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历史代表_ 隋唐历史 / 隋文帝杨坚做了这么多了不得的大事!

文化历史代表

你没听错,中国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帝王是隋文帝杨坚,这是西方史学家封的。

其中,在 被公认为最权威的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的榜单里,只有两位中国皇帝入围,秦始皇和杨坚,而且,杨坚排名在秦始皇之前!

恐怕很多人对这个排名不服,认为老外不懂中国。确实,在我们的教育中,最伟大最开明的皇帝应该是唐太宗李世民,或者是秦始皇、汉武帝,甚至是宋太祖赵匡胤。怎么也轮不到杨坚啊!且不说他的皇位是抢外孙的,就凭有隋炀帝杨广这样一个荒唐儿子,也轮不上“伟大”二字啊!

看起来这的确是硬伤,不过,这不能怪杨坚,而杨广也不是史书写的那样不堪。要知道,隋朝的历史是唐人写的,泼点脏水是难免的。

先说开拓, 中国历史上真正从乱世统一华夏的皇帝,只有秦始皇、杨坚二人。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是借了老祖宗的光,是顺势而为,而杨坚却真是靠自己。

而且,除了“统一华夏”这一功绩外, 两人还是中国历史上对国家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最大的皇帝,且隋文帝要比秦始皇的改革意义更大。

秦始皇撤封建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钱币和度量衡等,都是影响至今的大事件。

杨坚呢,先说最重要的。秦、隋都完成了统一大业,但真正实现多民族统一的是隋文帝。可以说, 华夏文明和汉族能够存活下来,多民族能够和平共处,功劳都在于杨坚。秦始皇时代,还是汉人时代,是单一的民族。但杨坚生存的时代,却是汉人濒临灭亡的时代,正是他于危难之际拯救了汉人,拯救了华夏文化,而且开创地施行了多民族和平共处政策,有效保证了中国自此统一才是大势,分裂就是逆流。

再来粗略看看他还开创了哪些影响后世的制度或举措:

1)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开创中国社会三权分立体制。该制度直至清末才亡。

文化历史代表

2)简化地方行政机构,将州郡县三级政区简化为州县两级。这不但大大节省了国家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而且提高了行政效率。诚如学者钱穆所言:开皇之治的成功,简化地方行政机构是一个基本因素,使朝廷开支减省三分之二,地方官府开支减省四分之三,为隋国库的丰积打下良好基础。

3)开创科举制度,不但为之后朝代继承,而且还影响了西方国家政府文员的聘选制度。

4)废除酷刑,修订《开皇律》,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尤其是死刑复奏制度,“天下死罪,诸州不得便决,皆令大理复治”,且需“三奏而决”,具有划时代意义。

5)实行均田制度,于当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国家赋税;于后世,成为王安石、张居正、雍正等诸多改革者实现的目标。

6)设置义仓,以备饥荒时赈济灾民。史载,隋朝屯粮都够唐朝用五六十年的。这一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成为历朝历代稳定社会的重要制度之一。

7)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直接造成人口快速增长,国力迅速增强。隋文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去世时已达890万户,不下5000万人,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

8)开凿广通渠,拉开修建大运河的序幕,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大文明逐渐融为一体。

类似开创性的制度和举措还有很多。可以说,杨坚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几个既会打江山又会治江山的皇帝之一。由于他把基础打得非常牢靠,直接带来之后唐朝的辉煌。

我们再来看下《剑桥中国隋唐史》的评价: 隋朝消灭了其前人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影子。

论人品,杨坚也不输于任何一个帝王:且不说一生只娶一个老婆,仅他执政24年,每餐都只一个荤菜,一辈子只一处行宫,就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做到。

当然,话又说回来,无论能力,还是年龄,杨坚得皇位的机会本来微乎其微,但是,历史却“不小心”选择了他:

