用自己的内心说出的语言,那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生存体验,更是建基在结实的物质细节中。张翎通过返回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惊心动魄的真实。
作者简介
陶丽群,壮族,广西百色人。作品散见《人民文学》、《山花》、《青年文学》、《芙蓉》等,作品多次转载于各选本。曾获广西文艺铜鼓奖,广西壮族文学奖,2007、2012、2017、2018《广西文学》年度奖,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花山奖,2012、2017《民族文学》年度奖,《北京文学》优秀作品奖,《安徽文学》优秀作品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
推荐语
李建军:
叙述困境中的人生图景,是陶丽群小说叙事的一个稳定的母题,这篇小说也不例外。身体的疾病与内心的疼痛,同时折磨着一个孩子的精神。屈辱和恐惧成了经常性的体验。然而,作者赋予了生活以超越的力量,赋予了弥补残缺生活的温情和善意。她着力表现这样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困境注定是人生普遍的状态,但是,爱和同情却能帮助人们走出困境。也就是说,如果人们之间能互相支持,能建构起一种彼此依赖的“我与你”关系,那么,生活的痛苦和黑暗,就有了战胜和克服的可能。
陈福民:
陶丽群的小说创作,堪称冷与热搏斗的辩证法,具有罕见的忧伤与坚强的诗性气质,她特别善于描写和处理那种因残缺而绝望的生存经验。她所关注的生活与人群,要么在重压之下变形,要么因为性格而落魄。但她总是能在命运的“不公正”与现实的境遇之间寻找、捕捉和刻画她笔下人物的精神状况。而这种状况,细致入微层层推进,人物的人性随着故事的展开在艰难中不断提升,直至抵达脆弱的善意与光亮。《白》中的拉丽如此,杨老太如此,上善尤其如此。
杜卫东:这是一个温馨而又伤感的故事,它由一串生动而真切的生活细节串联而成:短暂的爱情给拉丽留下一个白化症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女儿上善陷入严重自闭状态。母女关系日渐疏离,失爱失语的巨大空白令人窒息。拉丽在与命运抗衡中的执着、辛劳和苟且。女儿上善被命运摆布的无奈、心酸和迟来的幸福,是那么清晰,让我们感同身受;又是那么坚硬,让我们的阅读负重前行。而杨老太则用她的真诚与善良化解了上善心中的冷漠,拉丽心中的隔膜,也给了我们拥抱生活的理由与勇气。小说的叙述张弛有度,语言简洁而内敛。 张艳梅:陶丽群《白》叙述是平缓的,我们大抵上知道故事的走向,仍旧愿意跟着情节闪回跳跃一路向前,是因为陶丽群突出的叙事能力。杨老太未婚未育,却愿意把自己的爱给那些不健全的孩子,努力还给每个孩子一个完整的世界。拉丽自己的生活一团糟,女儿上善有自闭倾向,不能与人接触和交流。杨老太的温暖和光亮照进上善幽暗的心灵世界,这个被母亲视为拖累的白化病自闭症孩子,像一朵花一样悄悄绽放出生命的美好。陶丽群的叙事从容舒缓,拉丽惊心动魄的巨大绝望,上善惊弓之鸟的幼小心灵,杨老太如圣母般的爱与引领,在她笔下,构成了一幅明暗交织,感人至深的画卷。作者简介
林森,1982年生,现居海口,现任《天涯》杂志副主编。作品见《人民文学》《作家》《钟山》《十月》《诗刊》《中国作家》《山花》《长江文艺》《作品》《大家》《青年文学》《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等。出版有小说集《小镇》《捧一个冰椰子度过漫长夏日》《海风今岁寒》,长篇小说《关关雎鸠》《暖若春风》,诗集《海岛的忧郁》《月落星归》等。曾获人民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新人奖等,作品入选收获文学排行榜、中国小说排行榜等。
推荐语
张 陵:
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迷人的渔家风情,托出了一个中国式的“老人与海”的故事。作品用对比的方式描写了渔民生活的深刻变化。当年,他们在海上经历了生与死,经历了严峻的生存斗争。艰难的生存铸造出“硬汉”的性格,而今老了,再不能出海了,精气神也跟着没有了,只能望着大海而惆怅。由此,小说在写实的场景里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情调,形成了作品独有的艺术气质。同时,把渔民的海上磨难与一个国家的海洋领土的保卫的关系揭示得非常到位,使这部作品主题得以升华,有了时代精神的新意。
