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度体系建设_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不守信用 寸步难行

近年来,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守信受益,失信失信,处处有限制的氛围开始出现。

不遵守约定的话就不能行动

彭训文李和君

中国制度体系建设

山东省日照市农村商业银行近年开展“文明信用工程”建设活动,将有形资产担保转化为文明信用担保,解决农户贷款难、担保难问题。 图为2018年12月24日,东港区波雫镇东石梁头村村民王建(右)被授予“文明信用用户”。

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中国制度体系建设

适当限制信用中国网站上登载的一段时间内丧失特定重大信用的列车、民用飞机名单。

(本报的截图)

“鼓励守信者,惩罚失信者。 2014年国务院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4—2020年)》以来,这句话逐渐为人所知,逐步形成了守信取利、失信的趋势。

纲要实施5年来,各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哪些亮点? 考试如何有机地融入全国统一机制? 许多专家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形势,如体制建设、信用立法等深层问题亟待解决。

守信用不能因受益而失去信用

云南省通过手机平台,显示了企业可靠性评价的分数,游客可以根据分数选择企业提供的服务,实时评价服务体验,贵州利用失信和惩戒云平台,自愿向“老赖”偿还债务……现在,各地都在“信用”

根据国务院5年前发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4—2020年)》。 纲要建立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提出了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等多项措施。

根据首都师范大学信用立法和信用评估研究中心向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各地各个领域的诚信建设,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守信利,不可失信”的社会氛围。

有关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增加,加快研究。 在国家一级,社会信用立法已经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包括《信用法》、《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已初稿,正在加快研究。 有关部门颁布了规则和规范文件。 地方一级,陕西、湖北、上海、河北、浙江等5个省市已经建立了信用风土法规。

信用体系建设也很完善。 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收集各类信用信息约370亿条。 “信用中国”网站公开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约1亿7000万件。 目前,60多个政府部门累计签署51份奖惩合作备忘录,提出联合奖惩措施100多项,涵盖旅游、家政服务、婚姻登记、工程建设、慈善捐赠、农民工工资拖欠、经济共享等多个领域。 在对失信主体的联合惩戒中,截止到2019年3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失信被执行者名单1349万人,累计限制机票2047万人的购买,限制高铁票571万人的购买,390万失信被执行者自主履行了法律义务。

“5年来,各行业、各领域、各地方对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多项探讨,取得了显着效果。 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 首都师范大学信用立法和信用评价研究中心主任石新中说。

“从国际比较视野来看,社会管理良好的国家和地区都有比较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 在市场经济时代,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是很重要的。 北京大学社会系主任张静说。

诚实可靠的事情很多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近年来,可靠的人越来越受到称赞和鼓励。

守信用让企业品尝“甜蜜”。 3个月前,山西省朔州市金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泽宏发现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向银行贷款,得知某企业多年诚实纳税,享受贷款便利,试图使用农业银行“纳税电子贷款”产品。 他在用电脑操作,没有任何抵押,不到10分钟,就收到了24万元的贷款,贷款利率只有4.56%,这叫他“没想到”。

“银税交流”是国家税务总局和银保监会于2015年7月共同采取的措施,旨在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变为融资信用。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和银保监会发出通知,申请“银税交流”的融资企业将从纳税信用a、b级扩大到m级。 这意味着更多的中小企业以诚实的纳税获得企业发展的真金银。

对于普通人来说,守信的好处是“看得见摸得着”。 河南郑州市民王热爱公益活动,个人信用点“商鼎分”达到优秀以上,他发现利润越来越多:到市图书馆免缴押金,由市直属医疗机构优先收费,取药,租房免缴押金,折扣租金,市为3A级以上

今年8月,南京、杭州、武汉、苏州、郑州联合保护个人信用联盟激励了城市合作机制,实现了各城市间个人信任和公共信用记录的相互认识。 这意味着像小王这样可靠的人在其他城市也能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

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个人诚信正面。 北京市明确规定到2020年底建立复盖所有常住人口的个人信用分工,个人得分越高获得越多利益。 广东惠州建议开发个人信用点,拓展信用旅游、信用医疗等信用应用场合。

