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的完善_ 续航不愁、安全性高,政府力推的氢能源汽车要“起飞”?

氢动力汽车的巡航里程通常在600公里到800公里之间,加氢类似于加油,只需3分钟就能开始“充满血液”

辆氢动力汽车的“起飞”时间已经到来。

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求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草案中明确指出,未来研发布局将由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远程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主导。氢能汽车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主要代表,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

征求意见稿中提到,重点将放在提高氢燃料储存和运输的经济性,促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现有场地和设施的使用,提供油、气、氢和电的综合供应服务,并在条件允许的地区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示范运行。在

政策的驱动下,氢动力汽车在安全性和里程方面明显优于纯电动汽车,这次可以从“备用轮胎”换成氢动力汽车?

我国政府的完善

从航天器中使用的技术发展到汽车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成功地将燃料电池应用于阿波罗航天器,成为第一个实现氢能技术应用的国家,但由于成本问题,氢能技术没有继续发展。直到2014年,日本在燃料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并且缺乏石油和煤炭资源,许多国家才再次关注氢能。在

行业,通用汽车从1966年开始开发氢燃料电池,本田从1992年开始,丰田紧随其后开发氢动力汽车。2014年,本田推出了氢能测试车,在极度寒冷的加拿大北部、北海道北部和高温非洲进行了耐寒、耐高温和耐碰撞试验。2016年,丰田推出了第一代氢动力汽车“MIRAI”,这让业界看到了氢动力汽车成功的可能性。众所周知,锂电池供电的纯电动汽车在续航里程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今年上半年电动汽车频繁自燃,电动汽车销量大幅下降。然而,氢动力汽车在安全性、环保性和巡航里程方面比传统燃料汽车和电动汽车具有明显优势。

以巡航里程为例。目前,虽然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巡航里程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总的来说,大多数电动汽车的实际巡航里程在400公里至600公里之间。尽管这足以满足日常使用,但用户仍然存在电力焦虑。同时,充电过程并不完全方便,可能需要排队或等待30分钟至1小时才能继续上路。然而,氢动力汽车通常行驶600公里到800公里。加氢类似于加油,只需3分钟就能开始“充满血液”

安全等级,与锂电池的“易燃、易爆”风险相比,氢气爆炸需要极高的浓度,所以它在爆炸前就已经开始燃烧,而且很难爆炸。

环保水平,氢能汽车使用的氢燃料电池在进行容量转换时只产生水和热,所以汽车排放的不是尾气而是清洁水,真正实现了零排放因此,氢动力汽车已经成为日本推动的产业之一。在

我国政府的完善

政策的支持下,快速增长的氢动力汽车

|日本经济、贸易和工业部于1992-014年发布了《氢能和燃料电池路线图》,在研发、示范和汽车补贴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MIRAI”模型为例。这辆车价值约46万元,而日本政府补贴16万元。近年来,随着氢动力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日本政府于今年4月发布了第五个能源基本计划(Fifth Energy Basic Plan),宣布氢动力汽车的数量到2025年将达到20万辆,到2030年将达到80万辆。

欧盟在2016年跟进并发布了可再生能源指令,其重点是支持氢气生产、运输和能源储存。美国宣布“国家替代燃料和充电网络”计划,宣布全国35个州在55个加氢站基础上形成氢能网络

去年,中国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和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燃料电池乘用车按承载电池额定功率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6000元/千瓦,上限为20万元/辆

目前,国内也涌现出几家专门生产制造氢能汽车的企业,如格罗夫、宏达、爱知、中泰、SAIC等。嘉兴德州电力有限公司和福建雪人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制造氢燃料电池电力系统和核心部件等。

此外,广西神龙汽车还获得了燃料电池商用车和公交车的生产资质。广汽还宣布,将在今年年底前推出丰田最先进的氢动力汽车进行示范运营,并将与丰田在氢能方面充分合作。也许这是广汽在氢动力汽车上布局的前身。

我国政府的完善

加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前发布的《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对氢能的重视和支持,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投身于氢能产业然而,从氢能汽车生产制造和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资源角度来看,要将备用轮胎变为常规轮胎,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氢能汽车正在等待“特斯拉”。

提到了氢能汽车在安全、环保和巡航里程方面的优势。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氢能汽车的发展在制氢技术、成本、储氢、运输和加氢站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这也是氢能汽车远远达不到电动汽车的根本原因。

从制氢的角度来看,上游制氢有几种方法:工业尾气、电解水、化学原料、石化资源和新的制氢方法其中,工业副产品制氢包括焦炉煤气、液氨和氯碱的工业制氢。化学燃料制氢主要指煤气化或天然气。这种方法成本低,但碳排放仍然是一个问题。化学原料制氢通常是通过甲醇裂解和乙烷裂解。最常见的方法是电解水制氢,但成本相对较高,不能大规模应用。然而,这种方法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然后产生氢气。这种方法有很大的降低成本的空间。

去氢能汽车厂。据悉,丰田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氢气。其位于日本横滨湾的制氢和供应网络利用风能转换电能,然后通过电解水形成氢气储存。此外,丰田还在探索将牛粪等生物肥料转化为清洁能源用于制氢。它已经在加利福尼亚建造了第一个兆瓦级的氢生产站,使用这种方法。据媒体报道,制氢站上线后,每天可生产1.2吨重氢燃料和2.35兆瓦电力。

国产爱知电池公开了采用甲醇制氢技术,以甲醇产生的富氢重整气体作为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该燃料电池系统由甲醇重整系统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组成。甲醇被转化为氢气,然后进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发电。

我国政府的完善

,然而,无论是从可再生能源还是从甲醇生产氢气,能量转换效率仍然需要不断提高此外,即使以低成本生产氢气,如何储存和运输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氢气易燃,密度低,相对分子小,使得氢气体积很大,运输不方便,运输体积小,存在一定风险。目前有三种储氢方法,气态、液态和固态。液态氢储存效率最高,但成本也极高。它经常在航空寒冷的日子里使用。高压气态氢储存常用于汽车,但气态运输环节成本低、效率高。

据报道,由于监管要求,目前我国无法实现70MPa的高压输送和储存,氢气输送效率不高,这也是阻碍氢气输送的主要原因。此外,

类似于纯电动汽车行业。制氢企业和氢能汽车工厂是不够的。如果加氢站的基础设施跟不上,即使氢能汽车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也很难真正上路。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仅建设了49个加氢站,其中2个已经拆除,实际投入运行的只有41个。

名业内人士反映,建设一个独立加氢站的成本很高,投资至少1000万元人民币,消费者使用频率很低。幸运的是,自今年年初以来,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要求对新建加氢站实行补贴政策。以武汉市为例,对新建日加氢能力不足500公斤的固定加氢站给予一次性补贴100万元。日加氢能力在500公斤以上的新建固定加氢站一次性补贴300万元。新建日加氢能力在200公斤(含)以上的撬装加氢站,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50万元。

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最近的征求意见稿中强调支持氢气的制备和运输以及加氢站的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可见,未来国内加氢站的制氢、储存、运输和建设将进一步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氢能汽车工业要想在各个方面赶上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更重要的是,如果整个行业要真正得到推广和商业化,成功的案例至关重要。今天,电动汽车行业已经在等待自己的“特斯拉”,氢能汽车行业只能有自己的“特斯拉”高速发展。

更高质量的内容,请继续关注镁客户网络~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