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制造迎来了亮点
【经济界面】
10月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贵州珍阳重工在中国极地调查国内基地码头举行交通运输仪式,双方共同开发的“南极2”号极地全地形车驶向南极,支持南极科学试验。
从前,中国人在日本买电饭锅,在德国买菜刀,去美国买手机。 在宁静的时候,国产品正在崛起,华用手机的力量压迫着苹果、海尔、美的世界性配置。 不仅如此,中国日益增加的科学技术实力,全力以赴制造中国。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C919飞机、“复兴号”标准列车等大国重工陆续出现。 我国制造的系统逐渐完善,竞争力日益增加。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制造业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之后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大国制造,从硝烟中走出来,经过苦难,终于成了波澜壮阔的画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制造应如何“大幅增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1.70年超越发展成就辉煌
【箱子】
能够根据声音指令进行清洗、消毒等操作、能够唱歌、能够广播天气的智能卫生间老年人创作的智能卫生间,有“门”进入、不需要抬脚的智能巴士……福建省南安市的九牧料理卫株式会社,众多智能料理卫生产品令人惊讶。
进入九牧智能制造现场,可以看到大量的产业机器人在有序地运转。 现场有工作人员介绍,该厂使用自动生产线后,生产效率提高80%,制造能源减少40%,生产线人员节约600人,产品合格率大幅提高。 九牧会长林孝发多年来坚持自主创新,每年投入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费用占销售总额的5%以上,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变。
一家工厂的变革,反映了一国制造的变迁。 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史来看,它们的亮点总是激起人们的心灵,它们的辉煌成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1949年鞍钢第一炉铁水涌出,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1952年,第一台蒸汽机车开发成功,现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奔驰华夏大地,1956年,中国第一台“解放”牌汽车下线,2018年,全国汽车产量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制造业基础薄弱,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只能生产少量粗加工产品。 70年,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联合国产业分类中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 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值达到世界份额的28%以上,成为推动世界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中国实现了在主要领域和方向上“占地位”的战略目标。 我国自主开发的“复兴号”高速列车、第三代核电站“华龙一号”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出现了以华为首的一流制造企业,包括中车等。
如今,高铁已经成为我国美丽的名片,走出国门的发电设备、输电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和通信设备产业已经成为国际领先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在世界上名列前500的载人航天和探月项目取得了重要成果,北斗导航网络 2018年,我国手机、电脑、彩电等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8亿台、3亿1千万台、1亿9千万台,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在70%到90%之间。
70年来,发挥成本优势,接受世界制造业转向自主开发、创新突破,主要从人工到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我国制造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生产方式更加高效,产品质量加速提高。
“中国不再是一个能批量生产其他国家创新产品的国家,中国的制造正在向中国的创造转变”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中国创造”纪录片,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这样叹息道。
2 .爬坡过关键时期
【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介绍,9月份,制造业PMI为49.8%,比上个月上升了0.3个百分点,降至荣枯线以下,但整体景气比上个月有所改善。 随着一系列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落地,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1.1个百分点,达到54.4%,达到第三季度的高峰。
当然,在看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认为,我国现在是制造大国,还不是制造强国。 清楚地看到间隙和短板是自信和实力的表现。 综上所述,我国工业制造业仍处于世界价值链中的末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绿色低碳变革需要加快,提高质量效益,数字化、智能化尚处于开始阶段。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人束缚。 李氏说,目前中国重要零部件、重要零部件的自给率低,高端专用芯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 此外,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制造业面临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产品短缺的问题。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也表示,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长率之所以下降,是因为低端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高端制造业技术门槛高。 近年来,尽管我国研发的投入强度有所增加,但从技术配置本期到真正的应用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从外部环境来看,越来越多的信号表明世界制造业出现疲惫的迹象:美国制造业十年来萎缩,德国制造业是经历金融危机以来最糟糕的表现,日本和英国等多个国家制造业的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几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 专家称,美国是引起经贸摩擦破坏世界供应链、导致制造业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运行监督调整局局长黄利斌分析,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对立、中美经贸摩擦等不稳定因素必然影响我国的工业生产。 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跨坡关键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牺牲一定的增长速度,产业管理和政策调整也影响一些行业和企业的生产。
“国外制裁、断薪等手段频繁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制造业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中美经贸摩擦再次提醒我们推进制造业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挑战往往与机会并存。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认为,在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在这一变革中,中国拥有独特优势,包括世界最大人口、世界最大国内消费需求、世界最大现代制造业体系、领先世界、创新活跃的信息技术应用市场。
“如果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些优势,就会带头形成新的智能基础设施、新的智能生产模式和新的智能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制造业在新的工业革命中创新升级的领导者。”王鹏说。
3 .长大后变强要靠自主创新
【观点】
“随着消费者的升级,人们在各种场合使用不同的专业鞋。 例如穿运动鞋,意味着制鞋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重视功能性”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副社长侯朝晖先生,仅仅致力于研究开发,企业的发展更有回味。 光学别人,说用别人的技术就难以超越。
美国作家沃马克在其畅销书《改变世界的机器》中写道,为了某个国家顺利生活,必须先顺利生产。 这句话说明制造业对国家至关重要。
目前,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盛,下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深度变革,技术整合幅度和深度大幅扩大,大型复杂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能力成为制造业竞争的顶峰。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系委员李扬说,以往,中国的发展制造业有发达国家的既成途径。 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实现了从小向大的转变,今后要大大增强,依靠自主创新。
李毅中也认为,要推进强国建设,实行自主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并不矛盾,自主创新的目标是实现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控制,但不排除国外先进技术和交流合作。 要增加研发投资,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推进下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业的深入跨境融合。 另外,无论是优化库存,进行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技术改造,还是增加,建设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都需要投资支持。 要发挥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推动制造业变革。
专家建议,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应对国际复杂形势、解决国内实际问题的关键,要从创新政策环境、研发机构建设、优秀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把握关键核心技术。 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建立共同技术研发机制,使产业链从中下端向中上端进军。
“今后5至10年是世界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重建结构有助于中国制造突破瓶颈,加快高质量发展”。 黄利斌说。
苗圩指出,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更加珍惜取得的伟大成就,以更加热心的态度,坚定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制造业的高质量,加快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建设。 (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