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赔偿_都兰热水23号墓出土的古藏文胛骨释读《夏查那违约赔偿契书·董布卜辞祈文》

羊肩胛骨是藏族人非常古老的交流工具和书写材料。在吐蕃时期,用羊肩胛骨占卜吉凶的文字非常成熟。吐蕃时期敦煌出土的古代藏文《藏羊肩胛骨卜筮》和《藏羊肩胛骨卜筮》是具有吐蕃官方文献特征的系统卜筮文献在新疆的若羌和青海省的乌兰县出土了这种用古藏语书写的羊肩胛骨。其中,新疆若羌县米兰吐蕃驻军出土的古代藏族肩胛骨较为完整。上面的古代藏文内容是占卜的结果(肩胛骨现在藏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县出土的古藏人肩胛骨在瑞士藏人科学家艾米·海勒的《青海都兰吐蕃时期墓葬》一文中有提及,并附有实物图片资料。从这幅甲骨图来看,可以确定上面的古藏语是一个神秘的咒语,它的含义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与这次在都兰热水沟北岸23号墓出土的古藏文肩胛骨,虽然有烧焦占卜的痕迹,其正面的古藏文文字内容与甲骨文无关,但却是一份有价值的契约文书,可以命名为“下查那违约赔偿契约”然而,背面的古代藏语具有甲骨文的特征,只能从字面上解释。这些词深奥难懂。这就像是占卜的结果。肩胛骨中心的痕迹可能源于此。整个肩胛骨相对完整,除了腹部的几个小孔被烧穿。古代藏语写在肩胛骨的前后两侧和骨峰的两侧。从藏文书写格式来看,合同文件的开头从肩胛骨前部的顶部开始,包括骨峰的两侧,有头有尾。这是一份完整的文件。肩胛骨背上的古代藏语只有经过作者多次查阅实物分析和比较后才能识别、复制和转录。由于缺乏参考资料,很难对其进行解释。但是,从以上对文字内容的分析,可以初步断定它是一种甲骨文。因此,它被命名为“不动卜辞文琪”。是否有任何差异仍有待探索。整个肩胛骨扇的左右边缘和肩胛骨柄的两侧表面有明显的长期使用的痕迹,书写严重磨损。从骨面上的字迹来看,显然是在先前的字迹上有加墨的痕迹,这说明此甲骨文书有效期较长,已被重新书写。

违约赔偿

违约赔偿

古藏贾骨背

违约赔偿

古藏贾骨前

违约赔偿

违约赔偿

23古墓出土的古藏木简

古藏贾骨字体书写风格是楷书和草书的混合体,其字符音点和句子符号简洁的语言风格与韦雪4号、10号和1号墓以及其他墓出土的石碑和织锦上的古代藏语风格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古代藏文甲骨文献也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点:一是藏文后缀被前缀取代,二是藏文后缀“字”出现在很多地方,这在其他古代藏文资料中是非常罕见的因此,这一发现为研究西藏发展演化史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值得进一步借鉴和研究。199年敦煌出土的藏族历史文献中,编年史始于公元654年,不可避免地有许多鼠年。但是,从贾谷的书写风格、字体和构词特点分析,这篇贾古琦文与敦煌、南疆出土的简牍书写风格相同。这显然是一个官方术语,不仅完全一致,而且非常接近笔迹它与敦煌出土的藏文第1297页“玛玛奇文”完全相同,特别是对马的颜色和货币补偿单位的描述所有这些都表明,甲骨文琪应该是在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当时的文字制度和契约法相当完善。

这份甲骨文献中至少有五个人名,其中最前面出现的是“查札那”、“昂茹”、“久如(鲁)巴赞”、“Ku(屈)南森”“不动”出现在背面。这些名称的来源可以在藏文史料中找到:

1。在敦煌出土的第1288页“吐蕃大事记”中记载了“查那”这个名字。在兔年(公元691年), zanp驻扎在niangar,夏季议会在sai武术举行,zanp来到并搬到" chana ",以清理土地税和计算损失的家庭数量。冬季议会在扎马通召开,奈伊的红皮书号召士兵参加一年。虽然本文中的“哪吒”是地名或部落名,但根据吐蕃时期藏语名称的来源,许多名称都是由部落名和地名衍生而来,就像“因果报应”一样因此,贾中的“夏”或“哪吒”与大事记中的记载有关

2。“ongraj”这个名字也出现在“敦煌藏文”第1101页的“未付票据清单”中:ongduo

3。“绝儒(鲁)八赞”这个角色在贾谷里扮演主人文琪,排名第一。这个名字中的“绝如”是吐蕃王朝的一个大姓据《智人喜宴图》记载,此姓人物从松赞干布时期到赤祖地赞时期,一直担任吐蕃王朝的高级官员,特别是在赤德松赞时期,赤德祖赞时期即出自此姓,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嘎觉三贤”之一的“吉如业建赞”。接着是朗达马时期的宏伟愿景。

违约赔偿

墓址地貌

违约赔偿

4。“Ku(瞿)南森”在贾谷中扮演主持人,排名第二。“Ku”家族在吐蕃时期也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在《智者的婚宴》中,赤松德赞时期的内部形象是“库甲赞”和“库玉赞”,内部事务主任是“库达孜”,南部的子坝是“库美森”,外交部长是“库托赞”

5。贾骨背上的这个名字,显然是出自董氏家族。这个姓氏在吐蕃时期被认为是一个享有声望的贵族部落据《姆卡斯-帕维-德加夫-斯顿》记载,在赤松赞时期的内相,有一个大臣姓“东施大臣戴尔”这位大臣曾因宣扬佛教和传播佛教僧侣立法的优点而被载入史册。此外,敦煌藏文文献第T1079页载有“比丘东溪和尚”的名称这个名字出现在一名僧侣的起诉书中。这些史料表明,吐蕃时期,古藏肩胛骨中的“不动”具有崇高的地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首先确定古藏贾骨起源于吐蕃王朝,并且我们还可以确定吐蕃臣民墓主人的身份。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具体的年代,我们可以从“Ku(屈)南森”这个名称中寻找线索,这仍然是基于推理的。古藏肩胛骨中的“Ku(屈)南森”与赤松赞统治时期的“姆卡斯-帕维-德加夫-斯顿”中的“Ku·梅森”非常相似,只有一个字不同。在各种古代藏文史料中,根据不同的文本,文字名称的记载往往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因此,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很有可能古代藏族肩胛骨来自赞普赤松德赞时期。由此进一步推断,西藏国王赤松德赞(公元755-797年)共经历了四个鼠年,即公元760年、公元772年、公元784年和公元796年。虽然不为人知,但古代藏人肩胛骨中提到的鼠年一定是源自其中之一。

违约赔偿

这篇文章的作者在2003年参观了水水墓地的

遗址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