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淄博市_ 山东淄博有个古怪姓氏,历史上大有来头,竟是朱元璋后裔

一个人的姓不容易改变。 擅自改变一个人的姓氏,意味着对一个人的不敬,“行不改名,坐不改名”这个词。 但是,每当时代改变,原来尊贵的皇室子孙们,为了避免灾难,后来为了安全,一个接一个地改姓,逃离原来的居住地,住在陌生的偏僻的地方,隐姓埋名,安静地生活着。

山东淄博市博山城西部有“晁( ze )家庄”,由此产生的时姓子孙很多,多分布在博山一带。

宋出“百家姓”以来,后来出生的“续百家姓”没有时姓。 由此可见,晁姓产生的历史很短。 这个时间字,因为是人迹罕至的字,所以认识的人很少,根据博山晁氏的老人所说,这里面有什么故事,他们是明代皇室的子孙。 曾经有三位宗室亲王分为藩青州。

其二人汉王朱高分,明成祖朱2682第二子,永乐二年封,他国云南,高分想要东宫,以远缘为由拒绝出国。 永乐十三年,改封青州、亲王府和世子府建成,但尚未迁延,益行不法,永乐十五年,迁封乐安州,宣德元年八月,谋犯被北京逮捕,西内废除。

其三是青州衡王、名朱佑榆、明代第八带皇帝宪宗朱见深(朱见浚,1447~1487年)的第七子,其母为庄懿张德妃。 明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朱佑楠被青州衡王册封。 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衡王就藩青州兴建土木,建设了衡王府。

第一代衡王朱佑榆还守着古礼,好乐施是朝明孝宗的叔叔,得到新登基的明孝宗的尊敬,封印朱佑榆为恭王。 朱佑楠过生日的时候,明孝宗为衡府增建了午睡的门石坊,提出过御赐坊额的题字的前坊是“乐善遗风”,后坊是“孝友宽仁”,赞美它。

明衡王在青州传道六世、七王,按恭王朱佑枫→庄王朱厚烁→康王朱载圭→安王朱载封→定王朱327镫→宪王朱常庶→朱由棷的顺序。 最后一代的衡王是朱由棷。 明末崇祯十六年(李闯王大顺永昌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自己率领起义军占领北京后,曾经将军姚应驻扎青州。 忠于明王朝的衡王府在李士元杀害姚应奉后,发现衡王朱由棷,劝他即位,选择旗子抵抗。 但朱由棷胆小,乐于倾听天由命,不仅不敢冒险,还积极投降政府。 清朝政府当时为了稳定大局,采取了安抚政策,暂时维持了衡王府。 到了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天下的反清浪潮汹涌,清顺治皇帝的爱新觉罗福临口译衡王的子弟中有叛乱抵抗者,朱由澛被软禁在都城。

这就是晁家庄时姓的由来。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