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的热销使很多观众对明代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但是,真正了解这个时期历史的人,可能会认为这部电视剧的突入很多。 今天我们来谈谈“大明风华”中不符合真实历史的地方。 虽然没有必要和电视剧比较,但是了解更多历史知识对自己来说是件好事。
一、“皇帝”和“皇帝”在古代是不同的
在“大明风华”中朱2682这个称呼很混乱,有时被称为“皇帝”,有时被称为“皇帝”。 对现代人来说,这听起来几乎是一样的。 但在古代,这两种称呼有天壤之别。 根据古代礼法的规定,皇帝的父亲、母亲直接称为皇帝,其他人称为皇帝、圣上、今上、上、陛下、万岁。 在《大明风华》中,在朱2686年的脸上呼唤他的皇帝的人很多,这是在真实的历史上犯下的“大不敬”罪。
二、人的设定颠倒
在《大明风华》中,女主角孙若微胸怀大义,不顾个人得失。 女二号胡善祥聪明,但心很深。 后来,两人相继成为朱望基的女王,胡善祥聪明却错了,最终成了废除的命运。 孙若微争也不抢,反而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但是,这些人物的设定与实际历史相差甚远。 历史上胡善祥是诚实善良的,天性贞一是真正的贤人之后,孙皇后由侧室支撑在正室。 史书上没有说孙皇后在这个过程中玩弄了什么手段,但后宫宫斗绝对是你死了我活着,胡善祥无缘无故废除了,孙皇后不可能没有关系。 并且,历史上的胡善祥在馀生中被孙皇后压制,直到孙皇后去世,她的儿子明英宗才对已经去世的胡善祥恢复了名分。 《大明风华》以历史人物为背景,很难接受好人扮演坏人。
三、奴干都司不是驱逐地
在“大明风华”中,奴隶的干都司常常被称为“靖难遗孤”,但历史上明朝的罪臣被分配到南方地区,就像今天的海南、广西一样。 将罪臣及其家人分配到东北服苦役是清朝的工作,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听到的有名台词“分配宁古塔,奴役了斗篷”。 究竟是《大明风华》的原作者还是编剧,两者的区别不清楚,还是重复解放奴隶干都司的《靖难遗孤》3万人,简直是哭不出来。
四、时间轴混乱
《大明风华》第一集的后半部分,在朱2680远征蒙古的阿尔台部胜利后,班员回来了。 历史上发生这一事件是在明代永乐八年。 然后集中几次,朱268848命令郑和下西洋,另一方面让解码司会编纂了《永乐大典》。 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永乐三年和永乐五年,是不是已经过去了呢?如果这样的时间轴不合适的话,在这个剧中很常见,所以在此不列举。
五、建文帝与朱2686年和解?
在《大明风华》第16、17集中,成为僧侣的建文帝和朱2682在一座塔相遇,叔父和侄子再次相见。 然而,历史建文帝完全是人类蒸发的。 自朱2682军攻入南京那一刻起,建文帝下落不明。 关于他的住处,有自取灭亡、出家成僧、逃入道门等说法,但没有实体证据。 建文帝的兄弟和儿子相继受到朱2682迫害,历史上的建文帝和朱2682之间绝对不能和解。
六、兵部掌握兵权了吗?
在《大明风华》中,第五集汉王赵王打算造反,说已经在兵部方面安排好了,感觉只要控制兵部就能掌握明朝的整个军队。 但是,实际上明朝前期的兵部只不过是“打酱油”部门,负责武官选拔课和军制、武器、兵籍管理等军队行政事务。 真正的兵权掌握在皇帝本人和五军都督府手里,谋反在你的兵部能做什么?
除了前述的6处错误之外,“大明风华”中还存在很多“硬伤”。 例如,太子朱高炽每天停止工作,被解职等,由于篇幅的关系在这里不作说明。 《大明风华》是一部以娱乐为中心的电视剧,既然是以历史为背景,在基本的历史常识方面就不应该那么错,因为剧本的必要性,人物的黑白不应该颠倒而混淆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