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地发起的“开放银行”运动可以说是目前最重要的银行改革之一。台湾也在加紧准备。按照FSC推动的步骤,几天前第一阶段银行商品信息的开放只能被视为军事训练的热身。随后二期开放将开始进入深水区,这将对银行的经营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般来说,开放银行会使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者有望从中获利,这是更可预测的。但是,当开放银行通过生态圈和新的商业模式来扩大市场份额时,这是否足以弥补利差减少带来的损失呢?银行应该如何面对这一挑战?
过去,在芬达的浪潮下,许多银行担心芬达会来抢馅饼。然而,多年的经验表明,银行和金融技术公司和平共处,相互合作的机会仍然很多。然而,已经拥有巨大控制权的大型科技公司,如脸书、谷歌或亚马逊,一再表示对涉足金融业务兴趣浓厚。他们会利用开放银行的增长势头成为更大的金融“哥斯拉”,成为开放银行的最大赢家吗?
根据阿特卡尼的分析,银行开业后,赢家和输家可能有四种可能的情况。这一问题不仅应引起相关运营商的重视,而且主管部门应避免让一些人在设计开放式银行系统时专门享受这一好处,尤其是那些已经有垄断倾向的人。
1,维持现状
这种情况表示银行的开业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对银行的影响很小,所以银行的业务模式或价值链没有改变。这可能是因为银行开业后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不够吸引,所以公众参与的意愿不高,但也可能是银行开业的范围太小,无法吸引相关企业投资提供更丰富的服务,这自然不能吸引消费者参与。因此,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与开放银行的制度设计密切相关。如果采用自愿或市场驱动的开放式银行,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像
2、为哥斯拉
脸谱提供资金的大科技、谷歌或亚马逊这样的主要科技公司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并且熟悉数字技术。一旦他们决定进入金融服务业,各种软件和硬件投资成本不会太大。特别是在其规模经济下,它可以提供更具破坏性的价格,并有望吸引传统银行的大量客户。这也是亚马逊涉足贷款、会计和信用卡业务,而苹果涉足支付业务的原因。脸谱网宣布其脸谱硬币和转移支付计划立即震惊了所有的圈子。因此,一旦这些大技术公司转变为开放银行中的第三方服务公司,这些消费者的银行信息将使他们更加强大。传统银行几乎无法应对这种竞争。
3。大银行是大赢家
由于银行想要拥抱开放式银行进行转型,它们需要大量的软硬件投资,以及具有新管理风格的人才,这对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尤其是银行开业后,银行的利差利润将会减少。总的来说,前端银行对这种冲击更有弹性,建立一个开放银行的新生态系统也更容易。因此,成功转型比后端银行更容易。只有足够大的银行才能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做大蛋糕,弥补因利差缩小而造成的损失,并在后期扩大与银行的差距。
4,零售革命
零售商利用开放银行创造无缝的消费环境,利用品牌忠诚度,针对特定的族群进行准确的营销,以提高盈利能力,并与银行的商品和服务紧密结合消费者可以在购买大宗商品时提供现场分期付款或贷款服务。此外,银行还在其日常业务流程中为零售商提供服务,如收款、支付和融资服务。重构交易过程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这也是一项值得银行发展的业务,在如今利差不断缩小的情况下,但大型银行在这一领域具有比较优势。
得出的结论是,虽然所有这些情况可能不会发生,但与其等待结果,还不如先分析开放银行的未来状况,为自己的公司预先计划对策,甚至尝试一些创新的方法来检验市场趋势。特别是,一些物理强化或创新措施有助于应对未来的挑战。即使这些情况不会在将来发生,运营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