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工作天生比其他工作风险更大。例如,护士比律师更容易生病。为了对美国最不健康的工作进行排名,我们使用了职业信息网的数据库,这是美国劳工部职业信息统计的数据网站。
我们使用O*NET测量方法分析了数据库中974种职业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包括六种健康风险:污染物侵害;疾病和感染;有害物质侵权;辐射损伤;烧伤、咬伤、割伤和刺伤的风险;长期久坐(研究证明长期久坐会缩短寿命)O*NET将这些因素从0分到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危害越大
医学实验室技术员排名第19位,综合得分:56.7
主要危险因素得分:
疾病和感染暴露:96
污染环境暴露:91
危害侵权:79
其他医疗岗位进入高风险职业排名名单
名放射科医生(27名,主要危险因素是辐射损伤)、
名核医学技术人员(23名,主要危险因素是辐射损伤)、
名重症护理护士(21名,主要危险因素是疾病和感染损伤)、
名急救护理人员(18名,主要危险因素是疾病和感染(
名外科医生、医疗技术人员(10名,主要危险因素是疾病和感染)
。 主要危险因素是疾病和感染)牙医(1,主要危险因素是污染物)
来源:MSN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 < br>
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穿刺或接触疑似感染者的血液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接下来,我们将具体讨论工作中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应对方法。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
1。职业暴露发生后,应尽快实施急救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应在2小时内向预防保健部门报告。如果接触源为艾滋病毒阳性或疑似患者,应在接触发生后1小时内报告。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受伤时间和地点、受伤内容、伤口深度、现场治疗措施、医疗措施、治疗记录和用药记录
3,职业暴露登记后,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科室、医院感觉科、内科或护理科)
4,临床实验室在收到相应项目的检验单后,应进行紧急检验,及时报告检验结果,注意样品和数据的保存
01职业接触乙型肝炎
1,挤压消毒
发现接触后,不要惊慌。你应该立即从伤口的近端向远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压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用0.5%碘伏消毒,然后用防水敷料包裹。如果粘膜暴露,大量生理盐水用于反复冲洗局部区域。
2,抽血检查
初步处理后,应抽血进行乙型肝炎相关检查:HBV脱氧核糖核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乙型肝炎病毒、抗乙型肝炎病毒和肝功能,并酌情在3个月和6个月内进行复查
3,特殊处理
如果已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或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暴露,则不得进行特殊处理,如抗乙型肝炎病毒滴度低(< 10IU/mi),乙型肝炎疫苗应加强一次(5微克)
众所周知,接触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乙型肝炎病毒呈阴性。尽快将200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注射到接触者的肌肉中。乙肝疫苗的接种期限为0-1至2-12个月。分别在暴露后4周、8周和12周立即检测乙型肝炎的两半。如有异常情况,请尽快向预防保健部门报告。
不清楚受照者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还是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立即抽血检测核心乙肝表面抗原和抗原乙肝表面抗原,尽快向受照者肌肉注射200 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并根据检测结果和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治疗。
02职业性接触丙型肝炎
1,接触后挤压消毒
,不要惊慌,应立即从靠近心脏末端的伤口向远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裹如果粘膜暴露,大量生理盐水用于反复冲洗局部区域。
2,血液检测和治疗
如果明确暴露源(患者)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抗丙型肝炎病毒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阳性),建议医务人员在暴露后立即进行抗丙型肝炎病毒检测,并保留抗丙型肝炎病毒背景数据;
如果医务人员此时抗丙型肝炎病毒呈阳性,应进一步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如果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呈阳性,则推荐干扰素+利巴韦林的标准抗病毒治疗。
如果医务人员此时抗丙型肝炎病毒呈阴性,暴露12周后将再次检测到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者将进一步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建议丙型肝炎病毒核酸阳性者进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暴露后24周监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阴性患者的抗丙型肝炎病毒和谷丙转氨酶,并进行随访
03梅毒职业暴露
1、挤压消毒
暴露粘膜应用水冲洗,包括结膜如果有刺伤,暴露后立即挤压伤口旁边,挤压应从近端到远端进行;然后用流动的水冲洗暴露的伤口或不完整的皮肤,然后用消毒剂(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
2,血液检测和治疗
如果接触源(患者)弹性分组环(或VDRL)为阳性,应加入TPHA进行确认。如果仍为阳性,穿针者应尽快接受青霉素药物治疗。治疗越早,梅毒感染的概率越低。建议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每周注射240万单位,每髋连续两周注射120万单位/次。红霉素可用于青霉素过敏。停药后1个月和3个月检测梅毒抗体。
如果病人的TPHA是阴性的,仍然必须定期跟踪被针刺的人。资料来源:实验室医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