说文的,杨坚文化水平不高,只上了一年学,《隋书》都说他“素无学术”、“不悦诗书”。

论武的,杨坚也不咋的,虽也曾几次独立带兵打仗,但基本都是打酱油,没什么值得炫耀的战绩。

至于人格魅力,杨坚更是严重缺乏,为人严肃刻板,从不开玩笑,既不风趣,也不风流,更不风骚。

还有,人品也不能说好,因为皇位都是从外孙手上夺来的。清代著名学者赵翼就曾很不以为然地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安坐而登帝位。

总之,杨坚看起来既没有高尚的道德,也没有出众的才华,更没有迷人的魅力,典型的德才兼不备、文武全不精、品貌都不行。

但历史却让时间证明,杨坚实际并不差。

按孟子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杨坚是遭受了这样地磨砺的。

在人生的前32年,杨坚一直是夹着尾巴做人的;32岁后,有幸成为皇亲国戚,依旧夹着尾巴做人,因为作为皇帝的亲家太厉害了。

但是,历史就是这么吊诡,比杨坚还小两岁的皇帝居然壮年驾崩了。继位的皇帝,也就是杨坚的女婿,不但是个草包,还荒淫无道,也早早身亡。瞬间,杨坚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外戚兼辅政大臣。

就像当年的王莽一样,在夹着尾巴做人大半辈子后,一朝得势的杨坚顺势成为皇帝,而且一下子成为中国最牛掰的皇帝:结束近三百年的大分裂,完成统一华夏的伟业,实现复兴中华的梦想,把历经劫难的中华民族带入了繁荣富强的隋唐盛世!

文化历史代表

我们就从那乱世说起。

杨坚生活在南北朝,那是一个汉人备受欺凌、政权动辄更替的乱世,但杨坚的生活却显得平淡寡味,没有啥大故事可讲。

杨坚的父亲叫杨忠,是当时北魏政权的一位武将,隶属于武川老乡、鲜卑人独孤信。

当时,华夏大地,北方的主要政权是北魏,南方就是梁朝了,大家最熟悉的或许是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他异常地信奉佛教,曾多次在位出家,每次都害大臣花重金把他赎回来,继续做皇帝。

那时,北魏相对混乱,南梁相对强大,如果这梁武帝不是有动不动就出家的爱好,说不定能统一华夏的。但没有如果。最终,这梁武帝因错用东魏降将侯景,导致内乱,最终饿死。

之后,南梁大将陈霸先在干掉侯景后,篡位建立陈朝,史称南陈,中国历史上唯一朝代名与皇帝之姓重合者。

文化历史代表

再说这北魏,由于内部势力错综复杂,于534年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东魏由权臣高欢把持,不久篡位建立北齐。

西魏则由权臣宇文泰把持。宇文泰虽权倾朝野,倒没篡位。

这是一位比较厉害的主,打破北朝一直以来只重用鲜卑人的老规矩,创建府兵制,顶端是八柱国: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八柱国中,宇文泰统管全局;作为皇室代表的元欣是个花瓶。其余的六柱国每人督帅两位大将军:元赞、元育、元廊、宇文导、侯莫陈顺、达奚武、李远、豆卢宁、宇文贵、贺兰祥、杨忠、王雄。

就这样, 一个接连建立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被史学家称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军政力量横空出世。

作为十二大将军中的一位,杨忠也由此成为了这一集团的重要成员。

为了强化鲜卑的正统性,宇文泰对部分汉族出身的高级将领赐予鲜卑姓,杨忠被赐姓普六茹。

所以,当杨坚于公元541年农历6月13日的晚上在同州一座名叫般若寺的寺庙内降生后, 名字并不叫杨坚,而是叫普六茹·那罗延。那罗延就是金刚不坏的意思,翻译成汉语就是“坚”了。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还是用其汉名杨坚。

