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市城北4公里的红山顶上,是明代长城遗址中雄伟气势最强的建筑之一,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和“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
镇北台,危险迫近,控制南北咽喉,巨链险要,是古长城沿线现存的最大堡垒之一,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万历35年4月至7月,在当时延绥町巡抚涂宗疏浚的指导下,在红山顶建立关口兼备关口和军事展望台的用途,因其地势高而被称为“台”,因为有威镇北的用途而被称为“镇北台”。
镇北台为正方形、四层、内衬土块、外堆砖石、底部大小,一层一层地采用。
镇北台第一层城墙内建设了守台防守军营,现在遗迹的一部分还残留着。
镇北台第二层南壁开设券洞,内砖石阶直通三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北侧石刻“镇北台”,万历时延绥巡抚涂宗所之书。 第三层东外砖砌的石阶已达四层。 第四层是最上层,在中原建造了砖砌的四方形的看守小屋,清末倒塌了。
镇北台东侧有同期建成的“金贡城”,周围668米,占地面积约2公顷,有为蒙汉政府献贡、赠送礼物、谈判贸易的城堡。 它与镇北台构成了完整的榆林长城建筑系统。 “金”是指金钱、款待的“贡”是指通贡、朝贡。 “通款”通和好,表达彼此友好的心情。 “通贡”是指在政治上臣服于朝廷,使者为家畜和特产等做贡献的特别交易。 金贡城是为这种特殊贸易而建的交易场所。
镇北台南西800米处有明代易马城遗址。 面积约6.5公顷,蒙汉民间自由贸易之城。 蒙汉互市时期,蒙古牧民追赶牛、羊、骆驼、马等各种毛皮,但各地汉族商人带着很多布匹、丝织品、盐茶、烟酒从四面八方来到红山市。 这里是牛羊群,帐簿模糊,骆驼叫马嘶,人声鼎沸,蒙古贸易热闹的景象。
镇北台和东山海关,西嘉峪关被称为中国“长城三大奇观”,沙漠嘉峪关名声很高,海边山海关也不雄伟,但默默守护着榆林。 镇北台有驻屯兵、观察、信息传递和作战功能,其规模沿长城最大,荣获“万里长城第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