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日,紧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了《大型商业综合消防安全管理规则(试行)》(简称《规则》)。 曹刚律师认为应加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工作,基层消防救援机构和大型商业综合体、商户和员工应积极采取执行和应对措施,在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同时,应特别注意法律风险。
背景
目前,商业综合体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艾媒咨询2019-2021中国城市商业综合体大数据和商业决策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商业综合体牵引的零售消费市场规模已达36.6兆元。 预计2021年城市综合体牵引的零售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47兆元。 但由于其建筑规模大、人流密集、火灾抢救困难等风险,火灾预防管理任务十分艰巨。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工作始终是主管部门消防综合监督的重点。 2016年4月25日,原公安部消防署发表了《关于加强超大城市综合消防安全的指导意见》,指导超大城市综合消防安全。 2018年7月3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在全国集中开展大型商业综合消防安全专业建设,公布了《大型商业综合消防安全专业建设计划》
认识,最严格的消防新规则
一年来,随着机构改革的进程,消防综合监督责任发生了变化,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的责任转移到住宅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筑防火技术的内容也将得到调整。
调整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定义,范围也会扩大。
增加部分单位和个人的消防安全责任,消防法规没有规定。
增加产权的机构有责任促使使用机构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大型商业综合体委托承包、租赁、经营管理的,所有权机构不仅应当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还应当敦促使用机构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 增加各使用单位,对部分消防安全负责。 大型商业综合体有两个以上的所有权部门、使用部门的,除了各部门对独自部分的消防安全负责以外,对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共同承担责任的要求增加了。
增加消防安全责任人进行消防工作的检查评价,建立保证各规章制度执行的消防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例会等2个职责。 增加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组织首次抢救火灾、制作消防文件、确定本部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消防安全标志等4项职责。 组织了增加保安人员救首火、疏散人员的责任。 新建员工不妨碍避难,积极接受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具备遵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参加机构灭火和紧急避难预训的三理解三会基本能力,监督每天到岗后和下班前进行安全检查,阻止顾客不利于消防安全的行为等5项消防安全责任。
另外,《规则》应当提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具备与其职责相适应的消防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的工作资格或者工程类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
是更严格的建筑防火技术要求,有些内容与相关消防技术标准不一致。
饮食场所集中配置。 餐饮场所应集中配置在同一层或同一层的集中区域。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饮食建筑设计标准》未作此要求。
厨房防火区限于采用隔墙。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未规定厨房外墙布置,《规则》提出厨房区域必须外墙布置。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规定厨房有明火加工区允许耐火极限在2.00h以上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隔墙门、窗户采用乙级防火门、窗户。 《规则》要求扩大到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为2小时以上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离。
除小型饮食场所外,地下中型以上的饮食场所请勿使用气体。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和《城市燃气设计规范》,在公共建筑中,满足规定的通风、排气和排烟条件时,大锅炉和中餐炉等燃气器具可以安装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液化石油气除外)和地上没有自然通风的房间等内。 《规则》建议,地下中型以上饮食场所(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以上、座位数75座以上的饮食场所)不要使用煤气。
禁用镜面反射材料。 《建筑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避难通道和安全出口的天花板、墙面不得采用影响安全避难的镜面反射材料。 “规则”提出了避难门、避难通道及其端壁面藏有镜面反射性材料、迷惑人的视线等影响人的安全避难行为的装饰品。
使可变方向的避难指示标志无效。 建筑物高度不足250米的民用建筑,如果有两种以上的避难计划,《消防紧急照明和避难指示系统技术标准》允许采用可以改变指示方向的避难指示标志。 《规则》建议建筑物内不得采用可转向避难指示标志。
扩大儿童活动的场所。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规定为《托儿所、幼儿园儿童用房和儿童玩具厅等儿童活动场所》。 《规则》以儿童训练机构和具有儿童活动功能的饮食场所为儿童活动场所,不得设在地下、半地下建筑物内或建筑物的4层和4层以上的楼层。
严格限制建筑材料。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物流建筑设计规范》中,芯材为不燃性材料,耐火极限应符合规范有关规定的,建筑中的非承重外墙、房间隔墙和屋顶板可采用金属夹层板材。 《规则》提出仓库场所不能用金属夹层板。