因为杨忠是中年得子,那时普遍信佛,又多战乱,所以杨坚生下后就寄养在寺院,由一位叫做智仙的尼姑抚养。

转眼13年就过去了,杨忠已凭战功封爵随国公。随后,他把杨坚从寺庙接走 ,送进太学读书。这应该只是镀镀金,因为只读了一年,杨坚就“毕业”入仕,成为京城长安最高行政长官京兆尹的助理。

一年时间,杨坚没学到什么,却结识了不少“官二代”同学,后来很多都成为他执政的重要班底。

子凭父贵,从此,杨坚走上仕途的快车道,两年内就升迁为骠骑将军。

文化历史代表

同时,爱情也大丰收:杨忠的老上级独孤信看中杨坚,将14岁的小女儿独孤伽罗嫁于他。要知道,独孤信的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三女儿嫁给了柱国李虎之子李昞。这种联姻,对杨坚来说,是多么大的荣耀,会给他带来多大的机会啊。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杨坚最踌躇满志的时候,政治大气候变了!

公元556年10月,一代枭雄宇文泰突发疾病去世,年49岁。随后,宇文泰41岁的侄子宇文护成为监国。但宇文护没啥大的政绩,降不住几位柱国,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借着宇文泰的余威,逼西魏恭帝拓跋廓将帝位禅让给宇文泰15岁的嫡子宇文觉,建立周朝,史称北周。

江山都是他家的了,宇文护自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凌驾于各柱国之上了。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服。此时,李虎已死,李弼重病,于谨和宇文护结成同盟,侯莫陈崇骑墙,剩下表示不服的赵贵和独孤信便成为宇文护的眼中钉,先后被逼死。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宇文觉不甘心做傀儡,欲干掉宇文护,结果被宇文护干掉了。随后,宇文护立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为皇帝。而这宇文毓也不甘于当傀儡,结果被宇文护毒死。

文化历史代表

看着权倾天下的岳父和不甘做傀儡的连襟皇帝,转眼间被干掉,年轻的杨坚第一次感受到了政治的残酷。

不过,由于杨忠父子是汉人,且地位不够高,对宇文护没啥威胁,所以暂时没事。但并不代表宇文护不打压他们。

独孤信死后,杨忠就断定宇文护太过跋扈,难得长久,要求儿子只埋头做事,不要管其他闲事,更不要去巴结宇文护。

惨痛的教训,使杨坚深刻地意识到:在政治的舞台上,低调才是硬道理,开始了漫长的缩头乌龟生活。不过,家庭还是温馨的,妻子独孤伽罗既有鲜卑女子的英气妩媚、大胆率真,又有汉家女儿的优雅聪慧、柔情体贴,成为杨坚事业失意时的最大慰藉。

不久,他们的长女杨丽华也出生了,这又带给杨坚初为人父的喜悦。

当然,这个时候, 保持低调的不只有杨坚,还有新一任皇帝宇文邕。

不知道这宇文护是怎么想的,在搞死两任皇帝后,自己仍不当皇帝,而是又立了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为皇帝,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北周武帝。

宇文护开始对宇文邕也不放心,紧紧抓住大权,大有随时处死新皇帝的劲头。

宇文邕是能干大事的人,而能干大事的人也能装孙子,就像当年汉宣帝对待霍光一样,甘愿做儿皇帝。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这宇文邕还 一副只贪恋风月不问政治的样子,宇文护哪还有疑虑?

宇文护没有疑虑的时候,宇文邕的机会就来了。

公元572年3月的一天,宇文邕趁宇文护进宫谒见的时候,做好了埋伏,用宫中的香炉、烛台活生生将他砸死!

