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教育部的一再命令和舆论的积极响应,目前大学界已形成广泛共识,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术管理,严格控制毕业的“出口”。今年以来,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大学在大学圈掀起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清流”,这是对学校严格学生管理的最有力回应。
和严格的“出口”毕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指向学位论文的目标,避免剽窃、欺诈等学术不端行为如果导师和评估专家在这最后一个阶段是“软”的,或者如果毕业生有“突破障碍”的想法,那么“问题论文”就会接踵而至,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将不可避免地大大降低,这是几方不愿看到的。
1。教育部就“问题论文”采访了山东大学256多名学生
最近,教育部就“问题论文”采访了985所著名的山东大学为此,亚历山大特别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博士论文质量的通知》
通知显示,在教育部2018年常规博士论文抽样中,山东大学共抽取82篇论文,其中4篇被认定为“问题论文”,仅占5%。大多数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足、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少等方面。
教育部之所以对进行采访,主要是因为山东大学连续两年在论文抽样方面存在问题,而且数量和比例都在上升。因此,这一举措可以被视为教育部对亚历山大博士论文的审查和管理敲响的警钟。
两类人与“问题论文”密切相关
通过对近年来“问题论文”的综合分析,山东大学发现以下两类人与“问题论文”关系最为密切
第一,在职研究生攻读学位由于这些人在工作中攻读学位,一开始很难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所以开展研究的方式和方法会相对简单,甚至是一点点,研究的深度和效果也不理想。加上他们在职研究生的身份,他们会本能地降低自己的要求,包括写论文的要求,最终遇到问题的概率自然会更高。
第二,指导学生的导师更多由于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师带来的研究生数量必然会增加。众所周知,一个有3名研究生和10名研究生的导师肯定会有非常不同的培训效果。一般来说,导师带来的研究生越多,他花在每个人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少,学生论文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越高。
三、如何减少“问题论文”?
显而易见,“问题论文”数量和比例的增加肯定会损害学校的声誉,尤其是对于像山东大学这样正处于首轮“双一流”建设关键时期的名校来说,担心最终的评估结果也会受到影响。那么,我们如何减少“问题论文”呢?高校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加强学位论文
的过程管理一篇论文需要经历从选题到最终答辩的许多环节。过去,对大多数环节的审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最初阶段应该消除的问题出现在“终端”上因此,加强学位论文各环节的管理尤为重要。论文的外部审查不仅无法取代内部质量控制,事后审查也无法取代事前控制,“一次性销售”在论文写作中是不可行的。
2。加强问责制
199名持有“问题试卷”的研究生应根据情况的严重性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培训单位可以负责面试,减少次年的招生计划等。;对于讲师,他们可以减少暂停注册资格,并扣除奖金、津贴等。我相信,如果研究生论文的质量直接与系里的计划、评价以及导师的资格和待遇联系起来,并严格执行,那么“问题论文”将会更少。3。严格控制在职研究生
的招生规模由于在职研究生中攻读学位的“问题论文”比例较高,除了加强培训管理要求外,绝对有必要控制招生规模,从源头上减少“问题论文”的空间。此外,在入学审查期间,应特别注意申请人成功完成学业的可能性。当然,这一举措从操作层面来看并不容易,这对高校的招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您认为山东大学博士“问题论文”数量和比例的持续增长以及高校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