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一流”成为国内普通高校指标的背景下,今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规划的意见》。 如何以“双高计划”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国际化有什么新要求?11月23日,2019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召开,围绕职业大学和社会关注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内多所职业大学的院长、书记。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剑飞认为,高校应着力内涵建设,着重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教育能力建设和创新平台建设,然后建立产教融合发展机制, “订单培养模式”加强了现阶段实现产教融合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国际合作与交流,“我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是探险家,但现在应该成为领导者,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他说,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国际化应当实现课程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利用新兴技术实现国际化要求,正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国际意识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高职院校必须走国际化道路,而且要带头创造经验发挥示范作用,高职院校必须“先走一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院长叶银忠表示,高职院校首先不能单线发展,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国际教育等综合发展 要在内部联盟中建立国际交流合作,首先需要内部合作,不能是有对外合作交流的单体。 校企的合作是最大的底气和优势,必须和企业一起出去“我们以前很重视引进,现在必须把引进和出去结合起来”
“高校有高标准定位、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推进”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慧青说,高等学校应从国家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前沿,从职业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寻找定位。 同时,大学要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 最后,高等学校要指挥高层次党建,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主题,以高层次专家为载体,以高层次信息化国际化为引擎,推进“双重高层次规划”。
封面新闻记者周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