自从560年登基,已经整整12年过去了,业已30岁的宇文邕终于等来大权在握的日子,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了。

文化历史代表

业已32岁的杨坚也笑了。因为他知道,宇文邕被压制这么多年,没有自己的班底,而杨坚一直与宇文护保持着距离,宇文邕一定会启用他。

超过杨坚预期的是,宇文邕不仅开始重用他,还将杨坚12岁的女儿杨丽华选为太子妃,嫁给了14岁的宇文赟。

杨坚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大红人,但依旧紧紧夹着尾巴做人。

权力是个好东西,也是双刃剑。看着杨坚日益走红,有人就眼红了,就要进谗言了,包括宇文邕的亲弟弟齐王宇文宪,甚至说杨坚有“帝王之相”,劝宇文邕早点干掉杨坚。

宇文邕对此嗤之以鼻,说杨坚最多也就是个大将。

是的,杨坚不但是汉人,而且还要比他大两岁呢,这外戚起不了什么风浪。倒是亲弟弟宇文宪,对宇文邕的威胁更大。而宇文邕之所以要重用杨坚等人,也许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牵制你宇文宪的。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得到重用,那就是战功卓著的名将、蜀国公尉迟迥——宇文泰的亲外甥,也是现任皇帝宇文邕的表兄。他也应该是用来制衡宇文宪的,最后,成了制衡杨坚的王牌。但可惜,败了。

总之,这宇文邕是个不屑于宫斗的雄主,他的目标是一统天下。按《周书·武帝纪》的说法,宇文邕自信心满满,要“平突厥,定江南,一二年间,必使天下一统”。

这个目标似乎也很快就要实现。

577年,宇文邕亲率大军,平定北齐。

578年,又是亲率大军,讨伐突厥。

然而,天妒英才,还没开打,宇文邕就突然身患重病,并很快去世了,年仅36岁。

有的时候真是这样:人生的成就,靠拼命,也要靠长命。

文化历史代表

接下来挂掉的是杨坚的最大威胁者,一直劝宇文邕干掉杨坚的齐王宇文宪。他是被新上任的皇帝宇文贇干掉的,年仅35岁。

这宇文贇倒不是想替老丈人杨坚出气,而是着实害怕这位叔叔夺了自己的天下。很快,另外几位叔叔也被新皇帝解除兵权,分封到各地去安度晚年了。

从长远看,宇文赟自剪羽翼,杨坚是最大受益者。但现在还不行,因为上面的“王爷”没了,杨坚就冒头了。

宇文贇对亲叔叔不客气,对老丈人也不手软,不止一次大骂皇后杨丽华,扬言一定要干了你全家,几次都是杨坚的夫人独孤伽罗火速入宫,向女婿下跪求饶才得罢休。

史载,一次,宇文贇都在宫中埋伏好了刀斧手,让杨坚进宫,只要稍不顺眼,立马咔嚓!这杨坚已经当了几十年的缩头乌龟,岂能看不出这皇帝女婿的心思?所以异常规矩,让宇文贇觉得没啥威胁,才没动手。

如果有能力的话,杀权臣也就罢了,毕竟是个威胁嘛!但这宇文贇却又没啥能力。

翻阅南北朝史书可以发现,还是有不少有能力的统治者的,但他们的后代却都异常糟糕,所以老子好不容易创造的好局面,很快就给不肖子孙祸害了。这也应是南北朝朝代更替不断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这宇文贇更是不一般地荒唐,“创造性”地搞出五大皇后在位的奇葩制度:除了原先的天元皇后杨丽华外,又立了四个皇后,朱氏称天大皇后,陈氏称天中皇后,元氏称天右皇后,尉迟氏称天左皇后——而这尉迟皇后还是表舅尉迟迥的孙女,当时15岁,已经嫁给宇文温为妻,因长得国色天香,被宇文赟看见,惊为天人,当场就强奸了她,然后杀掉宇文温,将之立为天左皇后。

文化历史代表

这还不算,他认为皇帝是天子,地位太低,于是将帝位传给7岁的儿子,自称天元皇帝,终日住在“天台”淫乐。大臣们要想见他,必须先吃斋三天,净身一天才行。

这种皇帝注定难以长久,但杨坚受不了啊,不知道这家伙啥时候挂,所以想到外面避避风头。这“天元皇帝”也答应了。

公元580年5月5日,杨坚被正式任命为扬州总管。然而, 机会却不期而至,就在他要去上任的前夜,传来消息:“天元皇帝”暴病身亡啦!

