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开始,动力锂电气新能源汽车以10年的政策实现产业化,2009年全国生产销售约5000辆,2018年生产增加到127万辆,销售增加到126万辆。 国内氢燃料电池的政策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对抗标准动力锂
①推进措施——均以中央地区二级财政补贴为政策主要措施,早期关注先发优势,晚期关注产品力量优势。
②推进领域——均为先商后乘,早期关注商业车的领域,晚期关注轿车的领域。
③推进地区——都要从部分城市着重推进全国,尽早关注汽车企业的地区优势。
④推进标准——国家标准、补贴标准沿着越来越严格的路径,关注产品力量的优势。
动力锂电:开始政策驱动,产品驱动力逐渐提高
两条技术路线的不同之处在于辅助设施中氢能汽车是辅助对象。 动力锂电气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充电站、电气交换所等辅助设施起步较晚,2014年至2014年只设定标准,没有奖励政策,从2014年开始逐渐增加力量。 氢燃料电池车所需的加氢站等设施从2018年到2019年在多个城市制定了奖励政策。
2009-2012年:补助金领先的产业指导期,以公共汽车为中心,特别是以公共汽车等商用车为中心
2009年至2010年是动力锂电新能源汽车产业引进期,财政部、科技部、工业信部、发展改革委员会四部委于2009年1月发布的《十城千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模式推广应用工程》开始了霸盖25个城市的公共汽车方面的试验,财政部、科技部、工业信部、 发展改革委四部委于2010年5月发起的《关于实施个人购新能源汽车补贴试验的通知》开始了霸盖六城市个人购车领域的试验。
在公共汽车领域,“十城一千”政策的期待是提供财政补贴,计划花费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模式运营,目标是到201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占汽车市场份额的10%
在私家车购买领域,对私家车购买试点政策的期待是通过中央地区的二级补贴,鼓励个人购买新能源车。 中央对于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以3000元/kwh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高补助5万元/台的纯电动汽车最高补助6万元/台。 地方根据各地情况,提出了辅助奖励政策。
两项政策的效果不太理想,在公共服务领域普及的车辆数量、比例未达到预期,在个人购车领域普及的数量很少。 从数量上看,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25个试点城市将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2.74万辆,其中,建设以公共服务领域2.3万辆、私营领域0.44万辆为模型的充电站174个、充电桩8107个。 从比例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汽车销量超过1900万,新能源汽车在12年的销售比例不到1.5%。
在公共汽车、私家车购买领域,各地实施的能力不同,当地有新能源轿车企业的城市出现较强的保护主义,当地地方补贴比较丰富,全国各地企业蜂拥到当地没有新能源轿车企业的城市抢夺市场。
在公共汽车领域,地方保护主义主要体现在采购的倾向上。 截至2011年底,北京约1000辆参与运营的混合动力客车中,90%来自福田汽车的重庆市购买的10辆混合动力轿车均来自长安集团的长春和大连首辆购买的混合动力客车来自中国一汽集团。 按照当地的喜好,即使当地汽车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足,也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不会妨碍接受订单。 2010年7月,长沙向比亚迪购买第一辆K9纯电动巴士,每辆约200万元,但由于长沙的比亚迪分厂生产能力有限,到2013年5月为止首次供货。
2013-2016年:补贴驱动的快速成长期,公共汽车、私家车急速增加
2013年9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展改革委四部委发布了《关于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通知》,全国在公共汽车领域推进新能源汽车,继续实施二级补贴,直接规定推进数量,强制打破地区歧视,实施公共采购倾向。 详细情况为,继续实施中央地区二级补贴的2013年至2015年,特大城市和重点地区新能源汽车累积推进量不得超过10000辆,其他城市和地区累积推进量不得超过5000辆,外国品牌数量不得超过30%。 为了限制外国品牌车辆的购买,不得设置或变更。 政府机构、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车辆采购倾向于新能源汽车,新增或更新的巴士、公务、物流、环卫车辆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在30%以上。
中央广泛普及,但从2013年至2014年,公共汽车、私人汽车采购领域普及效果不佳,有产业基础的地区保护主义尚未完全消失,地方积极性不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尚未确立。 这个阶段的地方保护主义在公共汽车领域出现了购买倾向,在私车领域一部分省市单独发表了新能源汽车补助金目录。