贺绍俊:
小说通过海里和岸上两个空间的交互式叙述,将传统引向辽阔的海洋,小说凝聚着作者对于过去与未来的开放性认识,积极呼应着全球化语境中的开放意识和未来意识。
杜卫东:他们为了岸上的好生活出海冒险,又为了回到大海才忍受岸上生活的平庸,这貌似悖论的后面,蕴藏着多么丰富的情感体验?小说题材新颖、视角独特,为我们展示的生活经验陌生而奇特。作者像是一位高明的水手,以文字为舟,引领我们从平庸、杂芜的岸上走向大海,走向神秘莫测的大海深处。其间,我们不光窥测到了海的陌生与新奇,也触摸到了人心的柔软与深邃。小说叙述沉稳有力,语言也简洁并极具质感。 张艳梅:以海里和岸上的讲述交替进行,不同的生存状态,不同的生死遭遇。海上捕捞艰难危险,岸上生活世事变迁,父子两代人有着不同的生活观念。旧时代收藏在《更路经》、罗盘和老苏雕刻的那艘船上。新生活附着在打磨过的砗磲、现代化的大船,以及从艺术家到底层对于金钱的追逐上。年轻人同样面对生活压力,只是没有那么多困扰和坚持。老苏的固执和儿孙的放弃引发了很多矛盾,罗盘和导航仪都可以指引方向,不同的是《更路经》包含着信仰。小说关注生死,关注时代变迁,以及这种变迁在个体心灵深处的烙印。渔民们凭借《更路经》与罗盘,在茫茫海域辨别方向,躲避风浪,而现代化的大船凭借的是导航系统,是科学的天气预报。父子两代人对于金钱和生活,对生死与信仰,有着各自的考量,小说写出了时代转折点上复杂微妙的个体情绪。 谢有顺:从《关关雎鸠》到《海里岸上》,林森持续在唤起人们对乡土生活的了解与共情,描述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阵痛。从熟习的海里游到陌生的岸上,时代的飞转,使老苏们的生活遽然失重,卫星导航消解了《更路经》和罗盘的意义,资本的力量继而剥夺了渔民通过触摸它们来重温过去的权利,但当老苏站在船身的最前面,所有《更路经》里的线路都在他眼前交错开来,我们确乎知道,世界没有征服他,“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陈福民:
写大海写纯粹而地道的海洋生活,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稀有品种”,林森的《海里岸上》因此具有题材方面的特殊性和天然优势。但林森不是靠题材取胜,而是以处理“海里岸上”的社会人性而引人瞩目。因此这篇看似命名随意的小说,就有了与题材同等分量的艺术深度,海洋文明的属性也因此在主人公老苏“人最重要”的领悟中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作者简介
吴君,有多部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等杂志,收入多种选本及排行榜,出版专著9部,代表作《我们不是一个人类》《亲爱的深圳》《皇后大道》等,有作品译成英、俄、匈及少数民族语言出版,根据小说改编为影视作品多部并入围加大拿国际电影节红枫叶奖。曾获中国小说双年奖、第15届小说百花奖、《北京文学》奖、都市小说双年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多种奖项。现供职深圳文联。
推荐语
杜卫东:
不是所有的夸奖都能帮助孩子进步。快递公司的李回不爱学习,旷课、说谎、叛逆、自卑,最引以为豪的仅仅是他生于深圳,这块招牌曾经令其沉溺并炫耀很久。如他这样的“工二代”在深圳关外并不是个小数。当年他们跟随流水线上的父母,清洁工的父母,拾荒的父母,在大街小巷来往穿梭,阅历比上一辈丰富坎坷,所受的创伤比父母还要痛入骨髓、心扉。他们特殊的身世一言难尽,由尴尬凝噎欲哭无泪串起的人生,其实是没有外人为之驻足和分担的,只能选择面对。好在,李回开始觉悟并已经启程。
作者简介
薛舒,女,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小说发表于《收获》《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刊。曾获《中国作家》文学新人奖,《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人民文学》年度中篇小说奖,《上海文学》奖等。出版小说集《寻找雅葛布》《天亮就走人》《飞跃云之南》《婚纱照》《隐声街》,长篇小说《残镇》《问鬼》,长篇非虚构《远去的人》等,部分小说被译成英文、波兰文出版。
