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中国”( Kitay )一词实际上是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的语调,俄罗斯人对中国的称呼至今仍在继续。 “中国”用俄语还有一个称呼,直译为“天下”。 如果以前的称呼是约定俗成的中性语,那么俄罗斯人今天用“天下”这个词来称呼中国的时候,当然包含着尊敬和赞扬的心情。
中国和俄罗斯联邦是邻国,交流起源古老,利益也有关系。 应该说俄罗斯对中国的影响不广,这个民族的文学、音乐、芭蕾、绘画、电影等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中国在俄罗斯人眼中是什么样的“脸”呢?俄罗斯人如何理解过去和现在的中国呢? 让我们进入俄罗斯学校的教材,看看他们的普及读本是如何教给本国青少年中国的概念的。
俄罗斯的学校——俄罗斯大学的学前教育的无中小学分为10年级或11年级——因为使用的教材不是国家的统一标准,所以版本很多。 阿斯特丽丽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明史》对中国的介绍比较详细,最具代表性。 这本书是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推荐的教材,由10年级和11岁的学生使用。
在《世界文明史》的教科书中,只有几个国家单独开篇章介绍,在俄罗斯以外的国家中,中国占据了最多的一页。
《世界文明史》第四章被称为“古代中国”,分为三节:“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古代中国的精神文化”、“中华文明的成果”。
这篇文章除了赞扬中华文明之外,还写道:“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她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文化传统的连续性,这是奇迹。”
中国文明的介绍始于黄河和长江流域,书中说这两个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出发中心”。 之后,从商代开始对古代中国的各个方面描写浮光。
关于商代青铜器等出土文物,文章说其技术精巧,形神兼备,这几千年前的物件已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处事的态度。 “任何东西的材料、造型和内涵都要协调”。 和谐的一贯性也逐渐成为中华文明传统的基础。 在中国人看来,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混乱的现象,实际上只是事物多样性的表现,实际上保持着内在的平衡和和谐。
还引用了俄罗斯着名学者康拉德的一节。 “在中国很少发生极端现象,中国社会以多种对立的历史文化形态保持平衡”教材中说“难怪古代中国把自己的国家称为“中国”。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里是世界的中心”
《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一节概述了古代中国国家制度的沿革。 介绍了秦朝统一中国、汉朝建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模式和官僚体制特征等内容。 书中科举制度多墨,这一考试制度是以能力为尺度的公平竞争机制,为国家推荐有能力的人才,认为“穷人也可以努力晋升官职”。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称中国人的家庭观是“家庭崇拜”。 “中国人意识到所有的亲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有责任感,自己没有伤害祖先的权利。 所以中华文明的道德观念非常发达。 ’这一节重点介绍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 书中把孔子形容为“中国第一个贤者和哲学家”。 解释了孔子提倡的“礼”“仁”思想。 书中特别提到孔子提倡的“自己不欲,不可施于人”的理念,认为这是人处世的“黄金法则”。 说起道教,重点介绍了“无为”的思想内涵。
本章第3节“中华文明的成果”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华文明大大丰富了世界历史文化的宝库”。 书中列举了古代中国对世界发展进步的贡献:四大发明、数学领域的成就、针灸、根据星的位置辨别方位的方法、《易经》改变了世界的内在规律等。
中国茶文化、世界闻名的瓷器和丝绸、以李白和杜甫为最高业绩代表的诗歌艺术、重视意境的中国画、流派多的书法艺术、独特的京剧艺术等,在古代中国取得了高度发展的文化成就,反映在书中。 教科书中还列举了大运河、万里长城、兵马俑、敦煌壁画等着名的工程和造型艺术。
通过数千年来的潜在沉默,中国人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民族个性:尊重礼仪传统,善于等待,不着急,安时待遇顺利,随和安时。
教科书在作文后给学生们做了一些思考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中国人是天生的,不是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