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业特色发展_ 发展特色农业 撑起村民的“钱袋子”

2019年磨刀石镇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积极吸引资金,引导、支撑、发展已形成的地方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并使这些产业大、强、优势,努力实现品牌战略。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抓住优质水果、畜产、有机杂粮、食用菌、有机陆菜五大产业,以各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形成了全镇“一村一品”的新结构。

促进农业特色发展

种植富硒杂粮使农民腰包膨胀起来

7月19日,记者在黑地杂粮栽培专业合作社,看到广阔的田地进入眼帘,农民在田地里忙碌地热望着。 “多亏换了富含硒的粮食,比普通农作物强得多”说到今年的收成,镇上“90后”的于兴非常高兴。 今年城镇鼓励大家调整种植结构,作为大学生村官和黑地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兴第一次响应号召,种植富硒杂粮,每亩收入100元以上。

“我这位60多岁的老人很幸运,城镇和村庄告诉我们致富的道路,能够以富含硒的杂粮收获来吃,能够存钱了”最初与合作社签订了栽培合同的刘先生拍着大腿笑着开花,从邻居那里借米面油生活 变化在镇上历经数年不懈地科学引导农户调整栽培结构。

磨石镇是传统的杂粮种植城镇,为了扩大强杂粮产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摆脱贫困,今年该城镇大力发展富硒杂粮,根据市场需求,提高杂粮的附加价值,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全面打造富硒杂粮发展的新时代 为了符合当前消费者追求健康的消费理念,砂石镇以当地杂粮品质优良、着名的自然优势为立足点,瞄准富硒产品的市场前景,动员全镇杂粮龙头企业,开发富硒产品,从起源栽培到生产加工注入富硒元素,全力打造富硒杂粮品牌。 黑地杂粮栽培专业合作社作为城镇最大的杂粮栽培合作社,首先与苏州硒谷科技公司和苏柯汉生物工程株式会社合作,开始硒丰富杂粮的开发研究,委托农业栽培专家进行实地调查检查,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

黑地杂粮栽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于兴才介绍说,以前农民大吃大喝,种小麦和玉米只能靠天吃。 近年来,砂石町积极调整栽培品种,根据市场不断调整栽培结构,增加砂石町着名的红豆、绿豆、谷子等小杂粮硒元素,重新包装,不仅贫困家庭走出贫困,整个城镇的收入也在增加。 种植业调整扶贫新途径,兴才总结出四个经验:一是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让大家理解乐意可以摆脱贫困;二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保障脱贫三是培养栽培名人,引领特色栽培四是坚持农业技术培训,支撑农民脱贫。

作为城镇最大的杂粮栽培专业合作社,黑地杂粮栽培专业合作社采用订单农业方式,与14村100多户村民签订了栽培合同,建设了12000亩富硒栽培面积,为当地生产的红豆、绿豆、谷子等小杂粮免费提供服务咨询,帮助散布富硒肥料,并实现现代化 目前已经在京东自营平台、黑龙江东粮食集团、关东良品体验链、深圳云海云集品商店街等网络平台上销售,种植富硒杂粮的农民每亩可以直接增加200元至300元的收入。

促进农业特色发展

南瓜油豆角成为村民,增加“香味馅儿”

7月19日,在磨刀石町团山子村的牡丹江丰顺蔬菜栽培专业合作社,副书记王虽然站在南瓜田,但是粗藤蔓却爬上了田地。 南瓜的叶子像灌木的叶子一样大,密密麻麻的叶子盖下藏着橙色的南瓜……

“今年全镇种植5000亩南瓜田,从栽培到收获需要2个半月,管理费力,这些南瓜头普遍达到3公斤以上,产量不足,希望合作社联系收购商接受”王满面笑容,合作社以订单栽培模式为主

