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引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推进“快速年利率”工作。最近,一些用户报告说,金融机构的年利率隐藏得很深,用户很难看到。
利率市场化后,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宣布了多种计息方式。许多借款人认为金融机构表示的日利率和月利率是真正的借款成本,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一则现金贷款广告显示“15000元/天”指的是5元,即每天借10000元,相当于0.05%的日利率,这似乎不高,但成人利率高达18.25%
是指金融机构过去公布的日利率、月利率及其他利率的定价信息,对不了解真相的借款人造成了错觉和误导,诱使借款人陷入陷阱以获取更高的回报。从表面上看,借款人的借款成本不高,但实际上并不低。
央行近期推出“快速年利率”一方面,此举规范了金融机构利率信息的公开,规范了金融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帮助消费者了解实际借贷成本,避免被金融机构引入陷阱好消息是,许多银行已经表明了贷款的年利率。坏消息是,一些金融机构迄今没有公布年利率,而是玩了“捉迷藏”
的所谓“捉迷藏”是指“明示”的年利率。实际操作相当隐蔽,不容易被发现。这显然不符合央行的要求。作为回应,央行还提醒借款人,如果发现金融机构没有表示年化利率,他们可以要求金融机构提供,或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报告。然而,如果借款人没有意识到表达年化利率的重要性,他将没有办法要求或捍卫自己的权利。
笔者认为,借款人保持头脑清醒是必要的,但不仅借款人要避免利率陷阱,监管部门也要主动加强监管——不仅要检查线下金融机构利率信息公示环节,还要检查线下金融机构“快速年利率”的执行情况,发现“躲猫猫”要限期整改
如果某些金融机构“经过反复教育仍不改”,则应视为“欺诈”在央行标准化了“快速年化利率”之后,如果金融机构不标准化它们的操作,它们就会故意欺骗借款人。监管机构不仅应该对违规行为处以罚款,借款人还可以被骗的名义提起诉讼,让金融机构为其违规行为支付一定的代价。
(冯海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