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荣宇(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造纸的三个主要过程包括:原料加工、造纸和干燥成纸关键环节是造纸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使纤维均匀地悬浮在纸槽中。中国古代工匠的一项重要发明是一种纸药植物粘液悬浮剂,它可以加入到一个造纸槽中,使纤维均匀分散。在华林造纸厂的废墟中,在造纸池附近发现了纸药锅的炉子,这应该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如果我们能从对遗迹和遗物的研究中找出这是哪种植物纸药,那么遗址的发掘价值肯定会提高。我们现在对古代造纸技术的了解很多,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宋·的《天工开物》这一次,大量与造纸技术相关的文物出土,年代顺序清晰,功能相关,几乎可以完全再现《天宫吴凯》记载的“竹纸”原料加工的全过程
造纸厂厂址,位于江西省高安市风景区管委会东西行政村周岭自然村2005年江西省开展第三次省级文物调查时,发现2007年9月至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高2007年第82号),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高安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造纸厂遗址进行了一期考古发掘,揭示了宋代的沤竹坑(H7)和灰坑(H4)。元代烧灰材料的沤竹坑(H3)和灰坑(H5);明代有大量与造纸技术有关的文物,如用于烧灰的沤竹坑(F1)和灰坑(H2),用于煮竹麻的大块粘土块(F2),用于烘干和混合灰的工作台(F3),用于沤竹坑的尾矿坑(H6),以及用于敲打竹麻的水锤。此外,时间顺序清晰,功能相互关联。它几乎可以完全复制一套完整的程序处理原料有关的“竹纸”记录在宋应星的“天宫吴凯”的明代。考古和造纸方面的资深专家一致认为,华林造纸厂遗址是中国第一个科学发掘的造纸厂遗址,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竹造纸厂遗址,这对探讨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的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为了进一步了解造纸厂遗址的总体布局、时代发展顺序、生产规模和贸易路线,经国家文物局(国文局办发〔2009〕276号)批准并拨付考古发掘专项资金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高安市博物馆于2009年10月至12月再次联合组建团队,对造纸厂遗址进行第二期考古发掘目前,现场开挖阶段已经完成,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1、查明伏纸庙造纸厂厂址的布局由于资金和时间的限制,2007年第一期考古发掘仅在富治庙工区分布了12个5米× 5米的勘探点,实际发掘了10个勘探点。在这次挖掘中,14个勘探地点分布在原始挖掘区域周围。通过扩大挖掘面积,基本明确了富治庙造纸厂的总体布局和周边地形。现在清理的
199车间分布在一个鱼形平台上,东西长55米,南北宽18米。通过发掘发现,在宋代,这块平地的面积要小得多,南北之间的宽度不到8米。元朝以后,通过开山填土,这个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区域。因此,地形因山而异,南高北低。由于人类的活动,文化的积累在南方很少,在北方很厚。因此,宋元时期造纸厂的遗迹分布在一个很小的区域,仅在发掘区域的南部。明代造纸厂的遗迹分布范围很大,主要分布在发掘区的北部,相对完整。2,改进了明代造纸厂的选址流程虽然受到明末民居遗址的干扰和破坏,以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破坏,但发掘出的明代造纸厂遗址完整,各工序相互联系,几乎可以重现明代宋的《天宫》中记载的一整套竹纸原料加工的工艺流程。
2-007年首次发掘明代造纸厂遗址时,留下的遗迹有沉落腐竹籽的沤竹坑(F1)、烧煮竹子和麻后留下的大块焦土(F2)、烘干材料和拌灰的工作台(F3)、烧碱性木壳灰的烧坑(H2)和排水口的尾矿坑(H6)等。被揭露了。在这次挖掘中,新发现了石灰桩遗留的大面积混合砂F5。F5分布在T0308中,呈矩形,面积为6平方米,厚度约为0.2米。堆积的是富含钙质的沙土。早在汉代,中国就学会在沤制材料中加入石灰,以缩短沤制时间石灰可以加热并加速发酵。F7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明代造纸厂遗址的总体布局,使整个造纸过程更加完整。
