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法的设立目的是_ 外商投资法实施进入倒计时,最高法的司法解释来了

外商投资法的设立目的是

《外商投资法》落地后4天,在新法实施之前,最高人民法院于12月27日发表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适用的几个问题的解释》,召开了记者招待会。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罗东川在会议上表示,“说明”于2019年12月16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87次会议上通过,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外商投资法的制定,是向世界宣誓中国更加开放的立场。 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商投资法的司法解释,同样要体现中国更加开放的态度。 罗东川说。

这次司法解释侧重于合同争议的解决。 负责起草“解释”的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审判长高晓力在发表会上说:“从过去的司法实践经验来看,主要反映在合同领域,特别是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上。 司法解释是重点应对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庞超然副研究员27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外商投资领域的合同类纠纷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外国投资者的合同没有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注册,因此被宣布无效。 另一方面,有些合同与外商参与负面清单的规定相矛盾,被宣布无效。 根据国际商业管理,签订合同是双方商定的结果,在依法维护和保障外商投资管理秩序的基础上,应尽量促进合同的有效性,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北京新世纪多国公司研究所副所长丁继华27日对时代财经说,政府将来要建立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商业环境,解决招商过程中的纠纷。

罗东川在发布会上介绍,“解释”通过制度设计,在依法维护和保障外资管理秩序的前提下,尽量促进投资合同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主要出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于在负名单以外的领域形成的投资合同,当事人主张合同未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未登记的合同无效或者没有生效的,人民法院不支持的第二, 即使外国投资者对负名单规定了限制投资的领域,人民法院在进行有效审判之前,如果当事人采取了必要的补正措施,投资合同可以认定为有效的第三,即使投资合同签订时不符合负名单的要求,在进行有效审判之前负名单的调整放宽了限制的情况下

同时,对禁区和限区投资合同的效力认定,司法解释采取保障负面清单贯彻实施的原则。 具体来说,外国投资者的投资禁止领域,当事人声称投资合同无效的,在人民法院必须支持的外国投资者的投资限制领域,当事人以违反限制性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为由,声称投资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但是,高晓力同时表示,考虑到限制投资领域的投资合同,当事人可以采取措施修正合同的效力缺陷,司法解释在人民法院进行生效审判之前,当事人采取必要措施满足进入特别管理措施的要求的,投资合同可以认定为有效。 司法解释也表明,在有效审判前,外商投资准入负名单的调整不再是禁止或限制外商投资者投资的领域,当事人声称投资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其实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过《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有关问题的规定》,首先解决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过程中发生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 主要包括未经批准的合同效力和法律结果、所有权确认、所有权转让、所有权担保等。

“过去的规定是有连续性的,实行有效的可以留下来,过去有问题的地方也可以在此期间修正。”丁继华说。

庞大认为,关于法律如何顺利联系和合作,这将成为未来工作的重点。

据罗东川在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人民法院每年审理涉外民间商事案件1万件以上。 其中,2018年受理的涉外民间商事案件达到14695起。 今年1-11月受理的涉外事件在民间商事事件中达到了18266件。 他说,多年来涉外商事法庭一直是司法国际公信力和诉讼的理想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高晓力在会议上提出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细则废除后,外国投资者与中国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合同引起的争议仍然是人民法院的专属管辖,是否应适用我国法律予以解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人民法院认为,在合同法和民事诉讼法未修改上述规定之前,必须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处理. "

如今引人注目的《外商投资法》即将落地,如何顺利实施成为今后关注的焦点。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外商投资管理规范和国际接轨,切实保护外商投资者的基本权利。 除推进《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外,还应据此进一步整理国内各级政府有关规定,调整法律法规,确保《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得到贯彻。 同时,继续加强对外商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健全外资企业投诉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与同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庞大超然地说。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