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学艺术生女性的比例持续上升
女性艺术的未来可能吗?
美术报纸的本报记者黄俊秀
妇女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是社会进步的一大特点。 女性纷纷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支撑着“半边天”。 在美术创作领域也不例外,女性艺术家已成为新中国美术创作的新锐军队,女性美术创作不断丰富现代画坛,注入活力。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年轻一代的女艺术家开始积极探索将国际视野与个人视角结合起来,利用各种媒体来表达自己对现实和人生的想法。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她们的创造活力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关注。
郑硕(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二鲜花108×78cm 2018年水彩丙
此外,女艺人的崛起也出现在收藏领域。 前几天,苏富比梅摩指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从2012年到2018年,男艺人作品的反复销售价格总体上增长了8%,女艺人达到了惊人的73%,远远超过男性。
在艺术教育领域,女性占“大半日”——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在以八大美院为主体的国内艺术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入学者中,女性占63%。 中国美院2018级和2019级本科生,女生约占80%,南京艺术学院2018级新生入学统计显示,女生占72%的中央美院出现史上最高性别差异的是2017级本科生,新生共计834人,其中男生255人,女生579人,平均比例为2:5。 在师范学校的艺术专业中,这个比例更高。 以湖南长沙师范学院为例,女生占学生总数的80%。
女生成为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类师范教育的主体,这成为不争的事实。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为此准备好了吗? 忽视男女心理差异,继续提倡无歧视教育,或者正视男女心理成长特征,将“女性艺术”“女性意识”引入教育视野,让女学生坦率面对性别特质,尽快摆脱“第二性”焦虑,吸收艺术营养,扩大和提高自己的心理空间和艺术结构。
湖南长沙师范学院教师付琴认为,教师职业中巨大的女性群体对教育结果有着广泛的影响。 女师范生是濒危民间文化遗产中的强大救助力量,保护和传承当地濒危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女师范生集团的重大使命。 “少年非遗孤”、“民间美术上课”、“将民间美术纳入高中的课程体系”等观念,最终可能指的是“女师范生”的艺术教育。
作为女艺术家和女教师,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美术教师姚颖非常关注女艺术教育的发展。 她认为女性比男性艺术和艺术教育的观点和切入点完全不同,独特新颖,她们的关注点往往更加柔和感性,感情色彩也比男性艺术家浓,控制着细微的感情。 这样的少数女艺术家对未来的女性艺术教育寄予了期待。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郑硕认为,关于女性艺术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需要重构符合新时期发展特点的艺术教育课程,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女性创造力、感性、鉴赏力的教育。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女性艺术教育也关注女性自身的特点,从建立指向性明确灵活的艺术教育模式、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培养女性创新意识等方面确立女性艺术教育的实现途径,打破传统艺术教育的局限性,构建新时代女性艺术教育的新模式。
天津美术学院教师蔡察表示,女性艺术教育不一定单独成为话题,人的核心非常多样,艺术从来不与性别有关。 她希望能直接看到现在学生的学艺普遍需要提高什么。 作为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最需要提高的是综合素质。 例如,有广阔的视野,有能力把握信息的收集、解读、摘要的思维、结构、再创造的欲望,学生需要培养对社会、现在的整体局面的关心能力,提高学生对多方面文化的吸收等,思维被更开放地包容,作品显示出更多的可能性。 作为女教育家,蔡推认为应该更加细致地看待。 学生时代是培养他们严谨的学问精神和敏锐的观察能力的最佳时期,老师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世界观的形成。
陈牧甜绿阴120×120cm 2017年布面腈纶
女性意识如何进入教育视野
文/李健秋
最近,“存在: 2019湖南省80/90青年女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在长沙师范学院美术馆举行。 展览会由长沙市文艺联合会、湖南省女画家协会、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主办,共有240件参展作品全面展示了湖南省青年女艺术家的艺术成就与思考。
为了为参展的年轻艺术家们提供更深入的学习机会,为了更深入地思考当前美术教育界的问题,展览同期,主办方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和学者举办了以“新美育女性艺术创作与教育”为主题的研讨会。
林上(中国美院附属中高二学生)临王时敏山水图58×40cm
展览会:回到大学再回到教育
回到女人自己
2019年11月,在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展览室里,“年轻”展览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批评家、美术教师
