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总体发展良好,但仍面临复杂严峻的贸易保护形势。“2019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博览会暨产业合作发展论坛”近日在上海举行来自
论坛的消息:随着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中国医药领域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增强,质量和效率稳步提高,外贸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1月至9月,中国医药进出口总额达到1074亿美元(接近2018年水平),同比增长23.09%。其中,出口额达到548.44亿美元,同比增长13.13%,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进口525.68亿美元,同比增长35.5%,外贸顺差22.7亿美元。
除传统的贸易调查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范围最广的非关税措施,并成为继汇率和关税之后的第三大出口“阻塞需求”。据统计,2014年至2018年,各国共发布了296份与生物医学相关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通知,其中共有8个生物医学产品领域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通知,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生物制剂、化学制剂、医用耗材、电子医疗器械、医疗辅助设备、医疗成像设备和医疗家具在
论坛上,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协会主编《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贸易措施影响评估报告》发布报告指出,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上海的出口贸易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据统计,在过去的十年里,上海共有31.7%的出口企业受到对外技术贸易措施的影响,平均三分之一的出口企业受到此类措施的影响。2014年至2018年,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从873.5亿元增长至1176.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7%。医药行业出口交货值以10.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在上海出口产品总量中保持稳定份额。
生物医药产业由于自身特点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在实际贸易过程中容易受到对外技术贸易措施的影响。报告的结论表明,与其他贸易条件相比,对外技术贸易措施是影响中国生物医药出口的重要因素,并且因国家和行业而异。消除不合理通知的影响后,中国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出口有22.1%的增长空间。
论坛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指导,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协会主办。上海科学院新经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信息研究中心也发布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
新民晚报记者左岩通讯员王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