5年来,表扬和激励诚信行为的机制逐渐健全,保护信任的激励措施越来越现实。 守信者不仅可享受全国信用查询、行政审查、创新创业、民生保障、生活服务和审查优先等方面的优惠便利,还可享受某城市提供的定居、教育、旅游、住宅、就业、医疗、行政事项审查等行政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优惠便利。

无处不在

福建省福州市市民陈某最近买房,在福州市房地产注册和交易中心准备注册房地产证书,但被告知被卷入民间贷款的负债纠纷,但由于未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申请未被批准。 陈某积极联系当地法院,只能全额偿还债务。

不仅是房地产登记,从房地产买卖到登机,从企业登记事项变更为信用限制,福建省近年来正在探索由失信的被执行者共同设立惩戒平台,百部门联动“老赖”,将共同惩戒触角扩展到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据统计,去年福建省有74个市区失去地区信誉的被执行者建立了惩戒平台,2555个团体联合参与惩戒,平台成为“长牙老虎”,形成了“老赖”无法有效逃债、无法逃债的局面。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4—2020年)》于2016年6月提出从行政监督、市场、行业、社会等方面加强对失信主体的制约和惩戒,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保护信任的联合激励和失去信任的联合惩戒制度促进社会信任的指导意见》, 惩戒措施进一步细分的2016年9月,中弁、国阀发表了《加快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告和惩戒机构建设的意见》,2018年制定了11项联合惩戒措施, 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连续在一定期间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者乘坐列车、民航飞机等发出通知……随着失信认定和惩戒机制的完善,失信者越来越痛感,合法权益也得到保障,惩戒效果逐渐显现。

一些地方出现的惩戒措施令人关注。 例如骑自行车越过红灯达到一定次数,在地铁车内外记录音乐、录像等,记录个人失信的记录,引起讨论。

石新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建立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制体系、规章体系、失信的信息传播机制,经过40多年的时间,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道路,探索过程中出现问题是非常正常的。 石新中说:“与西方的法律规则不同,对失信者的制约非常严格,中国的法律规则迄今对失信者的惩戒力度很弱,所以以“一处失信,到处限制”为口号的失信信息传达机制,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

严重违反中国传统伦理的行为(如殴打父母的行为)被认为是不可信赖的行为,进行惩戒和规范,石新中表示,近年来各地在法律法规中重视强调传统伦理作用。 中国曾经是农业社会,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充分保障家庭伦理的法律体系。 之后,中国开始学习西方法律,近年来,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已经回归到法律和社会管理体系。

防止泛化的明确标准

但是,在各地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例如,各个地方的违法违规将不适用于失信惩戒机构的行为包括在个人信用记录中。 如何防止信用机构被滥用,把握信用工具的界限?

“对于发现的这些问题,立即进行了纠正处理。 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伟在此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依法合理适度。 什么样的失信行为被纳入信用记录,失信被列入“黑名单”,被列入“黑名单”后受到什么样的制约和惩戒,需要明确的法定依据。 这要求“三个防止”:信用记录的泛化,防止扩大的失信“黑名单”的认定和失信惩戒措施的泛化,防止包括防止扩大的个人信用部分在内的其他信用建设措施的适用的泛化和扩大。

孟魏在与有关部门合作加快建设重点领域信用惩戒机制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宣传解释,更加重视防止误读,更加重视依法遵循规则,更加重视加快改进信用法治建设的共识,更加重视引导出台前广泛征求意见的工作,及时偏差

为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机制,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新监管机制指导意见》,加快改进相关管理办法,明确认定依据、标准、程序、异议申诉和退出机制。 同时,探索建立信用修复机制。

“立法是社会的阻尼器。 石新认为,对于性质不同的失信行为,应该根据当时的主观恶意程度和社会危害来区分,但是现在还是无法区分,也无法惩戒。 他建议加快社会信用立法工作,明确规范失信行为的认定标准、程序,确保各地各部门采取可能的办法。

张静认为,信用立法的重要作用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程序、使用目的和使用方法,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北京大学法学部教授沈岳教授说,失信惩戒制度不是为了构筑“完整的社会”。 他建议,首先要全面定位政策,着力解决当前重要领域的重大违法事件,不要扩大和理解失去信心。 其次,确保社会信用规范符合法律一般原则。 最后,保障审查和修复的可能性。 他认为应加强经济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 “如果在这方面实现突破,可以更好地放射其他领域。”

【编辑:王登的精英】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