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期工作_ 刚刚,央行开会部署货币信贷工作,释放五大重磅信号

央行又在发出重要的政策信号!

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裁、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易纲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用形势分析座谈会,研究当前货币信用形势,配置了以下货币信用工作:

央行近期工作最近,中央银行称“政策频繁出台”。 着陆不久,中央银行刚刚调整了MLF和反回购利率,明天的新一期LPR也将发表。

19号的会议又发出了什么信号?

信号1 :

继续强化反周期调节

会议分析显示,2019年以来,金融部门增加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健货币政策放缓,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提高,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国内总产值名义增长率基本一致,略有提高,体现了加强逆周期调节的要求,为实现“六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适当的货币环境 贷款稳步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实力坚定。 信用结构优化,社会融资成本稳定,服务实体经济增长。 但是,宏观经济金融稳定运行仍面临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局部社会信用收缩压力仍然存在。

易纲强调,继续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强信用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使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国内总产值名义增长率基本一致,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运行。

根据目前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平衡总量与结构的关系,从供求两端巩固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缓解局部社会信用收缩压力。

光证券固定收益主任分析师张旭预计,中央银行9月16日刚实施全面下调,解放8000亿元流动性,10月和11月各有方向性下调,为银行体系补充长期流动性,中央银行12月再次下调的概率非常大。 此时的减少可以补充商业银行长期的流动性,改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标,缓和信用投入面临的流动性制约。

信号2 :

用改革的方法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

会议指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整,加强结构调整,再结合改革与控制,短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均衡,以改革的方式沟通货币政策传导,银行体系发挥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金融的健康循环。

易纲强调,必须推进结构调整,立足于现在,长期着眼,以改革的方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民生银行主任温彬认为,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改革方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核心内容。 LPR新机制出台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将来要通过银行贷款估算切实实现LPR的广泛运用,以一些改革措施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反映市场化利率水平。

另外,中央银行希望通过加大公开市场的操作力、MLF投入等,活用多种政策工具,合理地保持流动性丰富。

此前中央银行第三季度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如方向下调、再贷款、再折扣等,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准确滴灌的作用。 继续发挥各部门政策合作力,优化金融机构信用结构,加强脆弱环节和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三级二优”存款准备金政策框架,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集中到微小等实体经济金融服务上。 加大债券市场和票据融资支持力度,利用贷款市场报价率( LPR ),促进民间、小额信贷量上涨。 引导金融机构全面开展金融支持扶贫、风险防范等工作,加强扶贫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信号3 :

央行强调“三结合”的意图

会议表示,改革与控制、短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进一步结合平衡。

市场相关人士分析,“三结合”主要是为了确保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效、持续的表现,为了宏观调控保留了“安全垫”。

改革与控制相结合,光证研究所最高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调整,不仅采取缓和政策,而且通过改革促进控制,沟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控制效应。

在短期和长期结合方面,王一峰认为,目前世界经济处于周期性下降阶段,主要先进经济体陆续进入信息流,欧元区负利率进一步加深,再现了各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短期过度使用货币政策,避免后续操作空间显着缩小,确保货币政策在经济长期运行中能够继续发挥逆周期性调节作用。

此外,在结合内部和外部均衡的基础上,王一峰现在稳定增长,促进就业的货币政策目标权重不断提高,但是随着逆周期调节力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汇市场施加压力,货币政策在以内部均衡为主的同时,也要适度考虑外部均衡。

信号4 :

发挥LPR对贷款利率的诱导作用

易纲指出,发挥贷款市场报价率( LPR )对贷款利率的诱导作用,推动金融机构转换贷款价格惯性思维,真正借鉴贷款市场报价率的定价,促进实际贷款利率下降。

据中央银行统计,9月份新发生的贷款中,利用LPR价格的比例已达到46.8%,其中主要用于企业贷款。 随着LPR改革的成效的出现,市场利率对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提高,企业贷款利率下降,9月份新发行的企业贷款利率比2018年下降0.36个百分点,以市场化改革的方式出现了降低贷款实质利率的政策效应。

中央银行透露,下一步是继续LPR报价和运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定价,进一步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通过市场利率转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加快制定库存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方案。 同时,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基本稳定银行负债方面的成本。

东方金诚最高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随着新LPR改革,将进一步沟通从“广货”到“广信”的传导渠道,预计将来货币市场利率将继续下降,一年期LPR将维持下降趋势,激活企业贷款需求,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提高,并在短期内稳定投资稳定

信号5 :

继续推进资本补充

易纲说,推进资本补充,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积极“补血”,资本补充债券(包括持续债务、二级资本债务)的发行量已经突破兆元,城商行、农商行的融资规模不到总额的10%,“倒金字塔”结构突出。 专家表示,未来政策在中小银行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优先股等方面提高了支持力,中小银行发行资本工具的空间依然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首家城市商发行的永久债务于本月15日日落。 台州银行15日发行16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主体和债务项目分别为AA和AA。

预计中小银行将迎来资本补充的浪潮。 融资渠道进一步扩大,合理补充资本,增强融资投入能力,为支持实体经济创造更好的条件。

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