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陌生电话来了,你犹豫连接后,对方以“火箭”的速度出售“利率低、秒便宜”的贷款产品,自己没有在“贷款类”公司留下个人信息,为什么会接到这样的骚扰电话呢?
实际上,也许是因为你的个人信息作为“商品”被这些公司“转卖”了。
最近江苏淮安警察在公安部的监督下,以“打链、打平台、组建团体”为目标,依法查处了7家涉嫌侵犯市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公司,并报告了涉嫌非法缓存市民个人信息的嫌疑。 这些公司中,包括技术公司的外套,实际上是“销售个人信息”“网络贷款”“强迫软暴力”等违法行为。
隐私“商品”317件个人信息开始销售500元
据中央电视台网站报道,2018年4月江苏淮安警察在网上巡逻时,非法购买市民个人信息后,高某自行向警察发生了事件。 根据高某的说明,他从网名为“过去、未来”的人那里购买了317件市民个人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手机号码、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家庭地址。 他买这些信息的目的是打电话,把客户拉到网上的小贷款公司。 警察立即查明了网名为“过去、未来”的嫌疑犯,并将其逮捕。
但是,申某在此次事件中并非唯一提供个人信息的嫌疑人,根据警方的调查,还是在线的谢某。
警察正在申某的电脑上调查公民的个人信息7万件以上。 这些信息包括公民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和信用卡等,很多信息显示普及源是“用钱放心”“借钱”等小信用平台。
之后,警察经过周密的搜查,再次通过他人找到了出售市民个人信息的其他嫌疑犯。 警方发现该嫌疑人实际上是广州含科技公司的员工,销售市民信息不仅是个人行为,连广州含科技公司也不仅销售市民个人信息,还进行微额贷款,进行暴力催促,是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案件数量多的犯罪组织。 该犯罪组织将公民个人信息称为“流量”,在自己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出售贷款和暴力催款的同时,与其他公司交换公民个人信息,开发爬虫类等软件,以技术手段剥夺其他小贷款公司的公民个人信息,用于公司贷款和非法贩卖。
经过周密部署,2018年6月6日,淮安警察与广东警察合作,一举逮捕了该公司45名相关人员。
爬虫软件非法获得公民贷款和逾期数据
警方还发现顺藤摸瓜,广州诺含科技公司公民个人信息主要来自湖南九象信息有限公司。 该公司开发了黑爬虫网站,通过爬虫软件非法获取数十家小型贷款公司的公民贷款和逾期数据,然后公开收费查询,提供“身份证查询”业务,付费后,每个人在该网站上输入公民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查询公民身份证照片
在查明有关犯罪证据后,淮安警察在长沙深圳逮捕了湖南九象公司法定代表和技术负责人。 据审判,九象公司黑爬虫类网站“身份验证会”业务端口来自北京黑格科技有限公司,黑格公司是从北京考拉招聘服务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购买的查询接口。
据调查,北京考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从上游公司获得接口后,非法出售接口,非法缓存市民个人身份信息,查询下游公司利益,造成市民身份信息大量泄露身份证照片。
此后,警方逮捕了北京黑格公司和北京考拉招聘服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社长、销售、技术等20多名相关人员,今年4月在北京逮捕了他们上流公司的5名相关人员。
据警方透露,自2015年3月以来,北京考拉公司提供非法查询,获利9800多万次,收益3800万元,在公司服务器上被非法获取并保存了近1亿张市民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照片。
据启信宝资料,北京考拉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经营范围包括企业信用招聘、评定、企业管理咨询、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计算机系统服务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北京考拉公司是考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启信宝资料显示,科拉伦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有9名股东,其中大股东由拉卡支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率达到32.4%。
许多其他股东都有a股上市公司的背景。 例如北京数知科技株式会社、拓尔思信息技术株式会社、北京旋极信息技术株式会社、北京蓝光标数据科技株式会社等.
受此影响,拉卡拉下午停止潜水,以49.29元收盘。
业内人士:数据正规化流通正在走上轨道
大数据时代,市民的隐私问题很容易爆发,隐私泄露给个人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 光之木科技的创始人张佳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这种隐私泄露问题是由于数据的规范化流通逐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国家大大改善了数据的获取和利用混乱。
张佳辰最近被大多数利用用户数据进行调查的公司认为,首先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利用爬虫类获取用户数据后进行缓存和转售,缓存和转售是超出用户允许范围的违法行为,然后滥用公民个人信息,例如数据
张佳辰说,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始。
首先,从组织方面来看,组织可以利用各种安全计算作为技术手段,防止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防止数据被缓存。 块链与数据标识技术相结合,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流通过程的可跟踪性审计,充分发挥了数字经济时代“谁为谁做出了贡献”的优势。
对一般用户来说,个人在加强对国家法律法规授予的个人数据使用权利的理解,提供电子或书面认可的情况下,要认真阅读相关认可范围,理解如何自主退出,明确拒绝超出所需范围的数据认可,发现侵犯了自己的权利,要立即停止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