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开电子票据_ 北京市属医院首张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出炉

北京商报通信(记者陶凤常蕾)于12月1日上午,天坛医院在北京市市属医院首次开设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拉开了市财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的序幕。

“这说明市政府财政支出电子票据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市财政局相关人员表示,医疗费电子票据可以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票据发行、管理、传输、查询、积累等全过程电子信息传输,充分满足各种社会应用的便利性需求。

以前,患者要领取医疗费用的纸质票据,就必须排在医院的收费窗口等待,主导权在医院手里。 现在,领取票据的主导权“逆转”,就诊领取者。 收费者可以直接通过医院的小程序,得到医疗费用的电子票据,路线更加顺畅,使用方便。

具体来看,票据在信息系统内自动收集为个人名义,收费者可随时下载,解决了收费者等待收票的烦恼,消除了大众就诊后纸质票据丢失、损坏等焦虑问题。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使患者过去医生阶段的付款、开票流程一体化,减少患者医生阶段,减少排队等待时间,优化医生经验。

另外,基于财政电子票据的唯一性和防篡改特性,缴纳人可以通过全国统一的财政票据公共服务平台检查医疗费用电子票据的真伪,将原票据的真伪从几天降低到几秒,节约大众送票和检票的时间,“多走信息,避免大众跑步”

票据电子化也直接对医院造成负面影响。 传统的纸质票据发行、盖章、保管等流程中需要手工管理,医院收费体系与财政电子票据体系对接后可以自动处理,减少了医院员工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医院管理应用的便利性。

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的应用,对纸张医疗收费票据的使用需求也大幅减少,财政部门的票据印刷、运输、保管、废弃等诸多管理费用也逐渐减少。 另外,数字信息利用手工签名代替纸质文件、电子签名,利用信息网络进行传输,通过电子媒体进行保管,也确保了医疗费用的电子票据的安全性和唯一性。

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财政部门将与有关部门合作,在总结天坛医院经验的基础上,巩固前期考试成果,陆续向医疗保险患者和住院患者推进医疗费电子票据,进一步加大医疗费电子票据的改革力度和深度,为大众提供更便利、更优质的服务。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