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青评论
流行语是社会文化的镜子,通过流行语的取舍选择和放弃,集中表现社会风貌。
12月7日,江苏省的2020年考试中采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的笔试顺利结束。 考生发现考题资料中出现了“zqsg(‘真实感’的拼音缩写)”ssfd(‘瑟瑟瑟发抖’的拼音缩写)”等很多网络热词。 看到这些网络流行语,对网络亚文化很熟悉的考生大多感到亲切,但“高龄考生”离开会场却茫然不知所措。
多年前就登上了“粗俗堂”,现在进入公务员的笔试材料,网络流行语被主流舆论所接受的程度越来越高。 即使是正坐在人们印象中的电视播音员,也会说网络用语,玩短片,在网络平台上制作“实力圈粉”。
到2019年底,许多机构发布了各自的年度流行语排行榜。 和往年一样,机构选出的年度流行语大多来自网络。 就像“雨女无瓜”“我难(南)这样的表现,在生活中即使你自己不用,也一定听过别人的话。
谁也否认不了。 网络已成为舆论表达的主要出口。 网上流行什么,舆论流行什么。 网络流行语已不再是剑,而是拥有充分的大众基础,成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一般表现。
但是,关注流行语的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有某种东西聚集人气流行,是开始走下坡路的征兆。 另外,一部分机构选出的10大流行语也经常被批判为“慢速半拍”,当选拔结果公开时,流行语的一部分实际上已经过了绝顶期,不怎么流行。 选择这些流行语的意思是什么,难免会产生疑问
实际上,流行的意思不仅在于流行时发生了什么,还在于后来留下了什么。 网络流行语具有高度的练习性、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多层次的意义,已成为解读时代密码的有效工具。 即使过了多年,流行语不再流行,人们回顾时,也不能忽视时代留下的生动脚注。
空谈没有根据。 我们可以看到10年前、2009年的流行语。 当时,“咀嚼文咀嚼字”编辑部选出的每年十大流行语中,仅住宅就有“蜗居”和“蚁族”两种。 当时,房价上涨,大学生毕业后成为“蚁族”,叹了一口气。 现在,住宅仍然是困扰年轻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命题,但大学生流动性增强,留在第一线城市成为“蚁族”已经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当时,流行语也有源于“捉迷藏猫”“就职”等话题的一年。
当初,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比起一般认可的网络流行语,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越来越显现出分层的特征。 像“zqsg”“ssfd”这样的拼音文字缩写,最初是用户为了追求便利性而在视频弹幕上使用的,现在还没有完全远离网络二维文化的上下文。 根据网络社区的不同,对流行语的认知和理解也大不相同,成为大家话题的流行语变少了。 选择一部分流行语的机构感慨颇深,选择一年的流行语并不是那么容易。
一部分流行语也集中在“断舍离”“上”等生活方式的讨论上。 注重生活质量,注重个人权利的表现,确实是时代的一大特征。 流行语是社会文化的镜子,通过流行语的取舍选择和放弃,集中表现社会风貌。
但是,作为为国家机关选拔人才的公务员考试,考生当然需要广泛的知识面。 提到网络的流行语,但是接触类似的表达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即使是“高龄考生”,也应该积极听取年轻人的声音。 网络流行语是时代的脚注,也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呼唤。
中国青年报中青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