在宽敞的展览室中,包括国油版雕刻、综合材料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在形态不同的情况下“和平共处”
文明反省、后工业文明、消费文化、思考生命、探索人性和身体等多个主题在“自我表现”中交错……在各自中呈现出共同性,以独立的视角表现出共同的思考和探索。
“这个80、90后的作品展,希望年轻艺术家能够创造一个展览场所,更重要的是,希望社会各界更关注年轻女画家——女艺术家优秀有缘,但她们的作品敏锐,比很多男艺术家都优秀。 通过这个展览,我想展示一下年轻女性艺术家这个生命体是如何艰难顽固地成长的。” 为了准备这次展览,谢丽芳和她的青年策展队花了不少心血。 “从2014年开始,我们第一次开始创作湖南女性艺术家作品展,至今为止5年,出版了10本书。 做这个展览也可以看作是源头的追踪,一个源头是回到大学,为年轻女教师提供展示的机会,另一个源头是回到儿童教育,希望这些活动刺激年轻女教师的思维,帮助她们早日成长,为现在的教育现实提供更具体的解决办法”
林上(中国美院附属中高二学生)临董其昌山居图58×43cm
实践与思考:
新美育与女性艺术创作的结构
研讨会开始时,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年轻教师们分别向参加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报告和共享。
她们谈论了自己在日常教育中的思维、感慨和尝试,师范学校女生的比例很高,她们遇到了一些女性意识女性的特质渗透到美术教育中,这让她们很烦恼,但是她们开始了新的尝试。
“尽管科学技术把社会推进到了大数据时代,但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对传统绘画品种的接受以及对创作主体心理特质的理解和尊重仍处于相当初步的阶段。 这也客观地为造型教育和美术教育留下了很大的探索空间。 我们探索的是新的美育理念如何与当前的教育现状交流”。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罗湘科代表教师讲述了他们困惑与努力的方向。
张靖(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柿子树水彩
对这些生动的教育事例,特别是其中包含的艺术、教育、女性的身份和创作的真诚思考和大胆探索,给了当地艺术家和学者很高的肯定。
在以女性艺术家为中心的展览会和研讨会上,“女性”“女性艺术作品”是绝对不可避免的话题。 来自澳大利亚,在欧美很多国家进行展览和艺术活动的帕米拉·欧文说:“作为女性艺术家,我确实感到很多困难——生活碎片化,创作中注意力分散是常见的现象。 特别是我现在在马赛克和公共艺术领域,男性主导服从女性的状况变得明显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少被称为“女艺术家”,更多的被称为“艺术家”,更受男性世界的尊敬。
刘坚(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肖像画写生国画
“艺术不是性别问题,而是独创性的问题。 “女性艺术”这个称呼,是在“男尊女卑”的情况下,女性失去发言权,成为历史边缘的人,为了走出边缘而必须采取的道路。 但是,作为女性的自我,没有必要强调性别,只强调艺术的独创性”。 着名艺术评论家陶咏白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一贯坚定鲜明。 “女艺术家在创作和教育过程中,无需强调阴柔的女性意识,阳刚也是女艺术家的特质。 女艺术家决不能对自己设置限制。 ’他说
据女艺术批评家、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主席徐虹先生介绍,“女艺术家”的称呼,就像女性的自卫宣言和身份认证一样,是她们的自我保护。 目前,女性艺术创作取得了相当显着的进步,但总体上还缺乏分量丰富的作品。 考虑其原因,还是女艺术家对女性身份和角色的定义过于狭隘,从人的根源、女性对人类发展的重大角度看不出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承担起继承人类文明的宏伟使命,那么女性的视野和构造就不会太大了。”
也许是性格上的原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孔紫先生对于“女性艺术”这个话题,似乎持有更加温和乐观的看法。 “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兴起,男女同性恋取代了单纯的女性主义,男女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女性作为社会作用,不仅仅是女性性别的自我,开阔视野和领域也是扩大女性艺术家创作的方向。
从强调到淡化,女性艺术家和批评家们对“女性艺术”这一称呼的态度反映了女性自身重新发现性别问题的心理过程,以及面对坚强男权社会时感到的身份不安。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艺术的倡导帮助了艺术家们脱离边疆,几十年后的今天,这种女性身份的强化反而让人担心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流向边疆。 在更加强调公平自由和人性的社会中,也许会有意识地模糊自己的性别,表明女性艺术家们对于成为“第二性”保持警惕。
王家卫的《世代宗师》中有句台词“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其实每个人的认知之旅都没有从“认识自己”开始——如果每个人都害羞到自己的性别,故意无视的话,就会面对更广阔的世界,能理解更深的人性吗? 在这个意义上,性别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环是不可或缺的。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教师们,首先要思考与尝试,针对现在的教育现状,适当地引入女性艺术、女性意识进行教育设计,这种探求真正的尖锐性,值得教育家们每个人赞扬。 他们可能刚出发,但只要前进,通向目标的道路就会向脚下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