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的科技_ 西湖论健丨专访健培科技董事长程国华:5G AI 医疗像“水电煤”

2019年8月29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经信厅主办、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健康服务业促进会主办的首届长三角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2019西湖论健浙国际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亿欧大健康作为垄断采访媒体被邀请参加。

论坛以“开创5G医疗AI新纪元”为主题,解读国内政策权威,探讨医学科技、AI与5G融合、5G与医院智能化,发表5G医疗AI系列成果,进行医学科技、AI与5G融合、5G与医院智能化、5G智能医疗技术交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院长徐波、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谭蔚、原美国药监局( FDA )审查官、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NCI )项目主任孙立英等专家学者、美年健康理事长俞融、健培科技理事长、西湖论健创始人兼组织委员会会长

作为西湖论健的创始人兼组委主席,程国华以探讨5G对医疗产业的意义为主题,认为人工智能多年落地医疗产业后,如何有效的“链接”是当今最重要的,5G恰好是提供全链接、快速可靠的链接。 接受亿欧大健康的采访时,他说,5G是智力医疗的推进点,5G被商业化的元年,这项新技术在医疗的想象空间中不仅“快”。

5G AI医疗: 2019年6月6日,像“水电煤”一样利用医疗服务,工信部正式向三大企业发布了5G牌照,这一年是中国的5G元年。

在医疗行业,5G的应用也像蔓延开来:远程会诊、AR手术等“第一次”已经出现在各家大胆的医院。

“5G AI”的应用,实际上是中国医疗行业的两大痛点。 另一方面,我国医疗资源极为不平衡。 在农村等地,每千人中就有4名医生,市民就会去省会的大医院。其次,人民对“大健康”的追求越来越迫切,这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需求水平越来越高的表现。

程国华表示,5G AI以健康医疗为基础设施,将成为“水、电、煤”这样的基础设施。 “人们可以去订单、访问和付款。 这样的场景正是5G,AI的优势,5G AI成就,我们的未来变得非常方便。 他说。

“我们的卧室不是现在的卧室,而是监视我的脊椎是否突出,睡眠是否不好。枕头有助于我们加快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这些都是健康医疗服务”现场共享的一环,他说。

此外,厨房也很智能,在这方面健康医疗服务依然可以介入。 人们打开水龙头,可以监测水质、水果、农残的卫生间也可以监测生命体征的数据。

程国华表示,人们的生活场景通过5G AI的新变革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生活,这项技术使健康医疗成为基础设施,非常可靠。 将来房地产公司和汽车制造商如果不访问这些服务的话,生意可能会变得困难。 这一变革将为当前的产业带来霸权”

但是,他说关于亿欧大健康,着地的应用还有挑战。 首先是技术本身的挑战。 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奇怪的升级”阶段。 多场景数据、算法的反复更新、多学科的融合等,使AI医疗成为5G AI医疗应用的高度挑战。 其次,5G的商业布局、功能设备的开发还不完全成熟。

对医疗大数据来说,5G的作用是“扩大价值”,将来5G不仅可以融入到手机通信中,还可以融入到各种设备中,最终实现所有事物的相互连接。

“快”是5G应用中最直观的体验之一。 数据显示,5G峰值理论传输速率达到每秒10GB,比4G网络提高了几十倍以上。

但程国华认为不止这些。 高速率、低延迟、高可靠性和大链路是他5G医疗优势的概述。 高速率的变化是实现“乘车即住院”的场景,低延迟意味着5G时代的通信不仅毫秒级别,毫秒级别也很小,这种实时性充分体现了移动医疗、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的好处,可靠性达到99.999%。 想象一个场景。 医院很快就能与几百公里外发生的事故同步,医生很快就能“到达”,不迟到,而且不中断。

高密度的全链接让医疗服务乘上“万物联系”的快车。 近年来,我国医疗机构的物联网建设如火如荼,即使是新的医疗改革,医院管理也建议以治疗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在医院内的设备、医务人员、系统、患者之间提供更好的服务。

程国华表示,5G的大链接,可以利用网络切片技术,为患者提供即时的虚拟医院链接,我们可以为患者定制医院,这也是技术支持理念、技术支持制度的实现。

这些特性最终扩大了医疗数据的价值。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和落地,大量的数据开始闪耀。 但是,“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成为了数据应用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的达克斯之剑。

“5G在数据孤岛、数据安全方面有很大帮助”在采访中,程国华对亿欧大健康说:“现在医院的网络和网络之间实际上有很多限制,我们需要很长时间在院外呼叫患者的影像资料。 5G后,通过网络分片技术,可以个人订购网络,解决了传统数据安全问题的一部分。 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面向新时代,更加安全、保障互联,只有这样,数据才有可能走向前端。

看着5G三大场景下的落地,家庭的“白”会出现吗? 程国华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多年实践,如健培科技配置的“医疗脑”、浙江省远程辅助诊断平台等。 他教授亿欧健康,在培养科技本来布局的阅读机器人、影像云、医疗联合体等业务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5G融合应用。

“医疗联合体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远程、实时、多学科会议,这些会议需要人工智能和5G的合作,是预处理数据。”他说。

采访日,健培科学技术宣布与美国健康生态配置的象医师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发表了试验水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开展远程医疗等医疗服务的新模式。

目前,健培科学技术遍布全国约800家医疗机构。 程国华表示,落地时率先连接健培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在其医疗脑中,需要与基层数据的互连,需要非常可靠的机制,5G的出现正是时候。

他把人工智能比作神经末梢,这些末梢上应用的人工智能功能是如何与医疗大脑相连的,需要“5G”的高速公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

除了基本场景外,程国华还期待着5G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和家庭保健场景的作用。

在网络医院风靡后,技术带来的升级是“物联”,这也是程国华有前途的着地场景。 “物联网医院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医院内各种设备、各种系统都有望完全连接起来。”他说。

那么,AI家族医师有登上舞台的可能性吗? 有5G技术支持,科幻电影中大部分会出现吗? 以“Google Home”为代表的智能机器垄断了家庭场景之后,家庭保健管理中会出现下一个“Google Home”吗? 在边缘计算和医疗大脑的联系变得更加切实的背景下,AI的家庭医师成为可能。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