推荐语
杜卫东:
住在社区卫生院临终病房的老人,在生命倒计时的时光里经历了什么?谁为他哭泣,谁在和他算计遗产分配,谁陪伴他走完生命最后一程?悲欢离合、冷暖自知。作品既有对人性的拷问,也有对善良的礼赞,通过沉稳而冷静的叙述,赋予了生活坚硬的质感,虽然粗粝、冷峻,但在字里行间又流淌着动人的温情。特别是主人公及其他几个人物的形象塑造,有血有肉、触手可及,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黑白相间的社会众生相。
张 陵:作品女主人公有名字,但所有的人都不介意她叫什么,只知道她是社区“临终医院”的一个护理工。就是她,让一个个老人安详幸福地走完人生之路。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抓人的细节,描写一个新职业的从业者的工作过程,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内心质朴、个性透亮的普通工人的形象。她乐观地生活着,并把这种乐观传递和感染给那些走向死亡的人们,让他们有尊严地迎接必然到来的死神。女主人公从被人误解到得到人们的尊重,展现了社会道德文化的进步与人与人之间的和解关系。作品主人公就像现实生活中阴冷的角落里的一束光亮,给人们带来温馨和暖意。 汪守德:“临终关怀”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作者有亲友在“临终医院”住院的经历,获得了许多亲身的体验之后,写出的这篇优秀的作品。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深入地、精确地写出了面对父亲的临终时刻,子女们的行动与心理特征,探讨人们怎样“有尊严地活”,或者“有尊严地死”的问题。同时极为生动地刻画了女护工张某花这个风风火火而又粗中有细,看似粗糙而又狡黠超然,文学中从未见过的人物形象。 谢有顺:《张某花》从鲜少被关注的护工群体切入生活,在“临终医院”,女护工们的鲁直、热情、粗糙甚至小奸小坏,呈现出那样旺健的生命力,和老人们的虚弱、笨拙、倔强,形成一种令人心酸的反差,却多少驱散了生命终点的阴翳。面对死亡,薛舒也讥讽人性的平庸和唯利,可更多的是从中寻找幽微的温暖,欣赏世俗的智慧,纪念人与人之间可能短暂、但是诚实的关怀。或许有些人物渺小得模糊了姓名,但世界不会忘记她们发出的光。陈福民:
薛舒这几年的创作,始终围绕一个沉重的社会性话题或者社会难题:亲情与疾病、衰老、死亡的关系。一般说来,这是个带有张爱玲意味的领域。但与张爱玲不同的是,薛舒在《张某花》中着力刻画了一个医院护工“小张”,一如“张某花”这个称谓,这个群体也是无名的。除了在自己的亲友住院需要时,这个群体几乎是不存在的。但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与患者之间那些超越亲情的特殊关系,给社会带来了温暖。无数的“小张”是每个人的朋友,同时,照见我们每一个人。
《北京文学》投稿声明
一、凡向我刊投稿,务请自留底稿,并将纸质稿寄《北京文学》自然来稿唯一收稿地址:北京市前门西大街97号《北京文学》编辑部。
二、来稿勿寄我刊编辑或员工任何个人,以免丢失。寄往我刊编辑部的任何纸质来稿,均有专人登记、编号并交由编辑审读,三个月满未收到用稿通知,请作者另行处理。
三、因人力所限,除专题征文活动外,我刊不接收电子稿。
四、我刊编辑杜绝有偿审稿,也从未以任何方式授权其他单位及个人使用杂志社名义接收稿件,更从未以发表稿件名义向作者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和版面费,欢迎广大作者读者监督、举报,一经核实我刊将严肃处理。
特此声明。
《北京文学》编辑部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国内邮发代号:2-85 国外邮发代号:M428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国内邮发代号:82-106 国外邮发代号:M1780
刊社发行部电话:010-66031108
线上订阅:官方微店、中国邮政、杂志铺
电子版合作: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