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发现,济南商户的手机支付系统主要是微信和支付宝,手机银行只在特定场合使用。因此,该试点项目中二维码支付的相互识别和扫描在短期内对市场支付环境影响不大。交通银行
工作人员表示,这不仅仅是相互扫描和认可,交通银行也承担了手续费,实现互联互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顾问、《经济导报》特约评论员郭涛表示:“此次试点将有助于规范二维码支付市场,丰富银行应用功能,为银行移动支付构建健康生态系统。”“
银行应用扫描码支付只是
的一个补充。”16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了济南世茂国际广场,发现很多商店的条形码上印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二维码这些二维码有不同的尺寸和材料。除了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代码外,各大银行的应用也有支付代码,给消费者识别带来一定的困难。
如果消费者在付款时刷错了密码怎么办?“不要扫出去“至少你不必害怕支付错误的钱,”接受采访的商人说。“
”以前,银联、微信等第三方支付二维码,编码规则不同,不能互相淘汰。作为支付领域的长期专家,郭涛解释道
去年8月,央行发布了《金融技术(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提出推进条码支付互联,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技术体系,突破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应用和商户条码标志的相互识别和扫描。开头提到的试点是上述文件实施的结果。然而,随着试点的推进,该行业希望整合商家混乱的支付应用。
“现在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应用扫描微信支付代码了。””交通银行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先驱报》记者另据了解,目前商户使用微信支付,暂时无法扫描客户的中银应用支付代码。
,然而,经济先驱报记者进行的调查发现,受访的商店对上述相互认可和扫描一无所知。其他商店直言不讳。目前,微信和支付宝这两大巨头的支付系统已经非常完善,银行应用扫描码支付只是一个补充。这位
少一个程序而更方便的
经济导报记者也发现,很多商家也采用了微信和支付宝的“二合一”二维码,即二维码。两个第三方支付软件都可以扫描支付,这被称为聚合支付。这些商人的柜台也很整洁。
"这种合计支付实际上属于“第四方”服务以微信为例。当您使用扫描码支付时,您的钱将从附属银行支付,并且必须通过微信和“第四方”聚合支付服务提供商才能到达商户。郭涛提醒道,汇总支付不仅多了一个手续和一笔手续费,而且许多“第四方”服务提供商不具备相应的资质,给消费者的支付安全带来隐患“
”和上述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他们的银行不仅可以扫描微信支付码,实现“识别”,还可以实现“沟通”。现在我们扫描微信支付代码,我们将承担手续费,间接惠及消费者。“
那么,银行应用程序开通的新支付渠道安全吗?受访银行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不会增加新的安全风险。
对于商户来说,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互联可以降低手续费,混乱的支付二维码将被整合。然而,消费者也可以选择支付方式。“以前,如果商户没有银行应用支付代码,信用卡折扣、信用点数等活动必须通过微信关联信用卡扫描代码实现,这意味着关联信用卡频繁切换,很麻烦随着条码支付服务壁垒的开放,消费者可以直接使用应用扫描微信支付代码,避免重复切换支付应用和切换相关信用卡。”郭涛说
郭涛本人就是银行应用的“粉丝”。他认为这样的支付环境是相对安全的,并且是有点数的,“所以这个功能对于像我这样的特定用户来说非常方便。”“
银行构建移动支付生态系统
尽管有支付环境安全等诸多优势,但银行在移动支付方面仍处于落后地位根据
公开数据,招商银行于2013年宣布成立第一家微信银行。2016年7月,工行宣布使用二维码支付产品,成为中国首家拥有二维码支付产品的银行,比微信晚了三年
江苏支付清算服务协会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报告也认为,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应用场景和客户体验方面存在明显劣势。特别是后者,报告认为,银行应用在产品设计上更加注重支付安全,在流程上增加了更多安全操作环节,导致操作流程相对复杂,用户体验较差,导致79.6%的用户放弃银行应用进行简单方便的操作。如果
落后了,有必要补课。上述报告提到,2016年,江南银行推出了整合微信、支付宝等多种代码的“收银机”。与总额支付相比,银行负责资金的清算,资金是安全的。它还设定了一个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再加上多个代码的组合,“收银机”在那一年迅速推出。
,在确保安全资本和低利率的优势的同时,《经济先驱报》记者注意到,目前银行也创造了巨大的支付生态。例如,交通银行向《经济先驱报》记者提供的信息显示,在济南,交通银行可以在65家餐饮企业享受高达50%的折扣,包括高迪街、黄三怪兽和爱情礼品等受欢迎的企业。
但是据消费者反映,目前几乎所有的优惠活动都采用“应用抢购券”的方式,很少有信用卡或应用直接扫描代码享受优惠待遇。郭涛预测,一旦庞大的支付生态系统与移动支付完全连接起来,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将会大大改变。
此外,《金融技术发展规划(2019-2021)》还提出完善金融业务风险防控体系,准确刻画客户风险特征,有效识别高风险交易,提高金融业务风险识别和处置的准确性。郭涛直言不讳地表示,之前的相关数据分别掌握在主要银行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手中,不可能首先相互关联。“一旦未来突破了条形码支付服务的壁垒,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控金融风险”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