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型企业和国家试点_ 今年起试点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

国家发改委10日宣布,最近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六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国产教育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建议,以5年左右的努力,试点建设50个左右的产教融合型城市,在试点城市及其区域内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在全国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

根据“方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的试行对象,一是产教融合型城市。 从2019年开始,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建设了前20个产教融合型城市。 及时开始第二次考试,将改革推广到全国。 首次建设国产教育融合型城市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计划单列市为宁波市、青岛市和深圳市。

二是产教融合型行业。 省级政府在推进试点城市全面产教融合改革的基础上,依靠地区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集团,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教融合,加强产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在产教融合改革中的协调推进和公共服务功能,建立了领导产教融合改革的行业。

三是产教融合型企业。 积极培养产业教育融合、校企合作,在深化职业院校(包括技术人员在内的大学)、高等学校运营和改革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积极建设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和创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示范作用的产业教育融合型企业。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为深化产教融合改革试点,使各项改革任务稳定在各地级城市,平衡试点城市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国家计划分两个城市实施试点。 选择50个城市实施试点,完全具备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基础支持。 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独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50个城市的综合平衡,除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良好的直辖市和规划单列市外,各省、自治区重点建设1~2个城市的改革指标城市也是改革的基本要求。 分两次实施考试,首次以经济、产业和人口基础支持强、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等原则建设20个城市,是确保好指标,树立榜样,取得实质进展后推广到全国。

该负责人在执行1万家企业建设培养任务的基础上,提出试验性地在全国建设50个左右的产教融合型城市,以每个试验性城市建设培养100家左右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东中西部可与实际区别)为目标,在其他地区建设培养5000家以上的企业。 同时,发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主体推进作用。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