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个部门发出了《关于开展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医疗救治和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发〔2019〕50号),现解释如下
一、文件制定的背景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视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和重大疾病诊疗保障工作。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6个部门共同研究,以儿童白血病为突破口,采取了提高医疗救治、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水平的全面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此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不忘初心,铭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治疗周期长、难度高、费用高、负担重的情况,与民政部、国家医疗保险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合作,开展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的医疗和保障管理
二、完善文件主要内容(一)诊治体系,提高救治管理水平。 一是根据发病率相对较高、诊疗效果明显、经济负担较重等原则,明确了神经母细胞瘤、血细胞综合征等10种病种作为首次救治被管理。 二是与健全定点医院建立诊疗合作网络。 针对非肿瘤性儿童血液病,建立健全的诊疗服务网络,确立定点医院,实施省级、市级单位的集中救治管理。 对于儿童实体肿瘤,以省级(或有条件的地方市)为单位,由儿童专科医院成立跨医疗机构的诊疗合作组,合作组成员共同实施实体肿瘤患儿的化疗、手术、放射治疗等多学科合作诊疗。 三是组建国家级、省级专家,修订相关诊疗技术规范、临床途径,提高教学贯彻度。 四、建立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登记管理体系,实施家庭医师合同服务,提供全程服务。 五、制定相关病种早期筛选方案,明确适当的筛选指标和项目,提高科普宣传力度,提高早诊早治率。
(二)完善药品供应和综合保障制度;。 一是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开展相关病种药品供应保障状况监测,鼓励新药开发生产,实施抗癌药品、儿童用药优先审查审查审查。 利用血站丰富的血浆生产血液制品,用于血液病、恶性肿瘤患儿的救治。 二是提高医疗综合保障水平。 加快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加强医疗救助基础保障能力,发挥综合保障效果,合作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将满足更多条件的治疗药物列入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 深入推进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简化转诊结算手续。 加强社会救济和慈善援助。
(三)保障组织的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分工,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宣传引导力。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 民政部门必须发挥社会救济的基础。 医疗保险部门将继续完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综合发挥三重制度的综合保障性能,逐步降低参保人员(包括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患儿)的医疗费用负担。 要总结各地先进的经验方法,探索在重大疾病分类诊疗、救治管理、药品供应保障和高额医疗费用医疗保险清算等方面形成成熟的政策模式,在全国推进应用。
将开展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医疗救治和保障管理工作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员会、民政厅(局)、医疗保险局、中医药管理局、药监局
儿童健康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家庭对生病儿童救治的期待很高。 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病种多,治疗困难,一些病种的诊疗过程涉及许多学科和医疗机构,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偿还率低,家庭负担重。 为维护儿童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民政部、国家医疗保险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监局决定开展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医疗救治和保障管理工作,按照患者的自主原则,为血液病、恶性肿瘤患儿提供相应的保障。 现将相关请求通知如下:
一、完善诊疗体系,提高救治管理水平(一)明确救治管理病种。 根据发病率相对较高、诊疗效果明确、经济负担重等原则,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血细胞综合征等非肿瘤性儿童血液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骨和软组织肉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儿童实体肿瘤确定为最初的救治管理病种。 在此基础上,结合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保障水平的提高,扩大病种范围。
(二)建立健全定点医院和诊疗合作网络;。 一是针对非肿瘤性儿童血液病,结合开展儿童白血病救治管理的经验,各省应建立健全的诊疗服务网络,实施省、市单位的集中治疗管理。 结合诊疗能力水平的现实确定定点医院,建立由省级定点医院主导、各级定点医院共同参与的诊疗服务网络,提高诊疗能力。 明确职务分工,完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标准。 第二,针对儿童实体肿瘤诊疗环节多、分散在不同医疗机构的特点,各省组织相关医疗机构建立诊疗合作网络,结合诊疗能力水平的实际情况,以省(有条件的地区或市)为单位设立跨医疗机构诊疗合作组。 以儿童专科医院(包括中医)为中心,本级合作小组成员共同对实体肿瘤患儿实施化疗、手术、放疗等多学科合作诊疗。
(3)提高诊疗规范化水平。 整理相关诊疗技术规范、临床路径,查出不足,开展修订工作,提高培训贯彻度。 组成国家级、省级专家,通过定期巡诊、必要时的会诊、远程指导等方式,提高各地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的识别诊断和诊治管理能力。 组织专家通过信息系统加强定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诊疗效果评价,确保有关制度规范的落实。
(四)加强全过程的管理。 在建立已经运行的中国儿童白血病诊疗登记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完善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病例的信息登记项目。 加强病例跟踪管理,促进诊疗信息各类相关医疗机构之间的相互连接,提供全程服务。 实施家庭医生合同管理,指导急救组织、定期评审,提供居家、社区感染预防管理、健康指导等服务,宣传指导有序诊疗。
(5)提高早期诊断的早期治疗率。 针对儿童实体肿瘤早期发现困难的特点,制定了相关病种早期筛查方案,明确了适当的筛查指标和项目,开展了适当的技术推广,论证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体检过程中实施。 提高科普宣传力度,注意监护人儿童的成长发育状况和身体变化,提高对相关症状体征的敏感性,引导其及时就诊。
二、完善药品供应和综合保障制度(六)加强药品供应保障。 开展相关病种药品供应保障情况监测,提高相关药品供应保障程度。 鼓励新药的开发生产,加快国外已经发售的新药在国内的审查发货,鼓励临床上开发必要的药品,对符合条件的抗癌药品儿童用药品实施优先审查审查审查。 利用血站丰富的血浆生产血产品,探索用于血液病、恶性肿瘤患儿的救治。
(七)落实医疗综合保障政策。 扶持困难满足条件的群众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加快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加强医疗救助基础保障能力,实现三个制度的有效联系,发挥综合保障效果,合作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八)推进医疗保险支付改革。 完善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符合更多条件的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深入推进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指导各地治疗方案优先按病种支付,合理推算按病种支付标准。
(9)简化转诊的结算手续。 实体肿瘤患儿需要到多医疗机构就诊时,医疗保险部门可以异地简化直接就诊手续,推进电话、传真、网络、APP等多种备案和咨询方式,优化手工结算流程,及时支付医疗保险基金。
(十)加强社会救济和慈善援助。 对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特殊困难患儿和家庭,按规定及时给予保障救助。 提高社会对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的关注度,进一步鼓励和诱导慈善力量参与相关疾病的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
三、加强组织实施的(十一)组织领导;。 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视发展和保障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中央领导人多次发出重要指示。 各级卫生健康、民政、医疗保险、中医药、药物监察等部门应当十分重视,贯彻落实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医疗救治和保障管理工作。
(十二)明确部门的责任分担。 卫生健康和中医药部门公示和动态调整定点急救医院和诊疗合作网络的基本信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 民政部门应发挥社会救济的基础、急救困难的作用。 医疗保险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保障政策,合理化工作流程,促进各保障制度的合作。 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确保各项政策互补,有效落实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医疗和保障管理的各项要求。
(十三)加强宣传引导。 各省应及时总结和推广适当的经验方法,调整相关政策,做好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医疗救治和保障管理工作。 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指导力度,提高群众认知率和满意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民政部
国家医疗保险局国家中医药局
国家药监局
2019年7月31日
资料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