说到种南瓜的经过,国王显然开始聊天了。 团山子村有村民301户,其中贫困家庭12户,以前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村民收入很少。 2014年,镇上的组织王正等着村民们出国学习特色栽培创业扶贫项目,南瓜栽培技术使村民们开阔了视野。 南瓜产量高,管理方便,而且村子气候好,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完全适合种植南瓜,天独厚本身的优势激发了老王的创业欲望和信心。

学习回来后,小王说要引导村民,却成立了合作社,咨询专家,买了种子,买了机器,终于在当年的“五一”前播下了“财富的种子”。 这使团山子村村民到年底增加了不少收入。 尝到甜味的团山子村村民,通过建立牡丹江丰顺蔬菜栽培专业合作社,提高了投入力,第二年不仅种了南瓜,还种了油豆角,扩大了穷人的增收渠道,促进了稳定的脱贫。 为了提高南瓜和油豆角产量,促进村民增收,合作社邀请栽培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植保人员在田间进行跟踪指导,不断改进新技术,试验新品种,提高员工科学栽培水平,提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有收获,销售量也很大。 为保障农民收入,合作社采用垂直销售模式,与北京、长春、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市场经销商直接合作,与山东省大型蔬菜加工厂签订收购合同,保障农产品销售。

目前团山子村辐射带动了周边各村蔬菜种植业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南瓜种植成本每亩400元,油豆角种植成本每亩800元,大田作物种植,南瓜每亩500-600元,油豆角每亩3500-5000元。

促进农业特色发展

李子,k 9,123这个寒地果变成了“富民果”

好李相送礼,礼轻友谊重。 磨刀石町红林村栽培的李子成为村民们拜访亲友交流感情的礼物。 近年来,随着市场行情的上升,来到砂石町红林村收购李子寒地果的商人不断出现。 又酸又甜,清爽又好吃的寒冷水果被卖到山东、重庆、武汉等地。

一进入砂石町红林村的果林,果农们就忙于自己的果树建设。 一望无际的翠绿,有些成熟的果实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走进果园,仿佛置身于绿海中。 据村老农说,这些李子、K9等寒地果,是果农们经过探索和技术学习用技术革新培育了原来的旧品种的新口感,现在成为村里的金树。 “头大,口感甜美,经得住保存,这些寒地果的销售行情很好! ’来自山东省的水果商人王先生今年第二次来到砂轮石町收购了寒地的水果。

寒地果实丰收,令村民欣喜若狂。 转眼间翻山越岭青李子,k 9,123成了沉重的钞票。 “今年产量好,价格也高,每公斤能卖出好价钱。 很久以前就有网民在我这里下单了。 ’村民小张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站在自家果园里,张先生高兴地介绍李子。 “果树修剪成这样后,果实大,枝叶密密,在树上结果时间长,口感好,耐运输,销路好……”

近年来,砂石镇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栽培的寒地果味甜美,该镇合理利用地理条件,大力发展寒地水果产业,推动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现在全镇栽培的寒地果品种有李子、123、K9、龙丰等,除了在当地销售外,还在山东、武汉等地销售。

“发展寒地果产业是镇域经济绿色崛起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驻村第一书记刘晓亮说,下一步,红林村将继续改良农产品,指导栽培者管理果园,栽培者拓展在线销售平台,增产增长

促进农业特色发展

记者手记

特色农业走出财富之路

原本普通的杂粮,因为有“穿”新衣服,进入大商人的品牌“提升”,这些农产品有更深的美的价值。 打造农业品牌,激活农业产业,带着丰富的人们,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令人兴奋的农业革新的动向。 引进国外进口蔬菜种子产品创新,构建物联网系统,探索栽培技术创新,旅游采摘,在线销售服务创新。 一个个的革新落地,表明了砂石镇建设有特色的农业大镇、有机生态农业强镇的决心。 记者相信,未来的砂轮町一定会“埋藏粮食在地,埋藏粮食在技术”,有理由走出品牌强大的农业道路。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