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疫情实时_ 70年来 我国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病

|

原标题:疾病防治与生命保护

河南疫情实时

图片说明:图1: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卫生系统人员为群众提供血压测量服务。照片2: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举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习照片3:市民在河南省许昌市许都公园表演五禽戏。照片4: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泗阳镇小学生接种疫苗照片5: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中医医院民生街小学的学生正在学习称中草药中国形象

糖丸,保护儿童健康

本报记者邱朝义

今年1月2日,“爷爷糖丸”顾周放完成了他传奇般的一生他是我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和病毒学家,已经成功研制出第一批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他毕生致力于脊髓灰质炎的预防和治疗,最终实现了我国脊髓灰质炎的彻底根除,并长期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为公共卫生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儿童因脊髓灰质炎而致残回国后不久,面对危险,顾周放被命令开始脊髓灰质炎研究。1957年,他前往许多地方调查脊髓灰质炎患者粪便标本,后来在中国首次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免疫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一批“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是在1960年研制的,糖丸减毒活疫苗是在1962年成功研制的。从那时起,中国脊髓灰质炎的年平均发病率大幅下降,数千名儿童免于残疾。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证实,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在中国的传播已被阻断,中国已成为一个无脊髓灰质炎的国家。他把孩子的“脊髓灰质炎”疾病变成了他心中永恒的甜蜜。

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甚至消除相应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非常重视预防和保健。通过接种疫苗和实施国家免疫规划,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上个世纪中叶,中国麻疹的年发病率高达900多万。到2017年,发病率下降到不到6,000例。20世纪60年代,中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最高发病率高达304万例,到2017年病例数已降至200例以下。与此同时,在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宣布全球根除天花的十多年前,中国通过接种疫苗根除了天花。新生儿乙肝疫苗普遍接种后,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自

70年以来,中国的免疫规划扩大了疫苗的种类和接种人群。国家免疫规划扩大到14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数量扩大到15种。2004年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疫苗接种制度和疫苗接种证书制度。全国有157,100个疫苗接种单位,覆盖所有城镇和村庄。全国约有42万人接种疫苗,每年约有4亿剂国家免疫计划疫苗接种。几天前,中国儿童免疫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

一片草地,展示中国智慧

本报记者王君平

宇宙中有一颗漫游的小行星名叫“屠游友”

涂有友,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当时,中医古籍的记载触动了她的灵感,使她成功地打开了青蒿素研发的大门,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中药送给世界的礼物。在涂有友的手中,一小草改变了世界,中国的油蒿走向了世界。自

70年以来,中国高度重视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建立了独特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教师教育贯穿于整个过程,实现多层次、多学科、多元化教育的全覆盖。在三位国家医学大师的评选中,90名从事中医和民族医学的老专家荣获“国家医学大师”荣誉称号在中国,有130个中药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中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迎来了良好的机遇。党和政府把发展中医药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医药特别法》,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和《中医药白皮书》,开启了依法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新征程。中国政府和世卫组织签署了诸如《一带一路卫生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协议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575,000人,中医医疗卫生机构60,738家。全国有9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的乡镇医院、87.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9%的村卫生室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中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已有103个成员国批准使用针灸,其中29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法律法规。

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版,该修订版首次包含了源于传统中医的传统医学章节。传统医学疾病已经成为“通用语言”中医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全球健康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一场战斗,筑起一道坚强的防线

本报记者王君平和林平

2年春003年,在一场无烟的战斗中,一位科学家冲到了最前线,成为家喻户晓的抗非典英雄他是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

当时,非典的原因还不清楚。钟南山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努力公开讨论。最后,非典被证明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证实了这一结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胜了非典。非典

后,中国公共卫生系统迈出了新的一步,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疫情直报系统,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39起法定传染病病例的实时监测报告,将传染病病例的诊断和在线报告之间的平均时间缩短到4小时已经建立了一个系统,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和每年进行疫情分析和定期信息发布。中国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和管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年2月013日,87岁的上海本地人李某因发热、咳嗽等症状住进上海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病理标本中分离出H7N9病毒,专家在上海和安徽诊断出3例确诊病例。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带有基因重组的禽流感病毒新亚型。

在此次针对H7N9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中国卫生部迅速、有效、专业地做出了反应,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社会及时共享病毒株、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标志着中国疾病控制体系和应急能力的成熟。自

70年以来,中国的公共卫生防御建设越来越扎实,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较低的成本取得了较高的卫生绩效。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少的投资最大化健康效益”的中国模式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授予中国爱国卫生运动“社会卫生治理杰出模范奖”。近年来,我国传染病疫情总体稳定。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设定的结核病控制目标已经提前实现。血吸虫病疫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17年,该国首次将没有本地疟疾病例报告。中国还成功阻止了埃博拉、禽流感和其他流行病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促进健康行动的研究

我们的记者王君平·刘梦丹能预防糖尿病吗?许多年前,世界没有答案。1986年,“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率先破冰。该项研究的发起人是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的潘晓林、李光伟等人。1996年

|的研究成果和20多年的随访结果先后发表在《柳叶刀》等权威国际杂志上。这不仅是世界上第一次简单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发病率,而且在后续研究中,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的长期预防效果也是如此。“周年纪念研究”后来在美国、芬兰、印度和日本进行的类似研究中得到证实。生活干预在世界范围内对预防糖尿病是有效的,“大庆研究”是世界糖尿病研究史上的里程碑。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居民的疾病谱在不断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四种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已开始为中国居民建立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并自1980年起建立国家综合疾病监测系统自2005年以来,中央政府支持各地区实施重大慢性病防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癌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案筛查了370万高危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和干预方案筛查了1121万人,检测了219万高危人群,干预了243万人。探索防控管理模式,形成适宜的技术。覆盖城乡慢性病的防控网络正在构建之中。到2018年,中国已建成365个慢性病综合防控国家示范区,全国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2610个县区。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健康行动组织实施与评估计划》。国家一级成立健康中国行动促进委员会,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重点关注当前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和重点疾病,突出健康促进和动员宣传,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制定“路线图”。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