杨坚的机会居然这样就来了:女儿是正牌皇太后,皇帝幼小,杨坚顺理成章地成为监国。

但对这个突然而至的高位,杨坚毫无准备,很是害怕,起初不肯接受。毕竟,当乌龟这么多年,看到了太多权臣于一夜间覆灭。

这时,独孤伽罗给杨坚吃下了“篡权”的定心丸:机会既然来了,就不要错过!还有,与其做权臣迟早摔下深渊,粉身碎骨,不若再往前一步,名垂千古! “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妻子一句话使杨坚下定决心:嗯,就做真正的老大!

经过宇文贇这么多年的折腾,朝内倒没有啥对手了,但朝外还是有不少对手的,一是在外的亲王,二是拥兵的大将,尤其是时任相州总管的蜀国公尉迟迥。

对于几位亲王,也都是没头脑,更没实力的,召回来或软禁或杀掉都不难,对于拥兵的大将,只有赌一把了!

他首先将在外的诸王召回朝廷。果然,有王爷对杨坚监国提出抗议。杨坚一不做二不休,该软禁的软禁,能找借口杀的就杀掉。

接着,他给自己了一个身份:丞相!

这就很明显了,因为自曹操后,这个职位就代表着篡位,已经绝迹几百年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杨坚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要看看谁会支持他,谁会反对他,而谁又做骑墙派,他好对症下药,各个击破。

首先要挑战的就是最硬的骨头尉迟迥。

杨坚找了一个很正当的理由调离尉迟迥——回京参加周宣帝的葬礼,而且派去传诏的是尉迟迥之子尉迟惇——杨坚这是在向尉迟迥说,你看看,如果想办你,我还不把你儿子扣为人质?

已经65岁的尉迟迥可不是傻瓜。回朝,不是向杨坚低头,就是死,怎么办?起兵反了!

不过,杨坚毕竟还没篡位,所以尉迟迥的造反多少有点站不住脚,再加上杨坚的纵横捭阖,封官许愿,多数在外的大将保持了骑墙观望,少数还明确支持杨坚。

政治上,杨坚胜。

接下来是调兵遣将。尉迟迥造反后,杨坚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任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郕国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陇西公李询七人为行军总管,出兵讨伐尉迟迥。

这是杨坚所能动用的最强阵容,几位将军,或是他在太学里结识的同学,或是私交较好的亲朋故友。

他赢了!而且只用了短短的68天!毕竟,和领袖范的杨坚比,猛将尉迟迥还差的太多。

这是通往帝位的最重要一仗。

这一仗后,再没谁阻拦杨坚称帝了。

也可以说,正是尉迟迥的悍然造反,使得本来扑朔迷离的局势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杨坚成为绝对的老大。

接下来就是篡位了。

580年9月,杨坚以周静帝的名义任命长子杨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统领原北齐故地。

12月, 以周静帝的名义晋封自己为随王。同时下诏,所有改为鲜卑姓的汉人,全部恢复汉姓——当然也包括他自己在内,由普六茹·那罗延改为杨坚。

581年2月4日,加九锡,建天子旌旗。

到了这一步,就是傻子,也知道后面要干啥了。

是的,就是三让而受天命:众臣僚劝进,杨坚推辞,然后臣僚再劝进,杨坚再推辞,臣僚再劝进,杨坚“勉为其难”接受劝进。

就这样,2月13日,40岁的杨坚正式接受小皇帝的禅让,改国号隋,改元开皇,登基称帝。

为何定国号为隋,而不是随国公、随王之随,历史上没有确切的说法。但多数认为,杨坚因随字有走字旁,不太吉利,故改为隋。

这里要说一下杨坚长女、周宣帝皇后杨丽华。杨坚能登上大位,她功不可没。后来杨坚追忆这段往事时说:公主有大功于我!

