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未来发展的_ 划重点!新能源汽车未来如何发展?2025年销量要达25%左右

12月3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计划( 2021-2035年)”,截止到2019年12月9日,公开征集各方面的意见。

意见稿说,截止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25%左右,智能网络汽车的新车销售量达到30%,坚持创新整车和零部件技术,首先深化“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加强新能源汽车和电网( V2G )的能源交流, 自2021年鼓励V2G在地区范例应用以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珠三角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公共领域增加或更新新新能源汽车等。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25%

意见稿指出,下一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经过15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品质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我国进入了世界汽车强国之列。 纯电动汽车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应用,在公共领域汽车全面电化,高级自动驾驶智能网络汽车普及,有效促进节能排水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高。

同时,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售量达到25%左右,智能网络汽车的新车销售量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络汽车实现了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的商业应用。

深化“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

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坚持整车和零部件技术创新,首先深化“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 我国将继续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加强整车技术创新的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络化与智能技术为“三横”,构建重要的零部件技术供给系统。 截至2025年,纯电动轿车新车平均消耗电力下降到12.0千瓦时/百千米,插电式混合动力(包括程序)轿车平均消耗电力下降到2.0升/百千米。

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 V2G )能源交流,鼓励区域应用V2G,统一新能源汽车充放电、电力规划需求,综合运用政策和经济手段,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节能交流,新能源汽车电力成本

珠三角公共领域新增的汽车全部使用新能源

同时,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交通融合发展,发展一体化智能移动服务,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分时、城市客车、出租车、现场车等领域的应用,共同构建汽车生产企业和移动服务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意见稿大力推进充电交换网络建设,加快形成以适度先进性、缓慢充电为主、以紧急充电为辅的充电网络,鼓励交换模式应用,加强智能秩序、大功率充电等新充电技术的开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 在氢燃料方面,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燃料电池商业化示范。

意见稿鼓励地方政府加强公共服务、共享旅游等领域的车辆运营支援力度,给予新能源汽车的通行、使用等优惠政策。 从2021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珠三角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的公共领域,新车和新车都被使用。

记者拱千舒氏

【作者】拱千舒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