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向公众开放_ 学校图书馆零门槛向公众开放

最近,首都图书馆在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图书馆开设分馆,成为271家“一通”网络馆中唯一的高校网站。 这是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首次实现互补。 在这所大学校园里的第一个分馆里,市民真的可以“零门槛”借书吗? 这个模式能在其他的高中展开吗? 前几天,记者特意访问了开设在高中的第一家分馆。

市民打卡可以借书

上周五,记者来到了位于顺义区牛栏山町的北工大耿丹学院。 学校所在地的前身是1960年代闻名的北京维尼纶工厂,校园的图书馆和教室楼从以前的旧现场开始改造。

在图书馆的开放读书区,有翻书、认真抄本的人。 耿丹学院图书馆长付瑶告诉记者:“2006年开馆以来,牛栏山町没有公共图书馆,所以学校的图书馆一直向公众开放,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读书空间。”

“听说首都图书馆在这里开了分馆,马上就来看看”记者遇到了住在牛栏山町的邵氏。 使用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网络和读者卡,他用自助借用机借用了胡适的“人生意义”。

“好吧,我可以坐十几公里的车去顺义图书馆,也可以不在市首都图书馆借书。”邵先生说,“以前,学校图书馆里大众读物比较少,尽管对我们开放,来的人却不多。 现在,与第一张图“融合”,你可以选择更多的书。 我们有空来这里看书"

此次开设的分馆,首都图书馆提供了2万5千本书。 另外,还有21个文献数据库,包括261万多本电子书、1400多种电子报纸等丰富的数字资源。

学生的学习不受影响

公共图书馆是学生们学习的重要场所,首先分馆的大学图书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吗?

“不会给记者带来不便,图书馆附近没有课堂,不会影响课堂和自习。”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严格顺利地告诉记者,第一个耿丹分馆的设立,对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来说很方便。 “我们接触的书更加丰富了,所需要的书不必归还顺义和市里,节省了很多时间。”

作为郊外的民办高中,耿丹学院每年有5000多名学生。 “其中,有一个年级在校外实习,长期在校的学生大约只有3000人。” 付瑶对记者说,图书馆占地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阅览席有2000多个。 另外,各学院都有自己的阅览室,图书馆容量足够大,可以同时满足校内学生和周边市民的租赁需求。

去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规定,国家支援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

“北京各大学科学研究院图书馆藏书丰富,门类齐全,但由于种种限制,只有本校师生开放,资源不充分流通”。 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认为,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利用藏书,最大限度地利用书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书本资料的科学研究、史料、知识价值。 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北京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穆阿尼副教授说:“高中图书馆资源丰富,但不完全适合中小学生读书,有文献资料,本身也不适合借出。” 与此同时,国内众多高中学生人数众多,图书馆容量有限,座位不够。 特别是每次复习考试,图书馆都会出现“难以追求”的现象。

与市区町村的高中图书馆的“人多座位少”境遇相比,位置稍有偏差的高中有更大的空间。 “我们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有限,希望利用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弥补这一缺点,实现补充和共享。 同时,学生和周边的市民也可以享受到这种福利。 位于石景山区的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相关人员说。

“我们鼓励有开放条件的高校,与首都图书馆和各区公共图书馆合作,补充优势,使图书资源接触更多公众,为更多人服务”李念祖对记者说。 目前,首都图书馆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合作。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