但是,对于父亲的篡位,她是异常气愤的,拒绝再嫁,至死都以“周皇太后”身份自居。

不过,天下已姓杨。

文化历史代表

无论为将为相,杨坚都不是出类拔萃的人选,因为他是天生的帝王之才!做缩头乌龟的前半辈子,也是他潜心思索乱世根源的几十年,所以一朝君临天下,他早已设想过的改革方案便源源不断地流出,进而把他推向中国最伟大帝王的宝座。

首先是快速统一,吞西梁、平南陈、抚岭南、定突厥,一气呵成,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割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的再一次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复姓,代表汉文化重归主流。但鲜卑化的这经历也使杨坚深刻意识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都不愿强制为他人改变。所以,在民族政策方面,杨坚鲜有地实行了“中华一统,民族共荣,各保特色,和睦发展”的政策,对中国多民族的形成,以及终极统一作出了制度性的保障。

至于杨坚其他开创性的制度及举措,本文开头已经做了大概的罗列,便不再重复赘述。

最后,说说杨坚和妻子独孤伽罗。

历史上,杨坚应该算是最迁就老婆的皇帝了,且不说登基之前没有纳妾,就是登基之后,独孤伽罗让他发誓不能因为当皇帝了就去亲近其他的女人。笔者以小人之心猜测,或许是刚当上皇帝,脑子还在发热,杨坚居然满口答应: “一生只睡你一人!”

君无戏言,当了皇帝的杨坚和当了皇后的独孤伽罗依旧同居共寝、并辇上朝、朝夕相伴,几与往常一样。

当然,独孤伽罗不但英气妩媚,柔情体贴,而且有着不凡的政治头脑,终身对杨坚保持了强烈影响力。套用一句歌词,“开皇之治功劳薄里,有杨坚的一半,也有独孤伽罗的一半”,所以, 史书以“二圣”并称之。

当然,在分寸之间,独孤伽罗掌控的很好,只是“献言”,决定权全在杨坚那里。说白了就是知道给杨坚面子。

一句话,开皇年间的政治决策,很难分得清哪些是杨坚的主意,哪些是独孤伽罗的主意。

不过, 最伟大的皇帝和最伟大的皇后,在暮年或许做错了一件事,那就是废立太子。

只能感叹,隋文帝杨坚如此伟大,依旧没能有个好儿子——5个儿子都生于富贵,几乎没吃过啥苦头,没当过缩头乌龟。

所以,杨坚夫妇的“勤俭治国”,对向来行事率性、不拘小节的太子杨勇来说,非常地不屑一顾,因此常常受到父母的批评。但杨勇犹不知改。

最后,终于有一件事惹恼了杨坚夫妇,尤其是独孤伽罗。这杨勇烂奢好色也就罢了,却还极端不善待太子妃,导致其暴死。这下子可就严重违背了独孤伽罗重视嫡长、重视世家门阀联姻、保证宗法权力稳定过渡的政治理念。

于是,独孤伽罗向杨坚提出了人生的最后一大建议:废掉杨勇,立二皇子杨广为储君。

杨坚答应了。这是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杨坚60岁。

讲实话,说是伪装地好也罢,那个时候的杨广确实既有能力,又生活简朴,不好声色,待人也极为和善,礼贤下士,谦恭谨慎。总之,是比较符合杨坚夫妇口味的。至于登基后性格大变,并且失国,笔者认为不在于其昏庸,而在于其“急政”,是杨广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好大喜功的结果。但他的这种性格,在当皇帝之前并未显现。

文化历史代表

虽然换了杨广为太子,但独孤伽罗还是很受伤,因为杨勇也是亲骨肉。

接下来的一件事,则很大程度导致了独孤伽罗的去世。

话说已经当了20年的皇帝了,杨坚犹一直坚持着“一生只睡你一人”的誓言,但这天不知道怎么了,在仁寿宫遇到了尉迟迥的孙女,竟兽性大发,临幸了她。我们前面已说,这尉迟迥是杨坚篡位路上最后的绊脚石。尉迟迥兵败后,孙女就沦为了宫女。