刘仁清在《中国古代造纸史》一书中说:“从技术上讲,竹杆结构紧凑,化学成分复杂,制浆的技术条件要求高。它不像大麻和稻草那样容易加工,而且竹纤维很硬,很难拍打和梳理。在造纸工艺成熟之前,竹纸是不会出现的。“为了将竹子加工成纸,古代造纸工人”首先在沤制材料中加入一些石灰,以加强发酵和促进纤维分解后来石灰被用作烹饪剂。第三步是用草木灰(含钾和钠成分)和石灰水的混合溶液处理原料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纸浆并使其易于造纸,第四步是用上述混合液多次蒸煮,然后将获得的半熟料堆积起来进行发酵(半熟料发酵)这样,制浆方法逐渐发展成多阶段(阶段)处理,即沤制、石灰蒸煮、碱蒸煮、半熟料发酵等。根据本书记载,沤制竹坑(F1)、煮竹制麻后留下的大块焦土(F2)、烘干拌灰工作台(F3)、烧碱性木壳灰的灰坑(H2)和堆放石灰后留下的大块混合砂(F5),都是用竹子造纸时处理纸浆所必需的工艺过程的产物。这也表明华林造纸厂在明代掌握了更先进的纸浆加工技术。
3。新发现的元代造纸厂遗址在2007年的首次发掘中,由于发掘面积有限,为了保护上明朝的造纸文物,宋元时期的造纸文物较少,只发现了H3、H4、H5和H7四个灰坑。在这次发掘中,通过扩大发掘面积,新发现了元代的四个土坑H9、H10、H11和H12,一个4米多长的陶水管(G2),六个柱洞和一小块红烧土(F6)。H10位于T0107北侧中部,开口层2以下,破碎G2,约为圆形长方形土坑,东西长1.3米,南北宽0.5米,深0.4米,内填灰黑色松散土,出土了几块芒口青瓷。H11位于T0106南隔断梁中部,洞口二层以下,H5与H10之间,为圆形土坑;坑里的填充物是灰黑色的,陶器碎片和瓷砖都是出土的。H9位于T0107的西南角,H12位于T0108的东部,均位于开口的第二层之下。因为它位于挖掘区域的边缘,还没有被挖掘,所以它的形状和大小是未知的。坑内填土为灰色砂质粉土,出土少量芒口青瓷碎片。G2位于T0107和T0108的中间,在开口的第二层之下,南至H12,中间被H10打断,北至H11,留下10根长30厘米、直径10厘米、长4.2米的陶瓷水管六个支柱孔分布在T0105、T0106和T0107中。其中,五个柱孔Z1、Z2、Z3、Z5和Z7具有相同的尺寸并且几乎成直线排列,这可以形成小屋的一个侧壁。F6位于H10的东南部。这是一块不规则的红烧土,面积约1平方米。你如何解释这些遗迹?通过分析,我们认为F6出土的H10、H11、Z1、Z2、Z3、Z5、Z7五个柱式孔,以及G2、2007年出土的H5,共同构成了元代的造纸厂这个造纸间是一个由木柱支撑的小屋。留下的圆形柱洞是木柱的遗迹。H5和H10是用于容纳两个四边形桶形木槽的土坑,用作固定木槽。H5较长,上部轴承应为造纸槽,H10较小,上部轴承为备料槽。位于H5和H10之间的环形灰坑H13是承载滑动水的水箱的残余。滑动水箱是一个装有“纸药”的陶罐宋代以后,植物粘液常被用作“纸药”,使纸浆均匀。常见的“纸药”是桃金娘和蜀葵的浸出液,需要烹饪。旁边的F6是煮“纸药”的土炉留下的遗迹陶瓷水管G2显然是排水管,其将造纸车间的废水排放到东部的南水坑H12。造纸车间是造纸过程中成品最重要的地方。这里的造纸工人使用造纸窗帘在纸浆混合的纸槽中轻轻摆动。滤除水分后,留下一层薄薄的纸浆膜。干燥后,它是一张纸。元代造纸室的发现丰富了华林造纸厂遗址中的元代造纸遗迹。它还使保存在造纸厂遗址中的造纸工艺从“劈竹浮池”延伸到“煮黄足火”和“石打纸浆”再到“造纸成帘”,从而更好地再现了宋代的《天宫》中记载的“造纸竹简”的全过程。
4,进一步证实华林造纸厂成立于宋代在2007年的第一次挖掘中,通过地层的堆积和遗迹之间的叠加,这种关系被打破了。发现了两具南宋时期的造纸术遗存——枫竹马坑(H7)和惠坑(H4)。为了保护元末明初造纸遗迹的完整性,我们不能在傅志淼造纸作坊遗址的发掘区域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以寻找更多的宋代造纸遗迹。因此,我们通过解剖与佛志庙造纸厂相匹配的水壁三号的创建日期来寻找宋代的证据。在水边三号厂房东侧,我们发掘了一个2米乘2米的勘探广场。在勘探广场底部的石缝中,出土了几件南宋风格的青瓷釉雕,还出土了一枚北宋惠宗时期的“崇宁崇宝”铜钱。由此可见,水都堂三号始建于南宋,历经元明两代,至今已使用了近500年。这次更换三号水厂西侧未使用的穿孔石臼,也证明了它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检索唐宋造纸的历史文献,可知虽然竹纸是唐代发明的,但唐代的竹纸产量很小,不及麻纸和皮纸。竹纸的真正发展是在北宋以后,直到南宋竹纸的制作技术才真正完全成熟。华林造纸厂遗址的最早时间可以追溯到南宋。这无疑是目前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竹制纸遗址。生产时间的延长经历了元朝和明朝。这对研究南方竹纸制造的历史和技术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5,明确造纸厂的形态演变水变是人们用水力驱动水轮进行生产加工的机器。《晋书》说:“今天,人们制造水车。轮轴有几英尺长,穿过横杆。十字路口就像滚动和抢劫。”水激旋转,轴在横木之间,在那排礁石尖之间,一块一块落下来敲打着,也就是说,连机器礁石也“这表明中国古代使用水礁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古代,水便主要用来捣米和加工谷物。只是到了宋代以后,它才逐渐从农业谷物加工发展到手工业,如造纸和制瓷,用来粉碎造纸和制瓷材料。根据元代的书《书谷谱》,费介绍说:“这种臼刻在河边,上下相连。