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三角会_ 长三角上海是龙头无可争辩!南京杭州苏州合肥,谁将是副中心?

成千上万的呼叫开始了! 长三角一体化终于发展成国家战略!

至今,广东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经过也迎来了历史时刻。 在长三角一体化中,

上海当然以龙头为中心,谁是副中心城市?

看看各自的地位和地位、实力和潜力!

苏州经济强劲,但地理和辐射性一般

上海长三角会威风苏州

苏州在2017年GDP城市排名中,苏州以17000亿元排名全国第七、江苏第一、长江三角洲第二。 人口在苏州也达到了一千万。

但是,副中心不仅经济实力强,行政水平也高,地理上具有辐射性,必须具有国家化航空等交通环境。

苏州是地级市,没有国际化的大机场(上海第二机场在浦东、无锡也有机场),这相当虚弱,对苏州自身的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影响不大。 此外,苏州与上海毗邻,地区不能靠近苏北和安徽地区辐射,周边辐射功能不易发挥。

换句话说,苏州可以与上海南通无锡迅速融为一体,质量上可以融为一体,但不及苏北、安徽、苏州鞭长。

南京潜力巨大,可成为长三角“北部中心”

上海长三角会壮广南京

对苏州,南京有副中心的要求。 南京是省会城市,而且地理上靠近苏北和安徽东部,因此南京辐射便于周边运动,更有利于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可以作为长三角大北部地区的中心(南京城市圈),也可以作为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

南京2017年GDP为11715亿元,居全国第11位,仅次于杭州。 2018年前三季度,南京GDP9458亿元(杭州9673亿元),增长率为南京可怕的8.67%,超过杭州7.3%,超过苏州7%!

南京还有一个优势是长江经济带。 南京市在建设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经济、地区、交通、资源、环境、科学教育、创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例如南京是长江经济带的十字路口,航空―港―高铁立体交通系统的建设有着独特的基础。 南京长三角地区区域与波士顿波士顿华大城区区域高度相似,是中国科学教育第三大城市,人才科技创新优势在长三角中十分突出,已经定位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新中心。

在机场,南京除庐口机场外,还在建设溧水区域,南京不久将进入国家级“临空示范区”,为提高国际化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杭州辐射浙南,迅速国际化

上海长三角会国际化质量日益浓厚的杭州

杭州当然也是长三角副中心的有力竞争对手。 2017年杭州GDP12556亿元,称霸全国第十!

杭州位于长三角全体的“下腹部”,与北部的南京、东部的上海正好形成三足态势。 杭州辐射浙江南部广大地区和安徽东南部十分有利。

这里要提到杭州的国际化和数字经济。 G20在杭州举行,2022年亚运会举行后,杭州被推向国际舞台中心,至少是亚太大城市。 新批准的杭州国家级临空示范区杭州在机场经济方面具有充分的底气和潜力,杭州萧山机场新一期,客流量设计为年5000万,未来整个萧山机场客流量将达到年9000万至1亿

堪比北京上海。

杭州数字经济基础雄厚,全国领先城市,发挥产业和科技领先作用。 杭州有1000多家互联网和互联网高新技术相关企业,有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已经形成了以云计算、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五大产业为主导的数字经济体系,全国超过1/3的电气商品 其江实验室、西湖大学、蚂蚁达摩院、云栖工程院等也被评为全国的示范科学研究学校和机构。

合肥:工业和科技支持者

上海长三角会合肥以快速城市化

合肥对前三个城市,经济科学相对较弱,人口不足800人,地区南京可发挥对安徽东部和中部的辐射作用。

但合肥的优势是发展空间,基础总量低,因此大量试点、产业和科技转变可以铺垫在合肥的图纸上。

合肥的工业增速惊人,2017年工业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增速总量居中部省会第二位的2018上半年,安徽省GDP同比增长8.3%,增速居全国第六,中部省第二,与合肥的发展势在必行。 上半年,合肥GDP达到3410.9亿9000万元,增长率达到8.1%。

合肥是“中国制造2025”的示范城市,拥有3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 合肥也是长三角G60技术走廊的城市。

合肥是左手的“科技创新”,右手的“先进制造”,不易成为长三角的副中心,但是是长三角未来的大制造基地和科技的接受者

的双曲馀弦值。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