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行业产业地图_ 2019年中国工业大数据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加速增长超250亿

中国工业大数据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工业大数据是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要素互联后的核心价值创造者,云计算技术是支持广泛、分散、大量工业大数据采集、集约、处理、分析的重要技术。

2018年,中国工业大数据规模达到11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3%,增长率比上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 故障诊断、过程可视化、过程优化是工业大数据三大产品。

1 .工业大数据与互联网大数据的比较分析

随着大数据行业的发展,工业数据采集往往具有时间维度变长、数据范围扩大、数据粒度细分的倾向。 以上三维变化使企业积累的数据量加速增加,最终构成了工业大数据集合。

工业数据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相关性,价值实现要求和难易度高于互联网。 工业大数据和网络大数据之间有明显差异。 互联网大数据主要来自互联网上发布的社交媒体数据,相对分散,来自不同媒体和设备,工业大数据来自不同环节的不同设备的不同阶段,专业性和关联性强。

工业大数据与网络大数据的比较分析状况

资料来源:前瞻性产业研究院的整理

2、中国工业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加速增长

根据塞迪公布的数据,2016-2018年中国工业大数据市场规模加速,2018年中国工业大数据规模达到114.2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长率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到2019-2021年中国工业大数据市场规模将继续加快增长,到2021年中国工业大数据市场规模将增长到256亿元。

2016-2021年中国工业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统计与增长态势预测

大数据行业产业地图

资料来源:前瞻性产业研究院的整理

3 .离散型企业用户最多

在工业大数据用户的行业结构中,离散型制造业企业由于设备和部件数量多,部件变更困难,设备故障检测过程繁琐等因素对大数据的需求高,比率达到62.1%。

大数据技术实现了企业生产流程优化和故障诊断处理,提高了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

2018年中国工业大数据用户行业结构统计状况

大数据行业产业地图

资料来源:前瞻性产业研究院的整理

4、工业大数据用户以大企业为主

大型企业自动化程度高,流程复杂,数据量大,效益高,数据需求量大,企业通过工业化运用大数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018年中国工业大数据企业结构统计所占状况

大数据行业产业地图

资料来源:前瞻性产业研究院的整理

5、故障诊断、流程可视化、流程优化是工业大数据三大产品

2018年我国工业大数据产品中,设备故障诊断、生产过程可视化和生产流程优化占主要份额,比例分别达到29.0%、27.1%、21.3%。

设备故障诊断和生产过程的可视化产品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标准化。 优化生产流程同产品设计研发一样占主要地位,市场份额提高较快。

2018年中国工业大数据产品结构统计所占状况

大数据行业产业地图

资料来源:前瞻性产业研究院的整理

上述数据的来源和分析结合先见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和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先见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揽等解决方案。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