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舰上有哪些舰艇_ 当时的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海军为何全军覆没,是丁汝昌的责任吗?

1894年9月17日,19世纪最大规模的“蒸汽机关舰队之间的海战”在黄海大东沟海域开始,清政府的北洋海军和日本海军双方激烈交火,战斗非常激烈。 结果,北洋海军惨败,清政府也失去了黄海的制海权,所以朝廷把败战的责任推给了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丁汝昌18岁时参军,在镇压太平军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 李鸿章看到丁汝昌的忠诚,他们是淮系乡党,直接选拔陆军出身的他为海军提督。

丁汝昌像

丁汝昌作为海军提督的不适任者,是什么导致北洋海军全军霸权的真正原因?

黄海海战后,北洋海军的12艘主力舰艇被击沉,其馀舰也受到了严重损害。 “镇远号”和“定远号”虽然逃走了,但舰上305毫米口径的主炮已经损坏,需要向旅顺军港进行调整。

甲午战争爆发前,清政府作出最后决策的不是慈禧太后,而是以光绪帝及其先生翁同龄为首的清流主战派。 翁同龄主学是道德学,他对从国外购买的军舰,包括军舰,都不感兴趣,但是因为海防的需要而被接受了。

朝廷对丁汝昌的批评声不绝于耳,丁汝昌却无暇顾及。 这时,他面临着北洋海军存亡的难题:离开北洋海军在旅顺很有可能被日军的骨灰抓住的旅顺就失去了海上支援,街上的人们也遭遇了大灾难。

丁汝昌

为了保存北洋海军的实力,无力的丁汝昌终于决定撤出旅顺。 1894年11月旅顺沦陷,日军在市内大屠杀4天,死者约2万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听到消息的光绪帝勃然大怒,丁汝昌被加冕,被剥夺了衡器头衔,戴着罪名立功与日本舰队继续对战。

丁汝昌带北洋海军去威海的时候,镇远舰进港时触礁损坏船体的十几个地方,作为北洋海军的主力舰再也不能参加作战了,朝廷的言官开始追究丁汝昌的管理责任。

日本山东作战军兵力三万人,此时驻扎威海的是李鸿章直管的四千多名淮系陆军。 人数虽少,但加上山东省全体的2万人以上的兵力,可以对抗日本军的山东作战军。 但掌管山东兵力的山东巡抚是李鸿章的死头李秉恒,他把部队全部压缩到烟台和济西南地区,没有向威海派遣军队。 虽然在给光绪帝的信中写到已经派遣了5个营地支援威海前线的作战,但实际派遣的5个营地都是修黄河的民夫。

1895年1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率3人多次登陆荣城湾。 面对强大的敌人,威海数百名守军不堪一击,修理山东派遣的5名黄河的“部队”听到消息后逃走了。 日军很快就接近威海炮台群,最终炮台全部消失,北洋海军失去了最后的陆地屏障,刘公岛和北洋海军暴露在日军的炮火之中。

丁汝昌铜像

看到自己的炮台立起了日军的军旗,悔恨的总领戴宗骞引罪自杀了。 悲愤的丁汝昌决定夺回炮台。 北洋海军有一支特殊的精英队伍“海军陆战队”,这支队伍大多来自丁汝昌的安徽,也忠于丁汝昌。

丁汝昌召集了三百名海军队员,准备用船从刘公岛夺回炮台。 这三百战的海军队员丁汝昌也不失望,北洋海军的最后一战,终于以寡敌全体战死。 这个清军在日本军史上被记载为“最傲慢的中国陆军”。

同年2月,伊东祐亨率领日本联合舰队出征,向刘公岛发起猛烈攻击,定远舰在二十多枚鱼雷的爆炸中不幸命中。 为了不让定远舰落入日军手中,钻心的丁汝昌决定炸毁这艘“亚洲最大的铁甲舰”,伴随着巨大的声音,北洋海军最后的精神支柱逐渐沉入海中。

丁汝昌在刘公岛与日军战斗的时候,朝廷开始传闻四起,据说丁汝昌逃走了。 李鸿章不肯相信这样的事实,竭力获得北洋海军的消息。

在刘公岛的最后几天,丁汝昌经常看到威海的方向,他指望部队来增援,但是迟到没有人了,只有少数的残军陆续发生了逃亡的想法。

电影剧丁汝昌

同年2月11日,丁汝昌也终于等着他期待的消息,信的内容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山东巡抚李秉恒已经彻夜从烟台逃到莱州,援军不再来。 万念俱灰的丁汝昌此时以为伊东祐亨写了一封劝他的信,伊东祐亨的先生胜海舟和丁汝昌交往得很好,他受先生的影响,丁汝昌的生死甚多。

丁汝昌写信要求伊东祐亨投降,要求刘公岛的一切都交给日军,不要杀死部下。

2月12日,刘公岛没有过去炮火的轰鸣,丁汝昌给上司李鸿章写信后,拿着含鸦片的杯子喝,以身殉国。

2月14日,牛昞白天与伊东祐亨签订了“威海降约”,之前威震天下的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海军,成军7年后全军获得霸权。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