为了在私家车购买领域推进新能源汽车,中央开出补助金目录,只有购买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才能得到中央补助金。 一些地区除中央目录外,还单独出台省级、市级新能源补贴目录,与中央目录不同,一般优先通过当地汽车企业的车辆。 以上海为例,上海经信委员会从14年开始陆续发布上海市新能源补贴目录,其中当地品牌上海通用赛思普林电动汽车上汽荣威E50首次获得认可。
大部分地方积极性低。 中央政策制定一年后的2014年9月,工信部发布了《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情况表》,39个示范城市中,只有合肥市、浙江省、上海列完成进度前三,分别完成70%、52%、40%,其馀城市完成度低,而且5个城市完成度为0% 截至2014年12月,6个城市未发布补助政策。
从2015年起,中央进一步增加了推动力,免除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汽车船税,降低了公共汽车产品油价上涨补助金,各地开始加快政策落地,公共汽车领域、私家车领域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迅速增加。
2016年,公共汽车领域,特别是公共汽车领域发生欺诈事件,是由于前期中央地区二级补助金丰富,新能源公共汽车成本下降速度快,补助金不能及时调整,补助金下降等现象造成的。 补贴较高的是2009年至2012年新能源客车销售价格较高,混合动力客车销售价格在80万以上,纯电动基本在100万以上。 同期传统能源巴士的价格为30-50万。
为鼓励公共汽车购买新能源汽车,财政提供了丰富的补贴。 补贴倒置是指中央和地方两级补贴合计超过车辆成本,整车厂制造产品,顺利销售,就有收益空间。 整车厂的自产自销、相关公司的销售、售后放任不管等不断。 补助金以6~8米纯电动轻型汽车最为典型,2015年,6~8米纯电动轻型汽车的成本约为30-40万,中央补助金为30万,部分地区补助金为30万,完成销售过程可赚20-30万。
2016年,为了严格调查欺诈对策,工信部仅在1~3月和11-12月发表了《新能源汽车补助金目录》,去年就出现了7个月的停滞。 2016年10月起,财政部、工信部陆续报告了11家修车企业的处罚情况,车辆几乎都是公共汽车,其中苏州吉姆西伪造生产合同资料,虚报车辆,情形最严重,被取消了整车的生产资格。
2017年至2019年:补贴后退,双点政策后补贴时代,私家车购买领域迅速增长
从2017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具体设置地方补贴上限,补贴逐渐下降,补贴要求技术标准细分,清算时评估累计行驶距离,消除欺诈补贴空间,减少双点政策的基础产量。
2017年,地方补贴比例不得超过50%。 地方补助金大幅减少,从2017年到2017年补助金下坡的计划变得更加明确了。 我国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续航距离、电池容量、车长为主要标准,自2017年以来增加了百公里用电量需求、动力电池能源密度、快速充电倍率等要求,非个人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评价累计行驶距离必须达到3万公里。 为了欺骗而生产的汽车通常不能正常使用,英里数很难达到3万公里,堵住了政策的漏洞。
2017年6月,工信部发布了“轿车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点的同时管理方法”,同年9月正式发表,2019年再次修改。 主要思路是,传统燃料车的生产和销售会产生负面影响,生产和销售符合标准的新能源车会产生数量不同的正面影响,正面和负面抵消后,正面影响会合格的负面影响,汽车企业发售的新产品会获得产品认证书 正点除了自己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之外,还可以通过前年转移本机构的正点,购买其他汽车企业获得。
2020年以后:没有补助金,产品力量获胜的完全市场竞争期
2020年以来,动力锂电气新能源汽车在没有直接财政补贴的情况下与燃料车竞争购买私家车领域的市场份额。 2019年3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地方补贴自2019年6月以来全部取消,中央补贴自2020年以来全部取消,原则上对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客车以外的新能源汽车
对标锂电:氢能政策布局加快
通过整理我国动力锂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脉络和当前产业链的状况,判断当前氢能处于产业领先时期,当时对基准动力锂电的2009年,关键行业驱动力是财政补贴等产业支持政策。
中央级别,2019年3月,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10月,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决定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的政策基调。 财政部预计2019年Q4会发表2020年以后燃料电池的中央补助金基准。
从地区层面来看,2019年有17个以上省份的28个城市发布了关于氢能源的地方政策,全国各地氢能产业的规划布局加快。 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政策投入最大的城市是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