每一个造纸物体都会被杵烂……”他谈到了宋末四川晋江造纸生产中使用水砂浆的情况。在杵臼打浆的基础上,通过“水位下降”使水轮转动,实现初级机械运动,使造纸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提高了打浆效率。因此,水锤击打在手工造纸工业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1992-007年的第一次发掘中,在周陵发掘了三处水锤遗址。1号和3号水锤车间在两个水锤对面放置了一个石臼和一个石砧,而2号水锤放置了两个石臼这一次,沿着周凌的石凹头溪两岸,我们又在8公里外的西溪村发现了4处水礁遗址和7处水礁遗址。发掘结果表明,周岭新发掘的四把水锤和西溪村新发掘的六把水锤与两把水锤相对。放置了两个石砧,但没有发现石臼。西溪村只有一个现代化的废弃车间,里面有两个石臼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所有带有两个石臼的水渣一般用于加工谷物和其他谷物,而带有两个石砧的水渣一般用于加工纸浆放置石臼和石砧的水锤可用于谷物加工和纸浆加工,也可用于纸浆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打浆。石砧上的第一次敲打是粗加工,石臼中的第二次敲打是精加工。这一发现对研究造纸厂的形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水厂的仍然保留着相对完整的厂房墙壁,当地村民证实,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它仍然被用来捣米。可以看出,这个带有两个石臼的水磨最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就被废弃了。根据放置2把石锤的4、5、6、7把水锤保存最差、损坏最严重的分析,这种水锤最早废弃,可能在宋元时期。另一方面,放置石臼和石砧的1号和3号两个水磨的废弃时代可能在上述两种水磨的中间,即明清时期,当时生产高级竹纸。
6。更好地了解华林纸业的规模和贸易路线华林山位于高安县和奉新县交界处,主峰海拔816.2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为了探索华林古代造纸的规模,我们扩大了调查范围。结果,在周陵以西8公里的西溪村发现了许多古代造纸遗址。西溪村也是一个与奉新接壤的山村,但这个村子比周凌大,连接两县的古道更宽。以西溪村为界,上游不到500米的西溪两岸有4处水边遗址。西溪河两岸,下游不到200米,有三个水汴遗址在七个水边遗址中,只有一个靠近村庄的车间有两个用来加工谷物的石臼。其他六个作坊只有两个石砧,这显然是造纸术的形式。在华林山西北部,属于奉新县的百丈山、流溪山、方干、西施、西早、阳山等乡镇,随处可见这种造纸式的水边遗址,甚至有些还被用来制作土纸。我们调查了奉新县西施乡桃园村的48家造纸厂。奉新粘土造纸技术被评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对周凌古代对外交通路线的调查,我们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前,周凌村民的对外交通是沿石凹头溪东南方向通往吴桥镇的一条石路,只需40分钟就可到达山下平原。石凹头溪在华林造纸厂的废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也向东南流经今天吴桥镇的樟树岭水库,然后向东流入奉新县的南辽河,最后流入鄱阳湖。
从稍大的地理环境来看,华林山离省会南昌不到100英里,离西山更近。根据明代屠龙《遗事考辨》卷二的“注”说:“河南篇五色最平,山谷作画作文”。上面还写着“在江西省永乐市中心的锡山区,官方机构负责造纸。最厚最好的叫李安琪观音纸,后来改成了忻州。今天,没有翻拍。宁州和奉新只有土棉纸和火纸。”《蒲官杂记》记载:“明代初期江西产贡纸,钟毅价格昂贵。”有一个叫杨的宦官,就是庙遗址,据说是一个竹厂,在瀛胜宫的西面建了一个皮革储藏室,用来存放竹子的材料。俄罗斯和中国正遭受严重的疾病和脱发。"这些文件表明,南昌造纸术始于北宋,并产生了黄庭坚(山谷)喜欢用于绘画和写作的纸张。在明朝永乐年间,他曾在西山设立一个政府办公室来造纸,并将其作为贡品献给皇宫。但数百年来,所谓的西山造纸局一直受到质疑,因为南昌西山没有高山产竹。今天,宋、元、明时期的造纸厂遗址,特别是在佛志庙造纸厂地区发掘的明代造纸厂遗址,都在离西山仅50英里的华林山。布局科学规范。沤制竹坑(F1)和烘干物料及拌灰工作台(F3)均用砖和石头建造,特别是F3的边框用磨光的花岗岩条建造,反映了它们与普通民间原纸厂的不同。另一大批村名,如“主岭”、“太溪”、“东丈”和“流水”,是以明朝洪武年间命名的。据说在明朝初年,华林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一系列线索表明,明代西山造纸局管辖的造纸厂可能不在西山,而在华林附近如果这种说法今后能得到更多证据的支持,将会对华林古代造纸厂的生产规模和贸易路线做出一个全新的判断,它在中国造纸史上的地位将会大大提升。(写作:肖发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