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草局保护草原措施_ 国家林草局面向市场多举措推进林草种苗事业发展

国家林草局保护草原措施

中国日报新疆昌吉市8月23日电(记者毛华伟)记者从8月23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召开的全国林草种子种苗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中国开展了第一次林草种子种质资源普查,力争在五年内基本摸清我国种质资源的家系背景,收集和保存各类林草种子种质资源15万份,林草种子种质资源DNA样本20万份

据了解,中国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保证种苗供应、保护种质资源、市场执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中国已建成各类良种生产单位1500多个,其中294个是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林木种子生产1.7亿公斤,种苗生产2800多亿株。3,224个改良森林物种和106个草类物种已获批准和鉴定。改良林种的利用率提高到65%建立了99个国家森林种质资源库、1个牧草品种中央资源库和17个国家种质资源库,共保存近10万份森林和牧草种质资源。我们已经建立了近100个各级各类种苗花卉交易市场,上线下线,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种苗交易平台体系。

但目前,我国林草业仍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低、林草苗逃逸顺序等问题。2018年,该国可以种植约430亿株幼苗。当年实际用于造林绿化的苗木只有165亿株,剩余苗木达到265亿株,其中90%为松树、冷杉、杨树、刺槐等品种。然而,对珍贵树种、乡土树种、优质经济林等品种的需求不足。同时,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不高,基层专业人才匮乏,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苗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促进林草种苗优质发展,国家林业局近日发布了《关于促进种苗事业优质发展的意见》力争到2025年主要造林树种良种利用率达到75%,实现商品林良种化,明显提高草种自给率,基本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完善种子生产供应体系,全面提高种苗市场监管水平,基本形成种苗供求信息发布体系,解决制约种苗发展的突出问题,进入种苗产业优质发展新阶段

国家林草局保护草原措施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会上指出,下一步将采取措施,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培育优良的林草品种和壮苗,促进林草种苗的发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逐步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及原地库、远程库、设施库三种种方式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开展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建立国家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种质资源利用效率

主任

张建龙充分肯定了新疆在林草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认为新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林草工作,全区林草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整个地区的林草种苗工作一直很有特色和成效,许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此外,一系列加快林草种苗发展的重大政策相继出台。全国首次建立省级良种补贴制度,新种植良种利用率达到88.6%。呼图壁国家苗木交易市场的建立促进了苗木花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完成了全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查明了种质资源的家系背景。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的建立为国家设施库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委员、林牧局副局长李东升表示,在新疆召开的全国林牧业会议对新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我们可以向前来参加会议的其他省份的专家学习很多,这对促进新疆资源保护,特别是加强新疆的生态建设,建设美丽的新疆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就新疆而言,种子调查和保护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兆铭表示,据估计,中国每年需要退化草地1亿亩,草籽约10万吨,丹达350万亩这也意味着,未来构建“植物科研+技术产出+种子产业基地+草种生产加工+草种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今后,将进一步推进商品林木良种选育,大力选育一批耐贫瘠、耐盐碱、抗病虫害、耐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的乔灌木良种制定区域林草种苗产业发展意见或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种苗产业,打造优势品牌培育一批苗木产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推进林苗一体化栽培模式,促进种苗产业与旅游业的双赢融合支持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实体发展,创新完善“企业+合作社+农民”利益联动机制”张建龙说

据报道,今后国家将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建立长期稳定增长的种苗资金投入机制,加大种质资源保护、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国家种子补贴资金规模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商品育种要切实加强种苗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种苗工作的顶层设计,做到规划有定位,资金有板块,政策有突出,工作有起点,促进林草种苗工作协调发展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