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岭世界公益协会老照片
2年8月,加德纳·伊丽莎白夫人(前排中间)和她的一行人登上了牯岭鼓峰
台湾海峡网9月10日讯东南网记者邓春华·陈佳丽/图
[印象评论]
“牯岭故事”精神最重要的精髓是友谊与和平牯岭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相互帮助和鼓励,从人人平等的概念出发。100多年前,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寻常的,也是有价值的。牯岭仍然有许多未知的故事。它的历史和文化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美国牯岭文化研究专家穆燕玲的《牯岭故事》的精神是一种不断增长和发展的友谊,是这里人们之间分享和关心的品质,它建立了人们之间爱的关系。
-米尔顿·加德纳的侄孙加里·加德纳
2年10月018日,穆燕玲、加里·加德纳和李·加德纳参观了加德纳纪念馆
2年10月和018年,加德纳的后代进入东南网络工作室讲述牯岭的爱情故事。
[外国朋友记住牯岭]
玛丽贝尔酿酒厂(博珀尔)
住在牯岭时,福州当地的“搬运工”被托去牯岭买东西。房子被农田包围着。树不多,邻居们也很友好。我的父母112年前来到中国,100年前我出生在福州那个时候,每年夏天我们都会去牯岭度过夏天。我们在牯岭有一栋房子。在我的童年,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我们在那里玩得很开心。我的祖父母在19世纪80年代来到中国。我的父亲、兄弟姐妹和我都出生在福州。我们在牯岭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我的家人都非常喜欢这个地方。我们期待着再次去那里。自从我父亲以来,我们家的三代人都对中国充满了感情。我们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更多的美国人能够了解福州,来到桂林,加强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我很惊讶我的祖父在中国创办了闽清天乳初级中学(闽清第一中学的前身)并担任校长。我为他的事迹和故事感到骄傲,我非常钦佩他们的勇气。我希望知道更多关于中国和牯岭祖父母的故事
(资料整理)
第五届中国鼓梁中秋节国际诗歌音乐会议
[印记故事]
我们的思乡之情在古陵
1百年前,有许多西方人住在福州的古陵上。他们建立学校,开设邮局,建造教堂,教授医学,教育和宗教...使桂林成为“世界文化”的大观园,成为中外友好交流的名片。这些西方人在牯岭留下了生活的足迹,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故事。
“我们的爷爷和爸爸都出生在福州。我们加德纳叔叔萦绕在心头的牯岭是他们的家,福州也是我们的第二故乡。”《牯岭故事》主人公加德纳的侄孙加里·加德纳(以下简称“加里”)和李·加德纳(以下简称“李”)于2018年10月从美国来到福州寻找祖先的足迹,参加第五届中国牯岭中秋节国际诗歌和音乐大会,并继续书写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感人故事这也是自1987年和2012年以来,他们第三次在70岁的时候踏上自己的“家园”,回到福州“寻根”加里和李说,他们的祖父母在福州的过去已经成为他们家族历史的一部分。他们在福州长大,热爱福州的人民、文化和食物。他们和福州人有着同样的感受。
虽然祖辈生活在牯岭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他们心中永远留有爱和分享的“牯岭精神”。“我们想分享我们的祖父母对这里的人民的爱和我们对这里的人民的爱。我们感到非常温暖加里说,他们将继续发扬由祖父母传给他们的精神。
和加德纳一样,与牯岭和美国家庭唐纳·麦金尼斯有着不解之缘穆伊伦是“飞虎队”的一员,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穆伊伦回到美国,1947年再次来到福建,在福建联合大学任教,并在牯岭加德纳故居居住了一段时间。2005年,穆伊伦在美国因病去世
2-015年,慕爱玲的儿子彼得玛辛尼斯和他的妻子伊琳玛辛尼斯把慕爱玲的一半骨灰带回福州,按照慕爱玲的意愿撒在闽江。他们的父母对中国和牯岭的爱已经延伸到他们身上。穆彼得和穆燕玲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30年。近年来,穆炎玲也开始研究牯岭文化,收集曾经生活在牯岭的美国人的日记和照片,并致力于挖掘更多发生在牯岭的中外友好故事。
2018,《牯岭图画书2018》(AsketchHofKuling 2018),由穆艳玲整理收集出版。这本图画书记录了许多外国朋友和家庭在牯岭的美好过去。“我的岳父非常热爱中国,也热爱福州人民虽然我是美国人,但我有一颗中国心。”慕岩灵说道
牯岭因“牯岭故事”成为中美友谊的桥梁为了继续书写中美牯岭友谊的故事,自2014年以来,东南网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牯岭中秋节国际诗歌和音乐大会,架起了连接中美民间友谊的新桥。
在2018年诗歌与音乐大会上,美国朋友加里、李、穆燕玲三人在舞台上深情款款地看着大屏幕上的。牯岭!这个6分钟的视频使用了沙画来连接现代牯岭的人文故事。感动他们的不仅仅是家庭故事,还有福州人的热情和爱。
牯岭的故事远远不止于此。100多年前,3000多名曾经生活在牯岭的外国人离开了他们的童年、青年和爱情,引发了乡愁。据了解,近年来,许多曾经生活在牯岭的外国人的后裔来到牯岭寻找他们的祖先居住的地方,回忆他们的牯岭故事。中外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继续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