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素与塑化剂_ 酒鬼酒"甜蜜素"罗生门背后:"塑化剂"阴影难以消散

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白酒浪头/青柠檬

据新浪财经通信报道,酒鬼酒供应有限责任公司(酒鬼酒全资控股公司的批发销售公司)“54°500ml的旧酒鬼酒”总代理北京来今雨轩文化传播公司法人代表石磊实名通报,他代理的酒鬼酒被检测出添加了“甜蜜素”。 随后有关监督部门收到有关通报资料,报道正式受理事项。 酒鬼酒对举报事项也反复回答,声称没有质量问题,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所有产品合格率为100%,原经销商表示希望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双方在数回合后,怀疑“甜蜜素”事件不断升级,新浪财经就此事采访了举报人石磊。

《甜蜜素》三份检验报告来自同一批产品

据石磊介绍,其名义公司北京来今雨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今雨轩)获得酒鬼酒54度500ml老酒鬼酒的全国垄断代理权,当年批量产品总计超过12万瓶。

2016年4月,石磊在检查中发现含有甜食。

2017年,石磊就质量问题起诉酒鬼酒,召回问题产品,要求赔偿相关损失。 这场诉讼共经历了两次审判。

2019年10月25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支持退货请求,驳回了赔偿要求。

2019年12月,石磊进行了实名通报。

石磊对新浪财经说,在诉讼中,他向监督部门提出了三份权威性检查报告,这三份报告的样本都来自同一瓶酒。

甜蜜素与塑化剂

甜蜜素与塑化剂

增塑剂带来的阴影和事件是“起源”

据石磊介绍,首次发现问题的是名为“54°500ml老酒鬼酒”的顾客,反应酒存在质量问题。 最初发现问题的大规模顾客是以什么为契机对质量的批量生产产生疑问的呢

石磊对新浪财经说:“其实是增塑剂事件的馀波,当时他担心增塑剂事件,对产品进行了包括增塑剂、安赛蜜、重金属、甜菊等多项指标的检查,在上海的某权威机构检查发现其含有甜菊糖。”

石磊得到该大客户的反应后,委托专门机构检查其批量产品,发现甜蜜素,各机构每次检查的样品为酒2瓶。

这样,这次事件的爆发可能是“增塑剂”事件。

2012年11月19日,酒鬼酒超过了曝光增塑剂的2.6倍。 此后,质检、卫生等有关部门经过调查,证明酒鬼酒等白酒产品的一部分含有增塑剂。 公司在二级市场也付出了很大代价,第二天股票停止,白酒股票也集体陷入调整。

2012年“增塑剂”事件发生后,酒鬼酒表现出态度,对于2012年生产的产品,如果经销商有疑问,同意以召回方式退货。 当时,石磊来今雨轩没有退货。 资料显示,事件发生3年后,2015年9月,来今雨轩向酒鬼酒销售公司退回了28670件产品。

“28670瓶酒的退货与质量问题无关,”石磊说,“本公司不仅是销售店,也是酒鬼酒的最大包装商,想和酒鬼酒一起渡过难关,所以没有退货。 没有2016年的增塑剂事件,我们就没有什么麻烦。 这次退货是增塑剂事件之后,公司的销售额下降,生产也下降,大量的包装物积压不能结算,酒鬼酒说只有在包装物被使用之后才能发行收据,但是公司有些银行贷款快到期了,商谈解决我们的资金问题之后,我们以成本

对此退货,根据湖南省高院终审判决书,酒鬼酒销售公司现在接受雨轩退货请求的是“增塑剂”事件后确定的退货政策,对产品质量问题不予承认。

增塑剂事件的“后遗症”是多少?

并且石磊说塑料事件后,他销售的产品销量一直很低迷,“来今雨轩于2012年4月签约,2012年11月左右首次发货,从销售开始十几天后就赶上了塑料事件。 到2016年底销售额有所转动”

2012年塑化剂事件发生的时间从2012年年底开始只剩下一个多月了,但公司第四季度业绩还是断然下降,第三季度销量保持了当年的增长。 但是,2013年,酒鬼酒的销售额变成了“腰斩”。

甜蜜素与塑化剂

自2013年销售量大幅下降以来,酒鬼酒的销售量不太增长,大部分年份都低于7000吨,与2013年以前的万吨销售量有明显差距。

2019年3月在全国春季糖饮会之间召开的酒鬼酒战略发表会上,酒鬼酒回归白酒第一阵营,呼吁“短期30亿,中期50亿,长期100亿”的销售目标。

“增塑剂”事件馀波未消,“甜素”卷土重来。 酒鬼酒也关注了这次事件,现在,有很多公开声明严禁酒鬼酒公司添加甜蜜素,也没有购买过甜蜜素。 酒鬼酒生产销售的一切产品都经过严格检验,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规定。 近年来,酒鬼酒产品经国家和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合格率为100%。

新浪财经随后给酒鬼酒董秘书打了电话,但电话没通。 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还很难定论。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