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局取消耗材加成_ 取消价格加成,深度解码《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药品领域的综合管理加深,高价医疗消耗品价格高、过度使用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增加医生负担的主要原因。 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施高值医疗消耗品领域的相关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国家一级没有调整各项改革措施,改革还不系统、不协调、不深入、部门间没有形成合作力,相关问题难以根本解决。 “8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会议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指出了中国医疗领域高价医疗消耗品使用中的问题。

事件: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管理高价医疗消耗品改革方案”

针对高值医疗消耗品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等群众反应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2019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高值医疗消耗品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知,整理高值医疗消耗品价格体系,净化高值医疗消耗品市场环境和医疗服务执行环境, 推进高值医疗消耗品质量可靠、流通迅速、价格合理、形成使用规范的管理结构提出总体方案,分工高值消耗品管理方案的重点任务。

一、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指出了消耗品改革的主要方向。

方案提出了一些原则意见和做法。 其中更重要的是统一代码和信息平台、分类集中采购方法的完善等,有利于长期加快国产替代,提高行业集中度,创新仍然是最佳途径。

一)统一编码体系和信息平台:目前,“医疗保险业务编码标准动态维护”将在国家医疗保障局官方网站上试点,预计到2020年底实现全国医疗保险高值医疗消耗品的分类和编码统一。

2 )降低高价医用消耗品的虚高价格:临床使用量大,购买金额高,临床使用成熟,对许多企业生产的高价医用消耗品,基于购买胶带量、连接测定价格、促进市场竞争等原则,探索高价医用消耗品的分类集中购买。

3 )取消消耗品的附加:目前,中国福建、广东、北京、天津、山东、贵州等约20个省市宣布取消消耗品的附加,预计到2019年底消耗品的附加将全国取消。

4 )严格控制高价医疗消耗品的不合理使用:加强高价医疗消耗品的手术管理,规范临床技术指导行为,开展医务人员单品牌高价医疗消耗品使用、单手术高价医疗消耗品使用情况监测分析。

5 )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快推进DRGs改革:目前,北京医疗改革重点提高了体现技术劳动力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预计将逐步推向全国。

二、政策方向明确,同时设定完成期限

根据政策方案,到2019年底完成第一批重点管理清单,开始集中采购高值医疗消耗品,取消附加医疗消耗品等,2020年制定并统一全国医疗保险高值医疗消耗品的分类和代码,建立高值医疗消耗品的价格监控和集中采购管理平台,建立高值医疗消耗品的基本医疗保险准入制度,加强流通管理

三、消耗品降价趋势很大,自主创新能保持公司的产品竞争力

对于高价医疗用消耗品来说,降价有势头,可以认为符合政策的大方向。 集中采购是医院方面、产品供应商、经销商、流通商等多方面的游戏,核心是产品本身,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差距小,缺乏创新性会面临很大的降价压力,但对于以销售为中心的企业来说,销售店是企业的降价防火墙,在降价上首先降价, 在承担主要降价空间的同时,企业通过开发创新,实现产品升级迭代,实现新旧交替,创新产品追求新价格,维持公司整体的总利润率和纯金利润水平也是政策支持的方向。 对新技术产品加快注册审查,同时加入医疗保险目录。

因此,高价医疗消耗品降价对生产企业短期影响较小,温和,更鼓励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 建议关注具备自主创新产品的企业:乐普医疗、微创医疗等。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