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建筑打卡地_ 看江岸区历史建筑如何升级成为“网红打卡地”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从“量”进入“质变”阶段。 新一线城市空间结构从增量开发转向库存改造,库存资产重新定位、改造运营、内在价值最大化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新课题。 增加,即扩大是为了首先扩大城市承载量,加大平台,加快城市发展空间和功能配置的战略优化。 本质上是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使人们更加舒适、更加品质地生活。

武汉市作为一个新的第一线城市,现在仍有很大的增量市场,但江岸区、武昌区等古老城市,由于存在着很大的历史性建筑、文保机构等,城市开发时期早,已经进入库存战场。

今天,我们以大智无界空中城镇和多牛世界和平包装厂两座历史建筑的更新运用为例,探讨城市老城区历史建筑产业的演化道路。

一、大智无界、空中町大智无界、空中町创造产业园位于大智路32日,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该园区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集科技创新和时尚生活等领域于一体的创新型文化产业园,江岸区是老厂区、老厂房积极改造升级的示范项目,是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的重点园区。

网红建筑打卡地产业园原来是武汉市无线电厂,目前已聚集了100多家手机维修、服装加工企业。

2017年,武汉工业控股开始改造升级原武汉市无线电厂老厂房,撤退原100多家手机维修、服装加工企业,建设文创范围广的江岸区“大智无界空中城镇创意产业园”,项目定位为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区、创新设计区、时尚生活区、艺术酒店

2018年10月30日,经过两年的改造工程,江岸区大智无界空中镇创造产业园的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开始引进园区,首批创意、科技、文化、时尚企业签订了园区合同。

二、多牛世界-和平包装厂江岸区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汇集了武汉近代历史精华,位于汉口鄱阳街与洞庭街之间,与青岛路相邻的一百多年建筑“和平包装厂”鲜为人知。 多牛世界利用政府位于江岸区文创谷核心地区的优势,利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理念,建设多牛世界文化时尚艺术中心。 现在已经成为武汉时尚创造力“内容”的中心,成为武汉最新的“网卡地”。

000020002000019世纪末,英国商人Liddel兄弟来到中国,建立了上海的英商和平洋行,1905年在汉口设立了和平包装厂,英国人在汉口开设了第一家棉花包装厂。 该厂总建筑面积32808平方米,大房百间,内部高实用,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个地板现在使用。 立面使用圆票,处理简洁,笠木有精致的装饰线脚。

2016年,江岸区“汉口文创谷”开始武汉第三批“创谷”项目建设,区政府联合各方面力量,依靠汉口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汉口文创谷”。 经过两年多的改造,武汉早期棉花包装“工厂”转型为“多牛世界”时尚创意产业园。 项目通过综合多种技术途径,实现文物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再现繁荣,将历史建筑融合到历史街区的复兴规划中,使百年老建筑呈现新姿态。

网红建筑打卡地网红建筑打卡地至今,园区已有50多家企业定居,文化艺术、时尚设计、科技创新三大板块的内容产业和人才形成了新的高地。

三、江岸区“老建筑”再生道江岸区通过产业链升级、移位、融合,探索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抓住旅游产业发展大趋势,积极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引领“旅游”,深入融合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不仅延伸了旅游产业链,也给其他产业带来了新的牵引力和想象力。 同时,积极开展老楼升级等工作,吸引金融、科技、文创等服务型企业。

网红建筑打卡地是由沿江街―江汉路―京汉街―黄浦街包围的地区,即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 江岸区1861年汉口开通后,江岸区黎黄陂路周边聚集了12个国家领事馆、约30家外资金融机构和100多家洋行。 全市现存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是最健全、最集中的区域。 全区目前市级以上文保单位64所,各类文博馆21所,优秀历史建筑128所,列入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目录中的18所,占全市90%。 这些建筑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见证了武汉在近代历史上的变迁与发展。

江岸区实施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保护与建设,出人头地置换,变老,筑巢引凤。 着眼于生态修复、老城复兴、文脉恢复,江岸区创建了“老汉口”独特魅力的城市文化地标、“长江文明之心”重要展区,建设世界历史人文集聚展区,建设历史城市。 现在这里蝶形成了汉口历史风貌街,聚集了许多文创企业。

未来,城市发展的主题不再是增加市场,而是随着人口和企业的减少,开发人员回到库存战场。 城市开发建设规模缓慢,取而代之的是有机更新和持续运营。

相信江岸区汉口历史风貌区有机更新一定会成为城市老城区探索新发展路径的典范,产业升级道路越来越广阔。

武汉中心城区旧市区也一定会出现更多的“网红打牌地”。

执笔:南宫寂(潘大自媒体合作伙伴)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