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于民营企业的政策_ 民企再迎政策红包:“新28条”对民企放开竞争性业务

中央关于民营企业的政策 华夏时报( chinatimes.net.cn )记者杨仕省北京报道

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关于建设更好发展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28项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进入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领域。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意见”可以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商业环境建设,提出一系列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变革演进、健康发展的改革措施,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意见》还对过去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切实的支持措施。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大部分“意见”对民营企业的商业环境,强调平等,包括政府、法律、税收、进入、金融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实际上,自去年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利益政策密集落地,民营企业成为降低新的减税费用和优化商业环境的重要受益者。

进一步开放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

“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开放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特别是在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放竞争业务,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意见中提到的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过去属于自然垄断行业,关系到国家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结构的变化,许多业务和相应的服务环节已经成为可竞争的环节。 因此,有必要立即打破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低效率。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员会研究中心的周丽莎研究员也承认了这一点。 她认为国有企业是可竞争的重要环节和业务,引进民营企业可以改变现有的管理体系和竞争模式。 周丽莎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当前的国际市场已经从单一企业的竞争转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竞争,国有经济和民间经济必将形成共赢结构。 国有企业位于产业链的上游,发挥产业价值链的重要牵引作用,提供平台,整合资源,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竞争环境、市场需求和分工合作,通过两者的互补发展扩大了可持续增长的利益空间。

事实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通过改革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激活惊蛰的发展潜力,使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斗。 同时,健全支撑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各种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减少不必要的体制障碍,在重要领域降低准入门槛,使竞争变得中性,有助于激发民间经济活力。”世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表示,市场准入、生产经营、政府投标项目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集中推出政策,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铁路、电力等领域。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个月前,电力、民航、电信、军需等主要领域中央企业实施了23项混合改革,引进外资规模为39.2亿元,比上年增长27%。

打破垄断利益结构

对私营企业来说,“意见”开放竞争业务,进一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确实是关键。 刘元春对民营企业开放竞争业务,拓展民营企业的空间,增强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目前,一些重点行业开始改革试验水。 12月9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魏说,这是深化我国油气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措施。 国家管网公司和各类市场主体按照政府统一计划参与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管道和储气能力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互联,确保管网等基础设施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这与“意见”的内容一致,即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大幅缓和市场准入。 “意见”提出,上述行业、领域相关职能部门应研究民营企业按行业、按领域、按业务进入市场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

刘元春还指出,在落实的一环中,首先要真正打破利益结构,有关部门需要鼓起改革的勇气。

“利用技术评估来确定哪些领域可能是行政垄断的市场划分,就必须对这些领域减免行政垄断。”最近在介绍建立国家管网公司的相关情况时,孟伟加强了自然垄断环节的监督管理,国家管网公司着重于主要业务,油气

“对于中流管道运输企业来说,管网分离、管道运输分离带来了管网建设的巨大投资机会,对于有利于民营企业的下游油气销售终端来说,提高了收益空间,吸引了更多民间资本”。 长江商学院大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