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致肝癌占10%,建议独占丙型肝炎药物
目前丙型肝炎仍然是世界上最危害的传染病之一。 据世卫组织统计,世界上每年约有39.9万人死于丙型肝炎,其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 我国丙型肝炎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但尚未发现多数患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肝病中心主任及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感染和肝病中心主任王贵强教授指出:“由于肝病特有的隐蔽性,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有丙型肝炎,筛查丙型肝炎,找到丙型肝炎患者是我们的首次挑战。”
积极筛查高危人群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全球共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100万人,中国丙型肝炎患者接近1000万人。 卫生计划委员会疾病管理局的传染病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7年10年我国丙型肝炎患者的发病数量增加了2.3倍。 对此,王贵强指出,中国约有1000万丙型肝炎患者,但实际上临床上没有这么多患者。
“这是因为很多患者没有发现自己病了。 肝病临床上称为沉默杀手,慢性丙型肝炎早期无任何临床表现,患者发现晚,医生诊断晚,约80%的感染者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现肝癌。 王贵强指出,肝病隐匿性是导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肝癌主要由乙肝和丙肝引起,其中丙肝所致肝癌占10%,乙肝所致肝癌达80%。 但遗憾的是,许多丙型肝炎患者在发现时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治疗成本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失去代价的肝硬化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5年仅有25%的存活率。 所以我们强调了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丙型肝炎的防治至关重要。
据统计,在变色结核病、艾滋病、疟疾等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减少的同时,病毒性肝炎死亡人数急剧增加。 从2000年到2015年的15年间,全球死于病毒性肝炎的人增加了22%,达到了134人/万人,超过了死于艾滋病的人。
对此,王贵强指出“我们必须立即发现患者,积极监测高危人群,通过媒体、医疗机构积极宣传,积极筛查高危人群。” 他建议对90年代以前有输血、献血史、高危行为、静脉药物依赖史和其他血液暴露的高危人群进行“地毯式”筛查,对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病患者的全家人也要进行筛查。
抗病毒药物需要加入医疗保险
随着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近年来丙型肝炎的治愈率达到了90%以上,其中有些实现了基因型几乎100%的治愈。 王贵强介绍,患者基因型需要通过基因检测确定。 在我国,基因1b型可能是输血等血源因子引起的感染,基因3型大部分是吸毒者,多数是混合型,意味着多次被感染。 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基因型是基因1b型,占56.8%。
王贵强同时指出,实现个体化医疗不仅应该从基因检查,而且应该从基因型、肝硬化背景、药物相互作用、其他伴随疾病等方面考虑个体化诊疗。 强调个体化治疗对每个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价,提出最佳治疗方案。
他还提到了毒品的可能性。 “医疗保险可以支付药费,患者能否承担,需要我们考虑。 目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价格普遍偏高,很多患者负担不起,需要国家一级的支持。
王贵强建议医疗保险垄断丙型肝炎药物,解决了可能的药物问题。 “根据当前国家医疗保险政策的指导,明确有效的药物应列入基础药物目录和医疗保险目录,治愈率接近100%的c型肝炎病毒药物尤其如此。 国家要平衡价格,把丙型肝炎的药物放入医疗保险和乐队,呼吁企业降低价格,复盖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