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北溪管道_ 美国制裁“北溪2号”,意在划下欧美同盟“底线”| 新京报专栏

特朗普的目的是让欧洲,特别是德国,法国等大国放弃美俄间“走钢丝”的模糊战略,强化欧美关系,不让跨大西洋的同盟分化为俄罗斯。

美国制裁北溪管道的照片来自德国国营电视。

赵科

在美国“无差别”的制裁下,同盟者和对方都不可避免。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防卫授权法,包括制裁俄罗斯和德国之间的北溪2号流水线工程的法案。 该法案的制裁对象是参与该能源项目建设的公司。 特朗普政府列出参与该项目的公司和个人60天,美国可以通过制裁命令取消当事人赴美签证,冻结在美国的财产和商业利益。

对此,德国方面指责白宫“欧洲能源多样化”是“干涉德国内政”。 俄罗斯外交部表示,莫斯科“无视任何国家的制裁”,表示强硬的态度,继续建设这个流水线项目。 欧盟发言人也批判美国“制裁从事合法业务的欧盟企业”。

北溪2号工程是长1200公里的管线,线路穿越波罗的海,大部分道路沿袭2011年使用的北溪1号线的流动。 完成后,将圣彼得堡附近的乌斯蒂尔加地区和德国东北部的格雷夫斯巴尔特联系起来。

按计划,这条输气管道使德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煤气倍增。 2017年德国从俄罗斯进口53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德国天然气消费量的40%,北溪2号线的设计能力每年运输550亿立方米天然气。

美国制裁北溪管道北溪2号转向示意图。

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是北溪2号项目的垄断所有者,该项目耗资110亿美元,俄罗斯负担一半费用,另一半由5家欧洲公司出资。 参与建设的欧洲公司包括奥地利能源集团、德国油气公司、德国能源公司Engie和Uniper、荷兰壳牌集团,目前完成了90%以上的铺设工程。

美国议会通过制裁法案的理由是,北溪2号成为俄罗斯对德国产生影响的“威胁工具和政治杠杆”,有可能严重损害美国和德国及其他欧盟国家的联系。

面对美国的制裁,欧盟表面团结,一致反对,但实际上北溪2号也在欧盟内部有争议。 北溪2号线路绕过陆路的中东欧各国,如斯洛伐克、波兰等,因此这些国家不能征收丰富的天然气越境费。 这实际上相当于让俄罗斯拥有分化欧盟团结力的工具。

此外,该项目与欧盟努力减少俄罗斯对天然气的依赖相差甚远。 2018年4月,欧盟委员会拒绝支持该项目,该项目无法帮助欧盟实现供应源多样化的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制裁实际上是“一箭多雕”:一方面压迫俄罗斯,更重要的是拉下欧美同盟的“下划线”,让欧洲特别是德国、法国等大国放弃美俄间“走钢丝”的模糊战略,让欧洲更加明确明确地制定美国的“大国竞争”战略 另外,当然,为了自家的天然气,维持着巨大的欧洲市场。

美国之所以依赖恐惧,是因为现在在经济上和安全上都知道欧洲对美国的依赖远大于美国对欧洲的依赖。 看到这个,在制裁命令签署之前,受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株式会社的雇佣,负责这个项目的离岸部分的建设的瑞士公司Allseas已经停止了管道铺设。

“百里半九十”这条管道的命运,现在似乎不是经济价值,而是政治游戏。 但是,从俄罗斯的一贯强硬来看,要完成的项目是不可能放弃的。 美国的这场骚动,可能会增加成本和工期,但也希望完全搅拌黄色。

令人担忧的是,类似的经济问题政治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合作的常态,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和不匹配。 这样的纠纷绑架着世界经济合作的步伐——冬天来了,还没有看到温暖化的征兆。

□赵科(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编辑:孟然校对:李项玲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