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病毒症状_中国学者Lancet刊文称新型病毒感染有四大常见表现:发烧、干咳、呼吸困难和双侧毛玻璃状样变!

1992年1月24日020,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曹斌和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汪建伟在国际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在线论文,指出新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常见症状是发热、干咳、呼吸困难和肺部CT的双侧玻璃体改变在

研究中,截至2020年1月2日,实验室已确认41名住院患者感染了2019-nCoV。平均年龄是49岁

41名患者中,27人(66%)曾接触过华南海产品市场。

的常见症状是发热(98%)、咳嗽(76%)和肌痛或疲劳(44%)28%咳痰,8%头痛,5%咯血和3%腹泻

的作者指出,很少有2019-nCoV感染的患者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如鼻涕、打喷嚏或喉咙痛),表明病毒的靶细胞可能位于下呼吸道

40例患者中,22例(55%)有呼吸困难,从发病到呼吸困难的中位时间为8天

41例患者中,26例(63%)有淋巴细胞减少41例患者中,双侧肺受累40例(98%)256例199岁以上重症监护室患者入院时胸部CT图像的典型表现为双侧多发小叶和节段性实变(见下图)

中国新型病毒症状

非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典型胸部CT检查显示双侧磨玻璃影和节段性实变(见下图)

中国新型病毒症状

随后的胸部CT显示双侧磨玻璃样阴影,但该实变已消除(见下图)

中国新型病毒症状

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9%)、病毒血症(15%)、急性心脏损伤(12%)和继发感染(10%)

在41名患者中,13名(32%)因需要高流量鼻导管或更高水平的氧气支持措施来纠正低氧血症而入住重症监护室。其中,6人(15%)死亡

±

的患者中有4例(10%)需要有创机械通气,其中2例(5%)患有难治性低氧血症并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

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其中38例(93%)接受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此外,9名患者(22%)接受了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

此外,大多数感染患者为男性(73%),其他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20%)、高血压(15%)和心血管疾病(15%)

截至2020年1月22日,已有28名患者(68%)出院

的作者指出,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治疗2019年重症患者-nCoV感染,以减少炎性肺损伤的可能益处。

然而,来自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最新证据表明,接受皮质类固醇对死亡率没有影响,但会延迟病毒清除。

因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临时指南,皮质类固醇不应常规全身给药。在我们的41名实验室确诊的2019年非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患者中,很少有非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过皮质类固醇,不到一半的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使用过中低剂量皮质类固醇。

此外,肠道症状和体征(如腹泻)在2019-nCoV患者中很少见到,而大约20-25%的MERS-CoV或非典-CoV感染患者患有腹泻。作者还建议对粪便和尿液样本进行检测,以排除目前未知的潜在传播途径。目前,

迫切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来评估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是否有益于2019-nCoV感染患者。

综上所述,2019年-nCoV感染可导致严重呼吸道疾病,类似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并与重症监护病房的入院和高死亡率相关。

该研究认为,对疾病的起源、流行病学、人类传播持续时间和临床状况的了解不足,需要通过未来的研究来弥补。

欢迎来到《中国流通杂志》和《全球行动计划——2018年CCBC亮点》的指南增刊!《中国循环》杂志的特别导刊邀请了中国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30条重要导刊进行了详细解读,希望能给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时间按图片显示并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流程:

“福外说新”被列入国家卫生保健委员会

“福外说新”品牌活动推荐名单,通过以下方式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可靠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根据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的推荐,国家卫生委员会宣传部选择“福外说新”系列节目作为国家卫生委员会品牌活动的推荐名单。

每日微型视频,帮助您的心血管健康

非法网站特别提醒利用我刊名义征文< br>

最近,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利用《中国流通杂志》名义征文,并承诺“论文标题授权快速发稿”< br>

我的杂志郑重提醒所有作者,要为《中国流通》杂志投稿,必须登录《中国流通》杂志官方网站:

,进入“作者投稿”并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投稿< br>

本报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