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SARS)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也称为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2002年,非典突如其来,开始于广东省的一些地区,然后迅速蔓延,席卷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非典极具传染性。在疾病原因不明的时期,感染病人的死亡率很高。与此同时,相当多的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感染了非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疫情,2002年底至2003年8月,非典蔓延至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共感染8,422人,死亡916人,平均死亡率为10.8%。中国大陆共发生5,327例病例和349例死亡。中国香港,1755例,300人死亡;中国台湾665例,180人死亡2004年,经过全国各地的共同努力和顽强抵抗,这一致命的流行病终于平息了。
1、非典袭击,不怕打
非典疫情早在2002年11月16日就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爆发了。然而,第一例报告病例是2002年12月15日在广东省河源市发现的。一个月后,患者康复出院,随后被确认为中国首例非典病例
| 2003年5月,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为严重。2003年夏季,非典患者人数日益减少,疫情得到完全控制。到2003年7月5日,台湾是最后一个宣布解除非典警报的国家,世界上第一次非典疫情已经结束2003年11月,广州再次发生零星病例,2004年3月,北京再次发现疑似非典病例,但没有一例再次成为流行病。2年春节2002年,广州市医疗单位接到治疗非典型肺炎的紧急通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和医疗小组抢救突发疾病。医院党委书记杨展的父母已经80多岁了,他从安徽来到广州庆祝春节。她不能整天陪着他们,日夜呆在病房里。放射科主任刘金鑫的父亲病危,已经戴上呼吸机。当得知疫情后,刘金鑫放下电话,一言不发地向父亲告别。他甚至没有把旅行包放回家,而是冲到病房。当时,预防非典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与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支气管镜检查与病人完全“零距离接触”。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陈金凤的主治医生对患者进行了10多次检查,最终自己染上了疾病。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第一病房每天危重病人最多19人,11台呼吸机相互连接。为了确保病人得到治疗,许多医务人员日夜留在病房,连续10天没有回家。事实上,痛苦和疲劳对医务人员来说是常见的,但非典时期最大的威胁是非典是传染性的。每个入院的病人对每个医务人员来说都是生死考验。然而,尽管他们人身安全,面对疫情,没有人退缩。过度的压力、过度的工作和密切的接触导致许多医务人员被感染。幸运的是,在这场战争中,大量的医务人员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并向人民提供了令人满意的答案。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在最困难的时候和最危险的地方,医院的共产党员随处可见。他们给自己带来危险,给别人留下安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的情感。在这个无烟的战场上,他们为广大医务人员树立了榜样:面对死亡,不能退缩。在这场非典战争中,举国上下表现出的凝聚力也是共同度过这场危机的关键力量。各级单位都落实了从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应对计划、严格消毒到药物预防和物理隔离的具体措施。从学校到工厂,从城市到村庄,从公共场所到每个家庭,每个角落都得到照顾。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非典,最终通过了大多数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考验。
2、促进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完善
非典危机也暴露了我国应对公共卫生应急中的薄弱环节和诸多问题,但同时也解决了一系列多年来严重阻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非典危机后,全国都认识到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国防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等也是如此。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从而加快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卫生体系的建设进程。
3,了解你的敌人和你自己,为未来做准备当致命的流行病最终平息时,对这种未知病毒的追踪研究将立即开始。最初在2003年,外国科学家发现非典冠状病毒是非典的病原体。同年,一个研究小组在广东省野生动物交易市场从灵猫中分离出非典病毒。因此,非典-CoV菌株在早期被认为来自野生动物灵猫。经过13年的病毒追踪,研究人员终于找到了非典病毒的来源然而,研究人员也警告说,将来可能仍会有新的类似非典的病毒除了提高警惕,我们还应该减少对野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攻击,停止野生动物的市场交易,以有效防止新的传染性病毒的传播。
4。以史为鉴,强大的中共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非典。经过对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和总结,2003年成为中国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第一年”。自2003年以来,中国逐步建立了以“一案三制”为代表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
现在,自非典以来已经过去了近17年,中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各级应急体系。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例》也在不断完善,一系列其他法律法规也相继颁布。政府投入100多亿元解决各级疾病控制中心硬件设施问题,建立了全国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系统,形成了一套严格的信息报告体系,包括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至地区应急预案体系。
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08年汶川地震医疗救援,到2013年对H7N9禽流感疫情的有序应对,再到2014年对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外援行动,中国不断崛起的卫生应急体系经受住了这些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并将危机转化为机遇。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对H7N9禽流感疫情的反应评估为“全球模式”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还发现了非典病毒的源头,知道如何进行全面、多渠道、持续的疾病防控。
非典后期,中国在参与全球公共事务治理方面变得更加积极和自信。另一方面,非典也促进了公共卫生问题的全球治理。此外,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趋势也扩展到其他公共领域。中国在遏制全球变暖、预防艾滋病、打击恐怖主义和预防金融危机等领域采取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治理机制和方法,通过国际合作平台提高了治理效率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