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盘龙区市场监督局到水源区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昆明市组织自开展食品安全问题共同行动以来,围绕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保健食品行业专业清洁整顿、校园食品安全整顿、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四大重点任务,坚持“零容忍”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态度,以“殴打”领先,强击、严惩,调查了食品安全违法的典型案例
自9月11日国家开始共同行动食品安全问题以来,云南省采取了积极行动,自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截至10月上旬,全省共出动法律执行人员73467人,调查处分食品违法案件1019起,其中转移司法机关案件3起至3起。 昆明市前几天发表的13起典型事件中,“舌尖安全”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任务仍然艰巨,如调查的96起“飞天”品牌贵州茅台酒事件,货款多达14万多元,以犯罪嫌疑转交公安机关。
虽然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上网”面临着食品监督经营主体多、地域范围广、监督困难等难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无法有效判断食品质量和安全状况的生产经营者来说,违法行为被隐瞒,对于成本低的监督者来说,面临着对象变化、责任交叉、缺乏依据、地区模糊等多种挑战。 食品安全给消费者带来的感觉,集中整顿行动确实是必要的,但完善常态化的即时监测发现机制是更根本的。
兴利除害之路,在于制定规章,严格管理。 在“网络”时代,食品安全必须构建严密的常态监测网络,管理思路要根据网络经济的特点,以质量信息的供应为重点进行制度设计,在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供应、收集和反馈方面,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提供充分专业可靠的质量信息 这要求专业化食品检验信息立即向公众公开,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保证,确保当发生食品质量问题时,由保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企业来说,在安全生产规范化方面,应该用信息技术接受更广泛的外部监督。 有了这样的食品安全保障框架,监督管理就可以及时化,预防食品安全。
食品质量保证,重点是对生产企业和商户的资质管理。 企业为了赚钱而逃避政府部门的监督,或者向消费者提供虚假的信息,肯定无法保证消费者的“舌尖安全”。 强制推行食品安全和管理信息公开制度,从事食品经营的一切主体必须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建立食品监督登记册,可以向销售的食品提出索赔。 手工制作或散装的食品,必须提供相关证据照片。 这样一来,不安全食品的生存空间就会被破坏。 要全面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保障“舌尖安全”,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保障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