从这一段公案来推测,杨坚临幸尉迟氏,除了男性荷尔蒙作祟外,还应该有征服者的心理因素。

但这事却让一生骄傲的独孤伽罗大受打击,于盛怒下杀死了尉迟氏。

这杨坚也是大怒,“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思前想后半天,长叹: “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终不想负了老妻,调转马头,回到宫中向独孤伽罗认了错。

独孤伽罗原谅了杨坚。表面上,老夫老妻重归于好。然而,这一事件对独孤伽罗的打击应该还是很大的,再加上之前的换太子事件,“意颇衰折”,终于病倒了,并很快去世。年58岁。

要知道她从14岁嫁给杨坚后,两人几乎就没有分开过,因此,她的突然离世,对垂暮的杨坚的打击是异常大的。自此,一生节俭的杨坚突然变得奢华起来,不但厚葬爱妻,而且开始广修宫殿和庙宇,并且似乎还爱上了女色: 史书浓墨重彩渲染了他和两位南国佳丽之间的香艳放纵,“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俱有宠”。

不过,后世史学家认为,杨坚厚葬爱妻,广修宫殿和庙宇是确实有的,目的是为了纪念亡妻。但说他“纵欲”,应该是唐朝史官的污蔑。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就说:“性本严正,非溺情嬖妾者流。”而资深隋唐史专家韩升则认为杨坚宠幸后宫只是在寻找亡妻的影子:“其实,文帝在百花丛中寻寻觅觅的是独孤皇后的影子。可是,没有一个女人能够填补独孤皇后逝世留下的巨大空白。因此,也就没有一位女人能够满足文帝的需求。”

总之,独孤伽罗去世才一年,杨坚就一病不起了。最终,在他人生的弥留之际,发生了一桩至今成谜的案件。

文化历史代表

公元604年,杨坚重病弥留,太子杨广考虑需要先做好防备措施,就写了一封信请教在宫中伴驾的杨素,杨素很快回信,但宫人却误把回信送到了杨坚的寝宫。杨广大急,连夜入宫,正好碰到宣华夫人,便请她把信“偷”出来。宣华夫人不肯,两人争执间,被杨坚听到,杨广吓得赶紧逃走。

在这里插两句,野史将这一段大加渲染,描述成杨广淫乱后宫的罪证。这是冤枉了他。要知道,即便杨广再昏庸,岂敢在这个节骨眼上乱来?他就等不了几天?事实上, 正史上的杨广,在女色方面,还是相当保守的。《剑桥中国隋唐史》就明确指出:民间文学把炀帝描绘成荒淫无度的人——以各种异想天开的方式沉迷于女色。但人们会发现,即使怀有敌意的修史者也不能掩盖这一事实,即他的正妻,一个聪慧和有教养的妇女,从未遭到他的冷落而被宫内其他宠妃代替,她始终被尊重,而且显然受到宠爱。

再说宣华夫人,脱身后入内,杨坚怒问是谁,宣华夫人流着泪说:“太子无礼!”杨坚震怒,大骂:“这个畜生!我怎么就选了他接班!独孤误我!”接着吩咐道:“快把我儿喊来!”

宫人误以为是喊杨广,等杨广战战兢兢来后,杨坚却大声说“是杨勇!”

宫人又准备去喊杨勇,结果杨广跟出来,将其扣押,同时调来自己东宫的守卫军掌控了皇宫,杜绝一切人进出。

天亮,皇宫传出噩耗,63岁的杨坚驾崩!

文化历史代表

主办:洛阳市隋唐史学会

审稿:王恺

管理:刘端

交流河洛文化,传承隋唐历史。欢迎您关注洛阳市隋唐史学会!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