更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消防法规没有规定。
在饮食场所严禁使用甲乙类液体燃料。 《规则》规定严禁在饮食场所使用液化石油气,同时也不使用甲乙类液体燃料。
严禁烟火、烧香等烟火。 严禁在建筑物内使用吸烟、烧香、火光照明,公演、放映场所不得用火演奏或放烟火。
宣传标语不要燃烧阻燃材料。 “规则”要求大型商业复合体内部使用的宣传横幅、招牌等临时装饰材料用不燃性或阻燃材料制作。
撤销消防设施需要通知。 《规则》除了要严格按照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履行内部审查手续,制定应急方案,执行防范措施外,还要在建筑主要出入口处公告明显的位置。
建立双向信息联络交流机制;。 《规则》要求消防控制室与商户之间建立双向信息联络沟通机制,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信息能够顺利、及时地响应。
创设关于紧急预案评论、消防训练和消防队的规定。
灭火和紧急疏散预案进行了专家评价论证。 《规则》规定,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必要时应邀请专家团队评估和论证灭火和紧急疏散的预案。
消防救援机构参加企业消防演习。 《规则》要求,消防训练方案应向当地消防救援机构报告,接受相应的业务指导。 总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每年都要和当地的消防救援机构共同进行消防训练。
微型消防局可能至少设有两个。 原公安部消防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规定,除依照消防法规设立专职消防队重点单位外,还应设立消防控制室重点单位,设立重点单位微消防站。 《规则》规定,如果大型商业复合体的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必须至少设置2个小型消防站。
落实,在法治框架内
《规则》反映了主管部门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综合监督的思路,经过一定时间试行后,成熟的经验将提高到消防法规和技术标准,曹刚律师基于以前的认识,就《规则》的执行提出一些观点
以前,接受了某个事件,有保安员是否负有救首火的责任的争论。 根据《规则》规定,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保安员有救助初火的责任,组织员有避难的责任。 《规则》的经营、服务人员的消防安全责任被详细规定,在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责任的基础上,也有利于企业、公众和自己的消防安全。
执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的工作资格或者工程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要求,需要法律法规的依据。 国务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对火灾高危机构的消防管理,仅鼓励消防安全管理者取得注册消防技术人员的执行资格,没有强制性规定。 《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与本公司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没有规定资格、职务和学历等工作条件。
对于注册安全技术人员,《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品生产、储藏机构以及矿山、金属冶炼机构应由注册安全技术人员从事安全生产管理。 对其他生产经营部门,法律规定鼓励采用注册安全技术人员从事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尤其是大型商业的综合性消防安全管理者,通常是高级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消防知识,还要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现行《登记消防技术人员管理规定》的执行范围有消防安全管理,但消防安全管理者必须取得登记消防技术人员执行资格的规定内容。
儿童教育机构受租金压力的束缚。 根据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商务综合发展状况报告( 2017-2018 )》,2017年全市城市商务综合平均日租金为7.9元/平方米/日。 艾媒咨询《2019-2021中国城市商业综合体运行大数据和商业决策分析报告》显示,与儿童经济等相关度较高的体验事业状态持续增长。 儿童训练机构按照《规则》的要求,选择在大型商业综合体一层到三层经营,面临租金上涨的压力,有些儿童训练机构可能选择退出。
饮食是大型综合商业体的主要职业形态,统计数据显示,商业综合体内饮食业的营业面积、入所店铺、销售额仅次于商品零售,职业形态占30%。 但对《规则》的布局、位置、防火隔离和瓦斯使用等要求更为严格,饮食场所在布局、装修和设施设备方面可能面临改善的压力。
《规则》不是部门规则和消防技术标准,但具有普遍约束力。
《规则》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的关系。 住宅部门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和消防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查,《规则》中饮食场所的防火区划、可变方向避难指示标识、仓库建筑材料等技术要求与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和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不一致,不能成为确定合格与否的理由。 大型商业综合体整体或者一部分,无论是通过消防监察检查还是未被检查的项目检查,都必须这样做。
曹刚律师认为,当《规则》的内容与消防法规的规定不一致或有冲突时,必须遵守消防法规的规定。 除非企业为了提高消防安全防范能力而自愿履行,否则实际上不能执行“规则”,对此,消防救援机构不得以违反“规则”为理由,因火灾的危险而命令纠正或者给予行政处罚。
曹刚律师认为,尽管合法性有效性的歧义可能存在,但执行《规则》并不是消防安全责任的主体。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应当根据自己的客观现实,修改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实行《规则》提出的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积极预防火灾和相关法律责任风险。 毕竟《规则》还在试行中,单位和个人有责任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的消防救援机构应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进行整理,修正相关消防管理要求,满足推进管理系统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