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城市一体化_ 北上广三大城市群,成渝、武汉、鲁东等群将助推区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全国各地形成了大小城市群,而中国三大国际级城市群2017年GDP超过34兆元,全国GDP的比例超过40%。 成渝、长江中游、辽宁中部、山东半岛、中原、关中平原等国家级城市群也正在崛起。

我国主要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熟,这些城市群具有各自的经济特色,也有各自的发展阶段,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发展状况和城市功能方面,三大城市群也各有特色。

广东港澳、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明显,各大城市已经合为一体,但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集中在北京、天津,其他城市有协调发展的空间。 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吹响,推动科技创新,成为首要目标。

长三角城市群历史悠久,京杭大运河开通后,这片土地连接一片,形成了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 随着我国40年改革开放的步伐,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经济总量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顶尖城市群。 其中上海3兆元以上GDP居全国首位,其他4个城市超过1兆元,7个城市超过5000亿元。

广东港澳城市群的发展始于近代。 特别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块土地受到国家重视,对于GDP来说,这里已经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经济圈。 2014年至2017年广东港澳城市群GDP由2014年的81720.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0.2亿元。

京津冀市集中在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北京集中全国资源,天津承接一系列国家战略项目和工程,随着雄安新区国家规划的颁布,发展京津冀一体化,优化京津冀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有助于补充河北发展的短板。

除了这三大城市群,中国政治、文化、经济都成为了中国的中心。 中国以外的成渝、长江中游、山东半岛、中原、辽宁中部、关中平原等城市圈发展步伐也很快,这些城市群都有各自的经济特色,也有各自的发展阶段。

城市群的形成,有核心城市。 成渝城市群是以重庆、成都为中心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示范区。 2018年,国家明确要求以重庆、成都为中心,引领成渝城市群发展,推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2020年成渝城市群基本建设国家级城市群,到2030年实现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跨越。

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是以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武汉为中心,由其中8个中大型城市构成的城市群,是湖泊不到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全省人口的一半以上、六成以上的GDP总量集中,是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群之一。 2016年国家发改委要求武汉加快建设支持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四大职能的国家中心城市。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中国北方和华东地区的重要城市集中地区之一,是11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同时山东是中国离韩国、朝鲜、日本地理位置最近的省份,济南、青岛是山东省地区两个中心城市。 在全国范围内,它是中国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先导区域,与京津冀、辽中南地共同构建中国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圈的领导地位。

中原城市群以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周口市、山西晋城市、安徽省亳州市为中心发展区,复盖5省30个地级市。 截至2015年底,总面积2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8亿,总产值5.56兆元。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十三五”规划》,正式批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关中平原城市群将在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一步提高宝鸡、铜川、渭南、运城、临汾、天水、平凉等重要节点的综合承载能力,适度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群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

辽宁中部城市群由沈阳、鞍山、抚顺、阜新、辽阳、铁岭等8个城市组成,区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5%。 2009年八城市地区总产值9984.7亿2009万元,占全省的66.3%,占东北三省的32.7%。 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