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到艾滋_ 都知道HIV会引起艾滋病,你知道它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吗?

HIV是一种RNA病毒,有两种亚型,HIV-1可引起免疫缺陷和艾滋病,HIV-2仅发生在非洲西部和欧洲的非洲移民及其性伴侣身上,很少引起免疫缺陷和艾滋病。 已知艾滋病毒是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以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人体易感染各种疾病,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高。 由于艾滋病毒的潜伏期平均长达8至9年,因此在艾滋病患者患病前可以无任何症状地工作和生活,高危后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尤为重要。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系统性疾病,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盗汗、食欲减退、困倦、咽痛、咳嗽、腹泻、消化不良、皮肤病变、眼睛不适、慢性全身淋巴结和肝脾肿大等,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和粘膜、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 症状因患者而异。 特别是艾滋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初期难以发现,医院的神经内科多与神经系统病变相似的患者接触,神经系统的常规检查很难发现病因,进一步调查感染症的筛查时发现了HIV感染。 艾滋病会出现什么样的神经系统? 我们将AIDS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大致分为神经系统原发感染、神经系统继发感染和神经系统继发肿瘤三大类。

神经系统原发感染( HIV本身引起的感染)

1急性脑膜脑炎: HIV进入体内约发病6周,表现为急性精神症状、意识障碍、癫痫发作,急性期症状在数周内消失,但脑HIV感染持续,之后发展为亚急性或慢性脑炎。

2 .慢性脑膜炎:表现为慢性头痛和脑膜刺激症阳性(脑膜炎症或出血刺激脊髓神经根,引起其支配性肌肉反射性痉挛,产生一系列阳性征象),伴有第5、7、8颅神经损伤症状,表现为面部感觉障碍、咀嚼无力、面瘫、听力障碍或平衡障碍。

艾滋病:艾滋病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昏迷等。 晚期发展为更严重的痴呆症,出现沉默、截瘫、大便失禁。

4 .气泡样脊髓病:由于病毒侵入脊髓内神经传导束(侧索和后索),进行性痉挛性瘫痪(腰以下僵瘫)、感觉性失调(由脊髓内控制深度感觉的后索损伤)、症状与神经系统类似的另一种疾病:出现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但病因截然不同。 部分病例伴有艾滋病脑病。

5 .周围神经损伤: 15%的艾滋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出现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或出现运动感觉障碍,针刺、走路、烧灼感、触痛、感觉减退或缺失(呈手套袜状分布),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皮肤脱落冷,青紫色,指甲脆粗糙

6 .肌病:主要表现为炎性肌肉病变,亚急性发病的近端肢体肌无力、肌肉疼痛,并伴有相应的检测指标上升。

神经系统继发感染(继发感染HIV的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1寄生虫感染:艾滋病后寄生虫感染多为弓形虫感染,偶有其他寄生虫,但罕见。 脑内弓形虫感染后可引起脑弓形体病,临床表现因病灶多发性而复杂多样:亚急性发病偏瘫、失语、视野缺损、癫痫、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等,头颅MRI可发现异常信号。

2真菌感染:常见的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有慢性发病的低热、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眼肌麻痹、面瘫、听力下降,少数患者有癫痫发作、精神异常、偏瘫、共济失调等。

3 .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脑炎、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脑炎和脑脊髓炎等多种病毒感染,以巨细胞病毒脑炎最常见。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情感障碍和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可以表现为颅内压的上升和局部症状。

4细菌感染以结核性脑膜炎和脑膜脑炎最多见,表现为低热、盗汗、食欲减退、全身倦怠、精神萎靡、头痛、呕吐、复视、视力减退、面瘫、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等。

神经系统继发肿瘤

1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一般人群发病率为0.0001%,而艾滋病患者发病率为2%-5%,临床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偏瘫、偏盲等人格改变。

2.Kaposi肉瘤:局部侵袭性内皮细胞瘤,可侵犯皮肤黏膜、淋巴结、脑和器官,但大脑常与其他器官同时生病,不同侵犯部位症状不同。

3 .继发性脑卒中: AIDS可引起多种血管和血液病变,其中肉芽肿性脑血管炎可引起多发性脑血管闭塞的非细菌性血管内膜炎血栓脱落也可引起脑血管闭塞的血小板减少可引起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生脑卒中时,闭塞血管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出现脑梗塞和脑出血的症状。

AIDS的神经系统障碍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上容易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混淆,对医生来说需要全面了解病情、病史,包括不明显的症状和患者可能的病毒接触史,患者诉说病情时必须详细客观,不要放过细节。 在治疗上,能根治艾滋病的药物还没有研究。 目前的治疗主要有抗病毒性、免疫功能增加、感染器官对症治疗(抗感染性、抗肿瘤性),通过这些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持续降低病毒载重量,提高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的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

艾滋病在发达国家的患病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发展中国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我国是艾滋病毒感染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艾滋病毒的发病率也很高。 截至2017年底,我国报道的目前HIV/AIDS患者758610例,当年新发现HIV/AIDS患者134512例(其中95%以上均为性感染),当年报道死亡30718例。 目前没有根治药,最重要的是预防。

预防艾滋病毒1 .正确使用避孕套

2 .采取安全的性行动

3 .不吸毒,不分享针头

4 .不得擅自使用输血和血液制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5 .控制母婴传播

6 .请勿借用或共用牙刷、剃刀、剃刀等个人用品。

7 .对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配偶和性伴侣、与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的静脉药物依赖者以及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出生的儿童进行医学检查和艾滋病检查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