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体系_ 未成年人网络行为风险多 完善网络保护机制体系建设

法制日报

“虚拟空间的“罂粟花”漫画/高岳

休息日开始网络生活的中学生,在网上认识了自称是15岁的“阳光少年”,忍受不了甜言蜜语,用柔软的泡沫把裸体照片送给对方,这就是噩梦的开始。 河北省张家口市警察最近调查的事件中,所谓“少年”竟然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男性因猥亵儿童而被判刑,但受害女性的心理始终无法平息。

《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在未成年人网络用户中,遭遇网络暴力的比例达到15.6%,在网络上遭遇非法信息的比例为30.3%。 相关案件不断发生,保护未成年人安全上网成为社会共同话题。

《法制日报》记者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小组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正案,肯定了《网络保护》的专章。 有关专家表示,儿童网络行为面临着很多风险,在立法保护的同时,实行儿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重视家庭网络素养教育,区别开展网络素养教育。

孩子不能完全脱离互联网的风险

“寝室文化”是住在河北衡水的刘先生听到这个新词时,突然觉得自己的儿子很合适。 “平时上学,晚上没有时间做作业。 到了周末就关在卧室里玩手机,我们不知道他在手机上看到了什么,也不告诉他,”刘对记者说。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孩子已经习惯躺在卧室里用手机上网,互联网行为个人、隐私、不受监督,现在已经成为未成年人互联网的主要形式。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显示,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互联网用户是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 团中央权益部联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9年3月发布的《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未成年人(6-18岁)规模为1.69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 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2.0%,独自拥有互联网设备的比例为77.6%,其中拥有手机的比例为69.7%。

另一个事实是,我国的儿童网络行为目前面临着很多风险。 2019年8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创新发展白皮书( 2009-2019 )》,近7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网络不良信息。 电子游戏中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内容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在屡次发生的校园欺凌恶性事件中,网络欺凌越来越严重。 另外,近六成未成年人受害刑事案件中有未成年人没有正常接触网络的坏消息。

2018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发表的《新时代少女和家庭网络素养调查报告书》中,少女遭到色情骚扰的比例达到29.3%,提供了更为惊人的数据。 女孩遇到网络欺诈的信息,网络暴力的谩骂,和陌生人的相遇比例分别为35.9%、24.1%、11.5%; 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女孩子反映在父母、老师、祖先组中的比例非常低,不到10%。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雪梅表示,儿童面临的具体网络风险包括网络欺凌、恶意攻击、网络欺诈、网络儿童性虐待、网络儿童剥削等网络违法侵犯。 暴力恐怖主义信息、色情信息、价值观扭曲信息、网络虚假信息等不良信息的影响个人信息泄露、网络隐私侵害、网络中毒、诱发违法犯罪等。

“连接上网的孩子谁也不能完全脱离网络的风险。 张雪梅表示,无论是孩子暴露在不健康不适当的内容中,还是通过网络与危险人物在线接触,还是受网络影响进行危险活动,孩子的网络风险来源只有攻击和暴力、性暴力和商业剥削三种。

专业章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抢劫他人财物,在街上吵架,截止儿童征收保护费,骑摩托车在镇上摇晃市……2017年,邢台市巨鹿县公安局丢下3个青少年“合作会”犯罪组织,刚成年的领导人数人最终受到酷刑,未成年组成员数人受到监护人的严厉管教。 这些所谓“合作会”的起源,是因为一群未成年人沉迷于现场直播和短片应用,从网络向现实生活发展。

最近,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正案被提交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其中增设了“网络保护”一章,全面规范了网络保护理念、网络环境管理、网络企业责任、网络信息管理、个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成瘾预防、网络欺凌和侵害预防及应对等,力求对未成年人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作为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正案的一大亮点,“网络保护”一章对防止未成年人网络中毒、完善有害网络旅游等做出了一系列规定。 同时,小组审议时,参加者提出进一步增加企业、政府等相关主体的责任,加强网络视频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大对网络受害者的处罚力度。

内容庸俗的色情、危险行为的模仿、网络中毒……在实践中,网络转播的短视频领域已经出现了很多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问题,并且内容在负面影响、时间中毒等方面超越了网络游戏。 因此,参加者建议将网络转播视频纳入监督范围,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和网络转播视频进行时间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18年底,相关部门对网络游戏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许多网络游戏存在黄色、赌博、暴力、丑陋歧视、中毒等问题,更有些游戏打着教育招牌通过学校普及。 “目前,网络游戏监督和等级不强制,通报和管理途径不足,对违法企业的追究力度也不足。”张雪梅说。

关于“网络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刘修文委员会认为,这些规定还是大致原则性的,将进一步强调和加强网络游戏的管制,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开发者、运营商、网络平台等相关企业的责任和监护人、学校、教师、政府部门等的监督管理责任

刘修文建议,进一步加强和澄清网络游戏相关企业的责任,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我们衷心希望能够进一步压迫细致的网络游戏开发者、企业家、网络平台的责任,进一步压迫细致的学校、教师、政府部门、监护人和家庭的责任。”刘修文说。

完善网络保护机制体系建设

如何让儿子远离手机,远离网络,成为刘现在最重要的“工作”。 但是,他显然觉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孩子的管理程度也在下降,孩子对网络的限制也越来越无能为力。

“我现在能做的,除了不断的吵闹,孩子们经常使用的应用程序,只能开启青少年模式。 遗憾的是,并非所有孩子都感兴趣的应用程序都有这个功能,”刘先生说。

张雪梅说,未成年人是当今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住在那里的孩子不能完全离开网络,网络为猛兽“断网”的教育方式是不现实的。

最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妇女新闻社联合主办的“儿童网络保护”媒体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张雪梅在会议上表示,保护儿童网络安全的措施是全面、协调的

张雪梅建议完善网络保护机制体系建设,引导培养提高的网络文化,实行儿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推进网络素养教育目的和差异化开展,以儿童网络安全保护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对家庭的网络素养教育。

“当今数字时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给儿童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给儿童的安全和福利带来了风险。 必须确保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议程能够充分保护儿童权利,特别是要确保儿童网络安全放在中心位置。 最近在浙江乌镇召开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奥马尔·阿卜迪在“网络未成年人保护与生态管理”分科会上发表了讲话。

张雪梅表示,在儿童网络保护方面,确立了重视儿童权利的网络保护法政策理念,构建了疏密结合的儿童网络保护体系,建立了多种联合治疗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

如何把儿童安全放在核心位置,如何最大化儿童权利? “每个人,只要自己的孩子面对面,就可以想象不会这样做,”张雪梅说。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